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057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包括圆弧板、把手、支撑件,该把手位于该圆弧板的内侧,该支撑件连接于该把手与该圆弧板之间,该圆弧板的两侧边分别通长固定有用以定位该泛水的导向板。该导向板为L型板,包括固定于该圆弧板的侧边且与泛水的侧边贴临的挡板以及固定于该挡板且向远离该泛水的方向延伸的支撑板。该支撑件包括两个斜支撑,两个斜支撑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该支撑板,两个该斜支撑的另一端固定于该把手。该装置可以使泛水尺寸准确,成型质量一致,质量高,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并且该装置可重复利用。装置可重复利用。装置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泛水一次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泛水一次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泛水指屋面防水层与突出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烟囱、楼梯间、变形缝、检修孔、立管等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建筑工程装饰。
[0003]装修及屋面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泛水人工施工操作难度大,泛水的尺寸有差异,成型不标准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对泛水施工,通常选择人工手工操作修饰工艺,往往会造成泛水尺寸不准确,成型质量不一致,表面粗糙不美观,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且施工难度大、施工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泛水一次成型装置,所述的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人工修饰水泥泛水,导致泛水尺寸不准确,成型泛水质量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包括圆弧板、把手、支撑件,该把手位于该圆弧板的内侧,该支撑件连接于该把手与该圆弧板之间,该圆弧板的两侧边分别通长固定有用以定位该泛水的导向板。
[0006]本技术泛水一次成型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导向板为L型板,包括固定于该圆弧板的侧边且与泛水的侧边贴临的挡板以及固定于该挡板且向远离该泛水的方向延伸的支撑板。
[0007]本技术泛水一次成型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支撑件包括两个斜支撑,两个该斜支撑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该支撑板,两个该斜支撑的另一端固定于该把手。
[0008]本技术泛水一次成型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支撑件还包括中支撑,该中支撑的一端固定于该圆弧板,该中支撑的另一端固定于该把手。
[0009]本技术泛水一次成型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支撑板的宽度为该挡板的宽度的3~4倍。
[0010]本技术泛水一次成型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把手为杆状,且平行于该圆弧板。
[0011]本技术泛水一次成型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支撑件为两组,分别对称设于该把手的两端部。
[0012]本技术泛水一次成型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导向板和圆弧板的长度与把手长度相同。
[0013]本技术泛水一次成型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把手为圆管。该把手为圆钢管。
[0014]本技术通过把手来操控整个泛水一次成型装置,把手与支撑件固定牢固,可轻松简单地操控好泛水的行进方向。本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
的。该装置可以使泛水尺寸准确,成型质量一致,且表面光滑美观,质量高,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且制作该泛水一次成型装置的材料均为常见的建筑材料,材料易得,并且该装置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泛水一次成型装置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泛水一次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在施工过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泛水一次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圆弧板1、把手5、支撑件,该把手5位于该圆弧板1的内侧,该支撑件连接于该把手5与该圆弧板1之间,该圆弧板1的两侧边分别通长固定有用以定位该泛水的导向板。
[0020]该圆弧板1的外侧为贴临泛水9的一侧,该圆弧板1的内侧为背对泛水9的一侧,该圆弧板1的两侧边分别与设置泛水9的两结构面(即如图3所示的平向的屋面8和竖向的墙面7)相对,该圆弧板1与导向板可采用钢片加工成型,焊接成一体,使整个装置稳定且牢固。
[0021]优选的,该导向板为L型板,包括固定于该圆弧板1的侧边且与泛水9的侧边贴临的挡板6以及固定于该挡板6且向远离该泛水9的方向延伸的支撑板2。
[0022]该挡板6可挡住泛水9,防止泛水9溢出,该支撑板2通过水平方向与屋面8贴合定位,该支撑板2竖直方向上与墙面7贴合定位,使该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定位准确。
[0023]优选的,该支撑件包括两个斜支撑3,两个该斜支撑3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该支撑板2,两个该斜支撑2的另一端固定于该把手5。
[0024]该斜支撑3可由8mm钢筋制成,与支撑板2和把手5焊接在一起。该支撑板2与把手5通过斜支撑3固定在一起,使得压紧把手5时就支撑板2可以分别紧密的贴合于设置泛水9的两结构面上,同时使挡板6分别紧密的贴合于泛水9的两边,进而使泛水9可以一次成型,且尺寸准确,质量优良。
[0025]优选的,该支撑件还包括中支撑4,该中支撑3的一端固定于该圆弧板1,该中支撑4的另一端固定于该把手5。
[0026]该中支撑4可由8mm钢筋制成,与支撑板2和把手5焊接在一起,使整个装置连成一个整体。该泛水一次成型装置所使用的材料均为工地上常见的施工材料,方便易得。
[0027]如图1所示,优选的,该支撑板2的宽度为该挡板6的宽度的3~4倍。
[0028]该挡板6可采用15mm的宽度,该支撑板2可采用50mm的宽度,该挡板6与支撑板2的宽度比可较好的拦挡泛水9,方便施工,且施工好的泛水9较为美观
[0029]如图2所示,优选的,该把手5为杆状,且平行于该圆弧板1。
[0030]优选的,该支撑件为两组,分别对称设于该把手5的两端部。
[0031]当导向板与圆弧板的长度较长时,可沿把手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组支撑件,以增强该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在操作时的稳定性。
[0032]优选的,该导向板和圆弧板1的长度与把手5长度相同。
[0033]该导向板与圆弧板1可采用200mm的长度,该长度方便把手5通过支撑件对导向板与圆弧板1的控制,保证该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在操作时的稳定性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节约材料。
[0034]优选的,该把手5为圆管。该把手可采用50mm直径的圆钢管。
[0035]把手5的圆管上可以包设橡胶套或硅胶套,使握持更加的舒适方便且防滑。
[0036]如图3所示,水泥泛水施工时,压紧把手5,使支撑板2分别紧贴水平向的屋面8和竖向的墙面7,使得固定好水泥泛水9的位置,向施工操作行进方向施工,即向平行于泛水9的方向施工。
[0037]该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人工修饰泛水,导致泛水尺寸不准确,成型质量不一致,表面粗糙不美观,质量无法保证,施工速度慢等常见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材料均为常见的建筑材料,材料易得,适用于大部分泛水,并且该装置可重复利用。
[003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板、把手、支撑件,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圆弧板的内侧,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把手与所述圆弧板之间,所述圆弧板的两侧边分别通长固定有用以定位所述泛水的导向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为L型板,包括固定于所述圆弧板的侧边且与所述泛水的侧边贴临的挡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挡板且向远离所述泛水的方向延伸的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斜支撑,两个所述斜支撑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两个所述斜支撑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泛水一次成型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磊王岩峰贾晓东刘亚文李春明刘子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