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084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包括缓冲组件、调节组件、安装盒、散热片、分隔板、固定盒、盖板、第一缓冲垫、延长罩、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连接板和散热风扇,所述固定盒的内部相向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卡槽,该装置,利用安装的缓冲组件,有利于避免新能源汽车行驶颠簸的过程中导致电池组的损坏,从而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安装的散热片以及散热风扇,有利于降温处理,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利用安装的调节组件,有利于调节散热效率的快慢,从而避免了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的环境下工作时降低了续航里程,满足了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需求。了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需求。了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管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在我们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电动汽车就属于新能源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包括电池组,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一种对电池组进行管理的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但传统的管理装置在对电池组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单一的显示电池组的所剩电量,在长时间的消耗电量的过程中,电池组发生的热量不断增多,易提高电池组的自身温度,因此通常采用散热风扇和散热孔搭配使用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但该方式不利于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温度进行调节散热效率,进而不利于满足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的需求,且在车辆进行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颠簸易导致电池组的损坏,从而缩短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包括缓冲组件、调节组件、安装盒、散热片、分隔板、固定盒、盖板、第一缓冲垫、延长罩、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连接板和散热风扇,所述固定盒的内部相向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卡槽,且缓冲组件的一端位于该卡槽的内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二缓冲垫、安装底板、弹簧、凸起块、连接柱、第三限位孔、安装块、放置板和卡块,所述固定盒的内部相向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卡槽,且卡块的一端位于该卡槽的内部,所述放置板的底端四角分别与安装底板的顶端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的底端中心处与安装块的顶端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连接柱的外部中心处与该通孔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凸起块的底端均匀与固定盒的内部底端焊接,所述凸起块的顶端两侧分别与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底板的底端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位于第二缓冲垫的正上方,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贯穿固定盒的一侧均匀开设的通孔与延长罩的内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延长罩的一侧边缘处与固定盒的外部一侧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的内部与散热片的相邻一侧中心底端和安装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安装有信号收发器、执行器和控制器,所述固定盒的内部与散热片的相邻一侧中心处与调节组件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马达、滚珠螺母、丝杆、第一移动杆、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二移动杆,所述固定盒的内部与散热片的相邻一侧中心处与马达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中心处嵌入安装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与丝杆的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延长罩的顶端中心两侧开设的第二限位孔与第一挡板的底端中心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中心处与第二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延长罩的一侧中心顶端两侧开设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二挡板的一侧中心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散热孔,且该散热孔与延长罩的一侧中心顶端均匀开设的散热孔相互对应,所述第二挡板位于延长罩的一侧中心顶端开设的第一限位凹槽内部。
[000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放置板的两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顶端与第二缓冲垫的底端通过胶粘剂粘接。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位于凸起块的两侧中心处开设的第三限位孔的内部,所述安装底板的两侧分别位于凸起块的顶端两侧内部。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盒的顶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通孔,且该通孔内部与盖板的侧面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底端与第一缓冲垫的顶端通过胶粘剂粘接。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盒的内部相向一侧均匀与分隔板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散热片的相向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分别位于分隔板的两侧。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散热风扇的相向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一端与延长罩的内部对应马达的一侧中心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相互对应的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顶端中心处与第一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散热孔,且该散热孔与延长罩的顶端中心处均匀开设的散热孔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挡板位于延长罩的顶端中心处开设的第二限位凹槽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利用安装的缓冲组件,有利于避免新能源汽车行驶颠簸的过程中导致电池组的损坏,有利于对放置在固定盒内部的电池组进行缓冲,从而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安装的散热片以及散热风扇,有利于将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在散热片上,随后对散热片进行降温处理,改变了传统中直接对电池组进行降温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利用安装的调节组件,有利于调节散热效率的快慢,从而有利于使电池组产生的热量对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电池组进行保温处理,从而避免了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的环境下工作降低了续航里程,从而满足了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剖视图;图3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验车罩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挡板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挡板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卡块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凸起块的侧视图;图中:1、缓冲组件;2、调节组件;3、安装盒;4、散热片;5、分隔板;6、固定盒;7、盖板;8、第一缓冲垫;9、延长罩;10、第一限位孔;11、第二限位孔;12、第一限位凹槽;13、第二限位凹槽;14、连接板;15、散热风扇;101、第二缓冲垫;102、安装底板;103、弹簧;104、凸起块;105、连接柱;106、第三限位孔;107、安装块;108、放置板;109、卡块;201、马达;202、滚珠螺母;203、丝杆;204、第一移动杆;205、第一挡板;206、第二挡板;207、第二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装置,包括缓冲组件(1)、调节组件(2)、安装盒(3)、散热片(4)、分隔板(5)、固定盒(6)、盖板(7)、第一缓冲垫(8)、延长罩(9)、第一限位孔(10)、第二限位孔(11)、第一限位凹槽(12)、第二限位凹槽(13)、连接板(14)和散热风扇(1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相向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卡槽,且缓冲组件(1)的一端位于该卡槽的内部;所述缓冲组件(1)包括第二缓冲垫(101)、安装底板(102)、弹簧(103)、凸起块(104)、连接柱(105)、第三限位孔(106)、安装块(107)、放置板(108)和卡块(109),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相向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卡槽,且卡块(109)的一端位于该卡槽的内部,所述放置板(108)的底端四角分别与安装底板(102)的顶端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102)的底端中心处与安装块(107)的顶端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107)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连接柱(105)的外部中心处与该通孔套接固定连接,所述凸起块(104)的底端均匀与固定盒(6)的内部底端焊接,所述凸起块(104)的顶端两侧分别与弹簧(1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3)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底板(102)的底端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8)位于第二缓冲垫(101)的正上方,所述分隔板(5)的一端贯穿固定盒(6)的一侧均匀开设的通孔与延长罩(9)的内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延长罩(9)的一侧边缘处与固定盒(6)的外部一侧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与散热片(4)的相邻一侧中心底端和安装盒(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3)的内部安装有信号收发器、执行器和控制器,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与散热片(4)的相邻一侧中心处与调节组件(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马达(201)、滚珠螺母(202)、丝杆(203)、第一移动杆(204)、第一挡板(205)、第二挡板(206)和第二移动杆(207),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与散热片(4)的相邻一侧中心处与马达(20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马达(201)的输出端与丝杆(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203)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4)的中心处嵌入安装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4)与丝杆(203)的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移动杆(204)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延长罩(9)的顶端中心两侧开设的第二限位孔(11)与第一挡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玲玲黄艳玲郭大民李泰然朱尚功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