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0107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包括真空水箱、定型套和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真空水箱的外侧,所述定型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冷却机构内部,所述定型套的另一端穿进所述真空水箱,所述真空水箱内设有用于去除管材外壁上附着的水泡的刮水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管材外壁上产生水纹、散热更均匀、冷却速度更快,产品质量更稳定。产品质量更稳定。产品质量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生产冷却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PPR管材挤出线由挤出主机、挤出模具、定型/冷却水箱、牵引机、切割机、翻板下料架等设备组成。中国专利一种PVC-U给排水管内壁冷却定型装置,公开号CN208645993U,公开日期为2019.03.26,该专利公开了挤出机、挤出模头、冷却定型装置、真空水箱、牵引机,所述冷却定型装置包括冷却机、混合管、定型机构,所述混合管从挤出模头的一侧穿入从挤出模头的模芯穿出,所述冷却机通过混合管与定型机构连接,所述挤出机与挤出模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挤出模头的输出端通过定型机构与真空水箱的输入端连接。但是在管材生产线运行时,真空泵对真空水箱连续抽真空,水泵连续对真空水箱补充冷却水,由于循环作用真空水箱会产生气泡;当气泡与水箱内污渍附着在管材表面,由于管材从真空水箱出去后还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故当管材外壁附着的气泡发生破裂时,管材表面就会形成水纹,影响产品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管材在冷却过程中壁面附着的气泡在空气中破裂后使得管材表面形成水纹的缺点,提供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管材外壁上产生水纹、散热更均匀、冷却速度更快,产品质量更稳定。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其中,包括真空水箱、定型套和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真空水箱的外侧,所述定型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冷却机构内部,所述定型套的另一端穿进所述真空水箱,所述真空水箱内设有用于去除管材外壁上附着的水泡的刮水泡装置。管材从挤出机的口模中被挤出后进入本装置中,管材依次穿过冷却机构和真空水箱,管材在冷却机构中穿过定位套,由定位套将管材带进真空水箱,其中冷却机构通过对管材进行初步的冷却,定型套维持管材的形状,真空水箱中装有循环的冷却水,同时真空水箱对内部残存的空气进行抽取,保持箱内真空状态;但是由于冷却水的循环,真空水箱中难免会产生气泡与真空水箱内的污垢一起附着在管材的外壁上,故真空水箱内部设有刮水泡装置,管材在真空水箱中从定型套出来后穿进刮水泡装置,刮水泡装置对附着在管材外壁上的气泡进行刮除,使得管材离开真空水管后,外壁上不再附着与真空水箱内污渍结合的气泡,防止出真空水箱后气泡破裂在产品表面产生水纹。
[0005]进一步的,所述刮水泡装置包括第一刮水泡机构和第二刮水泡机构,所述第一刮水泡机构位于所述定型套远离所述冷却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刮水泡机构位于所述真空水箱内的出管口。本技术方案中,管材在真空水箱内从定型套出去后依次穿入第一刮气泡机构和第二刮气泡机构,由于管材在离开真空水箱出管口前穿过第二刮气泡机构,对管材上外壁上附着气泡进行刮除,避免管材的外壁上附着气泡离开真空水箱。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刮水泡机构和刮水泡机构均包括若干个刮片板和至少两根连杆,所述每个刮片板上设有连接孔和用于管材穿过的通孔,每个所述刮片板通过所述连接孔依次串进所述连杆,每个所述连杆的同一端固定在所述真空水箱的内壁上。本技术方案中,在真空水箱进行冷却的管材从定型套出来后穿过若干个刮片板,刮片板上的通孔在通过管材的同时,还能刮破管材上附着的气泡,避免气泡结合水箱内污渍附着在管材的外壁上,连杆帮助各个刮片板进行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刮水泡装置从所述定型套远离所述冷却机构的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真空水箱内的出管口处。所述刮水泡装置包括若干个刮片板和至少两根连杆,所述连杆横设在所述真空水箱内部,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连接真空水箱的内壁,所述每个刮片板上设有连接孔和用于管材穿过的通孔,每个所述刮片板通过所述连接孔依次串进所述连杆。本技术方案中,管材从定型套出来后,刮水泡装置能够对位于真空水箱的管材外壁进行全程去除气泡操作,避免管材上附着水泡离开真空水箱。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直径比管材的直径大0.5mm。便于管材通过通孔的同时,还能对附着在管材外壁上的气泡进行刮除。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内部沿管材进入的方向依次设有喷流槽和蓄水池,所述喷流槽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定型套贯穿所述蓄水池,所述喷流槽位于所述定型套远离所述真空水箱的一端,所述冷却机构上设有进水咀,所述进水咀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喷流槽上设有出水咀。管材在冷却机构中,首先穿过喷流槽进入定型套,再跟随定型套穿过蓄水池进入真空水箱;冷却机构对管材进行初步冷却定型,冷却水从进水咀进入蓄水池,冷却水从蓄水池流进喷流槽,喷流槽对管材进行喷水冷却,使用过后的冷却水从喷流槽的出水咀流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上还设有控制连通蓄水池与所述喷流槽的第一水咀。本技术方案中,打开第一水咀,蓄水池的冷却水才能够从进入喷流槽对管材进行水冷,关闭第一水咀,蓄水池中的冷却水则不能够进入喷流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喷流槽上设有若干和喷水孔,所述喷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喷流槽周向内壁上。本技术方案中,喷水孔均匀分布在喷流槽的周向内壁上,故冷却水从喷水孔喷出对管材进行充分的冷却,使得管材散热更均匀,冷却速度更快,产品质量更稳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真空水箱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刮片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真空水箱中设置刮水泡装置,能够刮破在真空水箱中进行冷却的管材外壁上附着的水泡,避免管材的外壁上附着气泡离开真空水箱破裂而产生水纹;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喷流槽周向内壁上均匀设置喷水孔,能够对管材进行充分的喷射,使得管材散热更均匀,冷却速度更快,产品质量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与挤出机的配合使用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刮片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0022]1-真空水箱,2-冷却机构,3-管材,4-定型套,5-刮片板,501-通孔,6-连杆,7-第一水咀,8-出水咀,9-第一进水咀,10-第二进水咀,11-挤出机,12-口模,13-喷流槽,14-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水箱、定型套和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真空水箱的外侧,所述定型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冷却机构内部,所述定型套的另一端穿进所述真空水箱,所述真空水箱内设有用于去除管材外壁上附着的水泡的刮水泡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泡装置包括第一刮水泡机构和第二刮水泡机构,所述第一刮水泡机构位于所述定型套远离所述冷却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刮水泡机构位于所述真空水箱内的出管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水泡机构和刮水泡机构均包括若干个刮片板和至少两根连杆,所述每个刮片板上设有连接孔和用于管材穿过的通孔,每个所述刮片板通过所述连接孔依次串进所述连杆,每个所述连杆的同一端固定在所述真空水箱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泡装置从所述定型套远离所述冷却机构的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真空水箱内的出管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材的冷却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泡装置包括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联塑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