一种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成香蒲湿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090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2
一种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成香蒲湿地的方法,它涉及一种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苏打盐碱地鱼塘移栽香蒲过程中经常出现幼苗萌发率低、死亡率高、种群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一、废弃鱼塘脱盐与微地貌修饰;二、香蒲根茎采集与处理;三、香蒲根茎移栽;四、生长期生态补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操作性强,目标明确,通过建立合理的香蒲生态补水措施,避免了香蒲生长中期盲目补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香蒲幼苗发芽快、萌发率高、死亡率低、种群密度高。种群密度高。种群密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成香蒲湿地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多年生淡水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沼、池塘、沟渠沿岸以及浅水湿地。香蒲别名蒲草,因其花序艳丽粗壮、形态奇特似蜡烛,故又称之为水蜡烛,香蒲株高一般在1.5~2.5m之间,其叶片挺拔呈狭长线形,长35~100cm,宽0.5~0.8cm,色泽浓绿,形状似箭,被誉称为“飘逸剑客”,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是进行退化湿地恢复的优选水生植物。香蒲地下根茎多呈乳白色,茎部较为粗壮,向上逐渐变细,茎节处生长许多须根,老根呈黄褐色,常与其它根系缠绕在一起共同生长。
[0003]香蒲具有众多社会经济价值和广泛的生态功能。香蒲叶片纤维量较高,常用来编制草席、茶垫、提篮等手工编织品,香蒲全草也是制造人造棉和纸张的原料。香蒲花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以及多方面的医疗保健功效,香蒲的嫩芽可以作为蔬菜来食用。香蒲根系发达,能够净化水体、吸附土壤重金属,同时还能促进土壤的发育和熟化、提高土壤有机质等含量,进而提高土壤肥力。大面积的香蒲群落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也为许多鹭类和雁鸭类水鸟的繁衍生息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0004]东北地区是我国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农田开垦以及开挖鱼塘等因素的影响,湿地退化较为严重。香蒲作为退化湿地恢复的重要水生植物,通过在废弃鱼塘栽种香蒲,将之改造为香蒲湿地,构建湿地鸟类栖息地环境,可以提高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利用香蒲植物的吸收以及微生物降解作用,也可以有效的解决农业生产对湿地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但作为淡水植物,香蒲耐盐能力有限,导致在苏打盐碱地移栽香蒲过程中经常出现幼苗萌发率低、死亡率高、种群密度低的问题,进而使得改造香蒲湿地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在苏打盐碱地鱼塘栽种香蒲植物是实现退化湿地快速恢复和栖息地功能提升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苏打盐碱地鱼塘移栽香蒲过程中经常出现幼苗萌发率低、死亡率高、种群密度低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成香蒲湿地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成香蒲湿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07]一、废弃鱼塘脱盐与微地貌修饰:抽干拟改造成香蒲湿地的废弃鱼塘,清除杂草,再向废弃鱼塘注入淡水,并同时用翻耕机翻土,使得土壤含盐量低于0.47%后排干鱼塘内的水分;然后用旋耕机进行耙田;
[0008]二、香蒲根茎采集与处理:选取粗壮、繁殖能力强的香蒲,将香蒲地下根茎挖出,去掉顶端叶片,再将香蒲的根部浸入在水中;
[0009]三、香蒲根茎移栽:在步骤一修饰后的鱼塘内注入淡水,水深为1~5cm,然后移栽步骤二的香蒲根茎,使得鱼塘内的水深保持在1~5cm之间20~40天;
[0010]四、生长期生态补水:在香蒲生长中期,人为控制水深0.5~0.7m,即完成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的改造。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12]1、本专利技术通过废弃鱼塘脱盐与微地貌修饰、香蒲根茎采集与移栽、生长期生态补水,有效的构建了香蒲湿地,与传统的香蒲移栽方法相比,香蒲根茎萌发率提高至87.5%以上。本方法实施一年后,香蒲种群密度提升了2倍,极大的提高了苏打盐碱地区鱼塘改造成香蒲湿地的效果,解决了香蒲幼苗萌发率低、死亡率高、种群密度低的问题。
[0013]2、本专利技术方法可操作性强,目标明确,通过建立合理的香蒲生态补水措施,避免了香蒲生长中期盲目补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水深和土壤含盐量对香蒲根茎萌发的影响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0016]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成香蒲湿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17]一、废弃鱼塘脱盐与微地貌修饰:抽干拟改造成香蒲湿地的废弃鱼塘,清除杂草,再向废弃鱼塘注入淡水,并同时用翻耕机翻土,使得土壤含盐量低于0.47%后排干鱼塘内的水分;然后用旋耕机进行耙田;
[0018]二、香蒲根茎采集与处理:选取粗壮、繁殖能力强的香蒲,将香蒲地下根茎挖出,去掉顶端叶片,再将香蒲的根部浸入在水中;
[0019]三、香蒲根茎移栽:在步骤一修饰后的鱼塘内注入淡水,水深为1~5cm,然后移栽步骤二的香蒲根茎,使得鱼塘内的水深保持在1~5cm之间20~40天;
[0020]四、生长期生态补水:在香蒲生长中期,人为控制水深0.5~0.7m,即完成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的改造。
[0021]本实施方式步骤一中向废弃鱼塘注入淡水,同时用翻耕机翻土,加速土壤中的盐分溶解,使土壤脱盐,保证土壤含盐量低于0.47%。
[0022]本实施方式步骤一中旋耕机进行耙田保证土壤表面高差范围在
±
2-3cm。
[0023]本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是在5月上旬选取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香蒲群落,为避免对自然群落的破坏,在香蒲群落中随机布设面积为1m2的正方形样方,然后在样方四角和中心处分别取样,之后用地表土回填。采集时将香蒲地下根茎挖出,去掉顶端叶片,将其根部浸入在水中以保障香蒲无性繁殖的能力,然后准备移栽。
[0024]本实施方式步骤三中水深维持在1~5cm至5月下旬,然后随着新株的萌发和生长逐渐加高水位。
[0025]本实施方式步骤四中生长期生态补水是按照香蒲生长中期(6~8月)种群密度与水深之间的高斯模型拟合方程:香蒲最适宜生长水深为0.70m;按照
香蒲生长中期(6~8月)香蒲株高与水深之间的高斯模型拟合方程:香蒲最适宜生长水深为0.52m。
[0026]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旋耕机耙田入土深度为15~20cm。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7]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移栽香蒲根茎的行距和株距为10~20cm,入土深度为5~8cm。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8]实施例1 2020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吉林省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将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成香蒲湿地的工作,具体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29]一、废弃鱼塘脱盐与微地貌修饰:在4月份对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废弃鱼塘进行杂草去除,然后对鱼塘土壤进行注入淡水脱盐,即再向废弃鱼塘注入淡水,同时用翻耕机翻土,使得土壤含盐量低于0.47%后排干鱼塘内的水分;然后用旋耕机进行耙田,控制土壤表面高差范围在
±
2~3cm。
[0030]二、香蒲根茎采集与处理:在5月上旬选取保护区粗壮,繁殖能力强的香蒲群落采集香蒲地下根茎,并去掉顶端叶片,保留至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成香蒲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苏打盐碱地废弃鱼塘改造成香蒲湿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废弃鱼塘脱盐与微地貌修饰:抽干拟改造成香蒲湿地的废弃鱼塘,清除杂草,再向废弃鱼塘注入淡水,并同时用翻耕机翻土,使得土壤含盐量低于0.47%后排干鱼塘内的水分;然后用旋耕机进行耙田;二、香蒲根茎采集与处理:选取粗壮、繁殖能力强的香蒲,将香蒲地下根茎挖出,去掉顶端叶片,再将香蒲的根部浸入在水中;三、香蒲根茎移栽:在步骤一修饰后的鱼塘内注入淡水,水深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铁军佟守正安雨崔庚刘言张洺也齐清朱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