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063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充分确保柱强度,并且保持很少的隔垫面积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对的基板间保持有液晶,并且在该一对的基板间设有用于保持该一对的基板的间隔的隔垫(24),其中,所述隔垫(24)具备:层叠在基板之上的第一层(24a);第二层(24b),在俯视状态下与该第一层(24a)交叉地配置在该第一层(24a)之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形成电极型板及定向膜等的二片的基板,用密封树脂或UV树脂的硬化性粘合而构成。保持此上下一对的基板的间隔,在基板间设有规定直径的塑料珠状隔垫,并且在基板间形成多个的柱状隔垫。形成后面的柱状隔垫时,存在使用隔垫专用的保护层的方法,如图8(a)所示,公开了一种通过重叠着色层24a’、24b’,而形成柱状的隔垫24’的方法。此着色层24a’、24b’重叠的柱状隔垫24’,如图8所示一定要高精度地重合,但是出于曝光精度等的问题,如图8(b)和(c)所示,会有无法得到充分的颜色的重叠部分。在如此无法得到充分的重叠时,因为柱的重叠面积变化,所以发生柱强度的偏差,会有成为间隙不均的原因这样的问题。鉴于此类问题,为了得到颜色充分重叠的面积,进行了如下考虑,如图9(a)和(b)所示,将下层的着色层24a’的型板,根据曝光精度的大小而设定。还有,在图示中,α是两层24a’、24b’的曝光精度的和的最大值。此时,即使发生如图9(c)所示的偏移,因为重合的面积不变,所以柱强度也不变,由间隙不均导致的显示不均也不会发生。此外,在想充分地得到柱的高度时,也考虑到,如图10所示,进行三层24a’、24b’、24c’的层叠。再者,在图示中,α1以及α2分别是两层的曝光精度的和的最大值。还有,作为同类的方法,也存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但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不是如图9和图10所示的正方形而是圆形,但作为目的是相同的。专利文献1特開平9-120074号公报但是,在如图9及图10和专利文献1所述中,无论怎样也需要加大最下层24a’的面积,液晶显示元件的像素的隔垫的必要面积变多,有可能招致像素的孔径比的降低,成为透射率降低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以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地确保柱强度,保持很少的隔垫面积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课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作为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对的基板间保持有液晶,并且在该一对的基板间设有用于保持该一对的基板的间隔的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具备层叠在在基板之上的第一层;第二层,在俯视状态下与该第一层交叉地配置在该第一层之上。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第一层或者第二层的形成时,例如即使由曝光精度等的问题,和要求形成位置发生一些偏移,因为第一层和第二层俯视交差地进行配置,所以两层的相互重叠部分具有一定面积,因此,能防止柱强度的偏差的发生,还能防止间隙不均的发生。而且,与现有的(图9、10和专利文献1等)相比较,可以将隔垫的必要面积设定得更小,能够减小孔径比的损失。总之,如果是现有的装置,因为将一个的层(图9中的下层),作为两层的重合的位置的预定位置(以下称为“希望重合位置”),所以在前后左右倾斜的周围八个方向需要设得更大,但根据本申请的专利技术,通过从希望重合位置向两个方向形成两个大的层便足够,能够减小隔垫的必要的面积。再者,在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中,所谓第一层在基板之上层叠,是指在一方的基板中,在另一方的基板侧形成第一层便足够,还有,所谓第二层形成于第一层之上,是如果与第一层相比,在另一方的基板侧形成第二层便足够的含义,并且,也无须在第一层直接形成第二层。而且,作为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在设有用于保持间隔的隔垫的一对的基板间保持液晶而形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层叠于所述基板之上的第一层以及在俯视状态下与该第一层交叉地配置在该第一层之上的第二层而形成隔垫。根据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制造方法,能制造所述的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有与上述优点同样的优点。即在第一层或者第二层的形成时,即使和要求形成位置产生一些偏移,因为两层的相互重合部分具有一定面积,所以能够防止柱强度的偏差的发生,还能够防止间隙不均的发生,并且能够减小孔径比的损失。还有,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如第二专利技术,优选为构成所述隔垫的层中的全部或一部分为树脂层。还有,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如第六专利技术,优选为构成所述的层中的全部或一部分为树脂层。即,例如,作为树脂层在由构成滤色片的层构成时,在滤色片层的形成步骤中能够同时形成隔垫的全部或一部分,并且,作为树脂层在由液晶定向用的结构物的层构成时,在该结构物的层叠步骤中能够同时形成隔垫的全部或一部分,能够实现减少隔垫的制造步骤。还有,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如第三专利技术,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的一对的基板之间设有滤色片层,构成隔垫的层中的全部或一部分是在形成所述滤色片层时形成的。据此,在滤色片层的形成时,能够同时形成隔垫的全部或一部分,能够实现减少制造步骤。还有同样,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如第八专利技术,优选采用如下构成,具有在一对的基板之间设置滤色片层的步骤,在该滤色片层的形成步骤中,形成构成所述隔垫的层中的全部或一部分。此外,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形成于在第一层之上的第二层的上面形成透明电极,但如第四专利技术,优选为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形成透明电极层。由此,使透明电极位于第二层的下侧,由第二层而能够防止此透明电极与形成于另一方侧的基板的透明电极相接触,总之,能够使第二层起到作为重叠部分的绝缘层的作用。并且,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优选在第一层的形成步骤与第二层的形成步骤之间具有形成透明电极层的步骤,由此,具有与上述第四专利技术同样的优点。并且,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如第五专利技术,优选为第一层和第二层,均通过曝光以及显影而形成,该第一层以及第二层的相互不重叠的部分的一侧的长度设定在各自层的曝光精度与显影精度的和以上。由此,假设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形成时,即使两层在同一方向以曝光和显影的偏移的状态形成,也能够使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一定。并且,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如第九专利技术,优选为第一层的形成和第二层的形成均通过曝光和显影而实现,在该第一层的形成以及第二层的形成中,各层中相互不重叠的部分的一侧的长度设定在各自层的曝光精度与显影精度的和以上,由此,具有与上述第五专利技术同样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的基板的概略的立体图。图2是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的基板的概略的说明图。(a)是平面图,(b)是剖面图。图3是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的基板的概略的说明图。(a)是平面图,(b)是剖面图。图4是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剖面图。图5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的基板的概略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A-A线的剖面图。图7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剖面图。图8是以前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的基板的概略的说明图,(a)是正视图,(b)是在偏移发生时的俯视图,(c)是在偏移发生时的正视图。图9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的基板的概略说明图,(a)是正视图,(b)是俯视图,(c)是在偏移发生时的正视图。图10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的基板的概略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第一的基板,11-信号电极,12-层间绝缘膜,2-第二的基板,21-公共电极,22-黑底,23R、23G、23B-滤色片层,24-隔垫,24a-第一层,24b-第二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对的基板间保持有液晶,并且在该一对的基板间设有用于保持该一对的基板的间隔的隔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垫具备:层叠在基板之上的第一层;第二层,在俯视状态下与该第一层交叉地配置在该第一层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户伸一山田直三宅秀知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