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38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51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其包括池体,池体包括位于池体底部的圆形池和位于圆形池上方的两矩形池,池体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水区、污泥区、沉淀区以及出水区,池体的侧壁开设有位于进水区的进水口,圆形池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污泥区的清泥组件,矩形池设置有位于沉淀区的沉淀组件,池体的顶部中心处架设有固定台,固定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清泥组件的驱动组件,固定台的侧壁开设有位于出水区的出水口,矩形池的侧壁之间安装有导流件,导流件的出水端正对出水口,矩形池的顶面旁侧还设置有用于清理沉淀组件的清洗装置。本申请有助于改善人工清理斜管或斜板的效率较低并且池底的污泥清理效果较差的问题。池底的污泥清理效果较差的问题。池底的污泥清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常把生物处理后的沉淀池称为二沉池或最终沉淀池(终沉池)。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消、污泥浓缩并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生物处理段。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
[0003]近年设计成的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同时为了保持沉淀池的沉淀效果,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一般会在池底设置集泥斗,然后在集泥斗的底部设置排泥管,以便于将池底的淤泥抽取出去。然而,斜板、斜管易结垢,长生物膜,产生浮渣,维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使用寿命低。由于该种类型的排污靠抽取池底污水使淤泥沉降到集泥斗中的,沉降效果一般,而且粘附在池底侧壁的淤泥更加不易脱落,导致排泥效果不佳,影响沉淀池的沉淀效果。目前清理斜管或斜板的方式是通过人工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喷射清洗,该种清洗方式耗费时间多,劳动强度大,缩短了沉淀池的运行时间,不利于污水的沉淀处理。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人工清理斜管或斜板的效率较低并且池底的污泥清理效果较差,不利于污水的沉淀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有助于改善人工清理斜管或斜板的效率较低并且池底的污泥清理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位于池体底部的圆形池和位于圆形池上方的两矩形池,所述池体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水区、污泥区、沉淀区以及出水区,所述池体的侧壁开设有位于进水区的进水口,所述圆形池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污泥区的清泥组件,所述矩形池设置有位于沉淀区的沉淀组件,所述池体的顶部中心处架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清泥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固定台的侧壁开设有位于出水区的出水口,所述矩形池的侧壁之间安装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出水端正对出水口,所述矩形池的顶面旁侧还设置有用于清理沉淀组件的清洗装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沉淀池采用周进周出的流态方式,同时以沉淀组件进一步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沉淀方式,两者结合使用,提高了污水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和沉淀效果;圆形池的设置有利于池底污泥的清理,矩形池的设置方便沉淀组件的安装;同时在池底设置的清泥组件,采用机械清泥的方式,代替了传统技术的固定虹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池底的清泥效果;并且在池体顶面设置的清洗装置采用机械驱动的方式,代替了人工清洗方式,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对沉淀组件的清洗效率。
[0008]可选的,所述圆形池的池底向中心倾斜,所述圆形池的底部开设有集污槽,所述集
污槽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清泥组件包括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竖直穿入固定台并与固定台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转轴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转轴的外侧壁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设置有刮污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池底倾斜设置,刮污件的机械刮污有利于将污泥沿倾斜面刮向集污槽,以便于后续的吸泥处理;中心转轴转动,带动固定杆转动,从而带动刮污件沿中心转轴持续刮刷沉淀池的池底,使污泥沉积进集污槽中,本方案先使用机械刮污,后采用虹吸排泥,刮吸结合,有效提高了对沉淀池池底的清污效果和清污效率。
[0010]可选的,所述刮污件包括安装在固定杆上的多根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垂直贯穿固定杆并与固定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刮泥板,所述第一刮泥板与圆形池的池底相抵接,所述第一刮泥板的刮面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杆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呈预定角度,所述固定杆远离中心转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刮泥板,所述第二刮泥板与圆形池靠近池底的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靠近固定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固定杆的外侧壁相抵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上安装有多块第一刮泥板,采用拆分同一块刮泥板安装成多块刮泥板的方式,有利于第一刮泥板的安装固定,同时第一刮泥板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杆的延伸方向呈预定角度,在刮刷污泥时可以使污泥一级一级地朝向池底中心靠近,进一步提高了清泥效果;并且在第二连杆上设置的第二刮泥板可以将池壁上的污泥刮刷到池底,再通过第一刮泥板将污泥刮刷到集污槽内,从而有利于沉淀池污泥的清理,进一步提高了沉淀池的污泥清理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固定台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下穿入固定台内并与固定台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机带动中心转轴旋转的方式,有利于控制中心转轴的驱动,并且该驱动方式结构简单,有利于安装和后续的维护。
[0014]可选的,所述沉淀组件包括蜂窝斜管,所述蜂窝斜管固定在矩形池的侧壁上并倾斜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从池底流经蜂窝斜管朝上,在蜂窝斜管的作用下,污泥被分离向下沉降进污泥区,清水向上流向出水区,采用蜂窝斜管的沉降方式,产生的污泥沉降性好,有利于后段悬浮物的去除,并且采用斜管沉淀的方式层流状态好,颗粒沉降不受紊流干扰处理,污水的处理效率高,有利于整体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
[0016]可选的,所述导流件包括出水堰板,所述出水堰板的两端固定在矩形池的侧壁上,所述出水堰板的顶面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出水端正对出水口。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出出水堰板的污水流进导流槽内,从导流槽流经出水口流出,出水堰板能控制沉淀池内的水位,保证出水水流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出水产生偏流、短流的现象,同时出水堰板还能减少滤料的流失,以便于滤料的回收利用。
[0018]可选的,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安装在矩形池顶面旁侧的导轨,所述导轨沿矩形池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板沿导轨往复滑动的第一动力组件,所述滑板的顶面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
动板的底面安装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侧壁上固定有多个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的出水端朝向蜂窝斜管的管口,所述进水管道远离高压喷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软管,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板上下活动的第二动力组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动力组件带动高压喷头沿池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动力组件带动高压喷头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当需要清洗蜂窝斜管时,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共同组合控制,带动高压喷头靠近蜂窝斜管,然后逐步进行清洗,同时,第二动力组件还可以带动高压喷头往上,清洗出水堰板,进一步提高对沉淀池的清洗效果;该种清洗方式取代人工清洗的方式,极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采用多个高压喷头同时喷射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率,缩短了沉淀池的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包括位于池体(1)底部的圆形池(11)和位于圆形池(11)上方的两矩形池(12),所述池体(1)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水区(21)、污泥区(22)、沉淀区(23)以及出水区(24),所述池体(1)的侧壁开设有位于进水区(21)的进水口(111),所述圆形池(11)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污泥区(22)的清泥组件(3),所述矩形池(12)设置有位于沉淀区(23)的沉淀组件(6),所述池体(1)的顶部中心处架设有固定台(5),所述固定台(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清泥组件(3)的驱动组件(4),所述固定台(5)的侧壁开设有位于出水区(24)的出水口(121),所述矩形池(12)的侧壁之间安装有导流件(7),所述导流件(7)的出水端正对出水口(121),所述矩形池(12)的顶面旁侧还设置有用于清理沉淀组件(6)的清洗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池(11)的池底向中心倾斜,所述圆形池(11)的底部开设有集污槽(113),所述集污槽(113)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114),所述清泥组件(3)包括中心转轴(31),所述中心转轴(31)竖直穿入固定台(5)并与固定台(5)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转轴(31)与驱动组件(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转轴(31)的外侧壁安装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的外侧壁设置有刮污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污件包括安装在固定杆(32)上的多根第一连杆(33),所述第一连杆(33)垂直贯穿固定杆(32)并与固定杆(3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3)远离固定杆(3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刮泥板(35),所述第一刮泥板(35)与圆形池(11)的池底相抵接,所述第一刮泥板(35)的刮面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杆(32)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呈预定角度,所述固定杆(32)远离中心转轴(3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杆(36),所述第二连杆(36)远离固定杆(3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刮泥板(37),所述第二刮泥板(37)与圆形池(11)靠近池底的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连杆(33)和第二连杆(36)靠近固定杆(3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4),所述锁紧螺母(34)与固定杆(32)的外侧壁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安装在固定台(5)上的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亮贾政谭光辉杨明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方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