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园园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08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4
一种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由框架、地脚调节装置、TB块、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构成,所述TB块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框架上,所述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外侧,在框架内侧的右上、右下、左下、左上区域,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在所述框架的中间,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定位精度高、定位快速准确、方便特殊板件装配的辅助装配工装。件装配的辅助装配工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装配工装,具体是一种用于板类零件快速定位的辅助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对于机械制造领域,属于正常的一道工序,对于装配方式,通常而言,由多种装配手段:第一,直接由定位孔进行手动装配;第二,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装配,由定位机器人或者机械手来保证定位精度;第三,例如机床等设备,由干涉仪等高精度仪器实现整机的装配;第四,通过辅助装配夹具等进行装配。故,根据装配工序及要求的不同,会制定不同的装配工艺方案,采用不同的装配方法。其中,对于批量零件的装配,同时,需要在装配工序中进行制孔或者螺接、铆接等装配手段时,用专门的辅助装配类工装,是一种常用的实现手段,利用辅助装配工装对零件进行装配,相对于自动化生产线而言,整体投入及使用成本较低,但是相对于单件手工装配而言,装配效率及定位精度要求都能大大提升,故,是特定领域、特定场合有效的一种装配方式。
[0003]对于几个大型板类零件,如果板类零件上有外形定位曲面或者定位孔等,通过设计一种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可快速完成几个板类零件的定位,装夹,固定,配合制孔、装配工作,可大大提升装配工作效率,同时,辅助装配工装设计及制造简单,可大大提升装配工序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通过该辅助装配工装,能大大提升板类零件的装配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装配精度,从而降低生产产品,提升产品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由框架、地脚调节装置、TB块、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构成,所述框架由钢管焊接而成,上半段为一个方型框,两侧为三角立柱结构,所述框架的底面上设置有四组地脚调平装置,所述TB块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框架上,TB块安装位置为整个框架上半段方形框的外侧四个角落,确保SMART建立坐标系的覆盖性,所述TB块上设置有直径为6.35H6的底孔;所述第一定位件为焊接支架结构,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定位件上加工有三个基准孔A、第一主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销钉底孔,所述第一定位销钉底孔上安装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件为焊接支架结构,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定位件上加工有三个基准孔B、第二主定位面、第二定位销钉底孔、第一拉紧螺栓过孔,所述第二定位销钉底孔上安装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拉紧螺栓过孔上配置有第一拉紧螺栓;所述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外侧,在框架内侧的右上、右下、左下、左上区域,分别固定安装
有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由第一夹持定位块、第二拉紧螺栓、两个第一压紧器构成,所述第一夹持定位块为立柱式焊接结构,由底板、上定位板及中间若干撑板焊接而成,所述第一夹持定位块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夹持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三主定位面、三个基准孔C、第二拉紧螺栓过孔及压紧器安装凸面构成,以所述三个基准孔为基准,数控加工主定位面、第二拉紧螺栓过孔及压紧器安装凸面;所述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的结构形式与所述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相似,只在第三主定位面、第二拉紧螺栓过孔及压紧器安装凸面的型面与孔位尺寸上有些区别;在所述框架的中间,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所述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由导轨连接支架、下随动夹持定位块、直线导轨、T型螺纹丝杆、手轮、第二压紧器、制动块构成,所述导轨连接支架为U型焊接支架,所述导轨连接支架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导轨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两个直线导轨安装面,平行安装有两副直线导轨,在直线导轨的末端设置有两个制动块,所述下随动夹持定位块为L型焊接定位件,中间设置撑筋,所述下随动夹持定位块加工有第四主定位面及压紧器安装凸台,所述T型螺纹丝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导轨连接支架上,且前端可转动铰接在所述下随动夹持定位块上,所述下随动夹持定位块通过直线导孔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连接支架上;所述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的结构与所述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的结构上下对称;所述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上还设置有两组调节支撑盘结构,所述调节支撑盘结构由L型角钢件、调节支撑盘、旋钮构成,所述调节支撑盘通过螺旋传动可转动安装在所述L型角钢件,调节支撑盘的调节运动方向为上下方向。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一种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其制造及装配工艺要求如下,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都由明确的空间装配要求,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基本由铝板或者钢板焊接成相应结构形状,完成回火后,数控加工外形,需分别保证三个基准孔与对应的定位型面、孔位的要求,一般型面要求轮廓度控制在0.2以内,孔位要求位置度控制在0.1以内;四个TB块设置在框架的四个角落,根据“三二一”原则利用激光跟踪仪建立坐标系,可确保系统的覆盖性,其后,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可分别根据其理论状态下的OTP值,将其调整安装到空间正确的状态,定位精度基本能控制在0.2以内,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由OTS法将第四主定位面调整到空间所需位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由方钢管焊接而成,为立式工作框架,框架的上半段焊接为一个方型框,在上半段方型框的整面,根据空间尺寸,焊接有四块TB块安装板、第一定位件安装板、第二定位件安装板、第一夹持定位组件安装板、第二夹持定位组件安装板、第三夹持定位组件安装板、第四夹持定位组件安装板、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安装板、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安装板,所述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安装板、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安装板上还设置有调节丝杆螺纹底孔,所述框架的下半段,为三角立柱结构,可根据刚性需求,设计为不同的三角立柱结构,在所述框架的底面上,焊接有四块地脚调节装置连接底板;所述框架由方钢管、钢板焊接而成,完成回火后,由数控机床加工到相应尺寸。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可适用于特殊几块带有型面板件的快速定位装配,通过此辅助工装,可完成板件快速定位装夹,制孔及装配工作,定位精度高,高效效率高,且辅助工装的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第二定位件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类零件的辅助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由框架、地脚调节装置、TB块、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构成,所述框架由钢管焊接而成,上半段为一个方型框,两侧为三角立柱结构,所述框架的底面上设置有四组地脚调平装置,所述TB块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框架上,TB块安装位置为整个框架上半段方形框的外侧四个角落,确保SMART建立坐标系的覆盖性,所述TB块上设置有直径为6.35H6的底孔;所述第一定位件为焊接支架结构,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定位件上加工有三个基准孔A、第一主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销钉底孔,所述第一定位销钉底孔上安装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件为焊接支架结构,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定位件上加工有三个基准孔B、第二主定位面、第二定位销钉底孔、第一拉紧螺栓过孔,所述第二定位销钉底孔上安装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拉紧螺栓过孔上配置有第一拉紧螺栓;所述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外侧,在框架内侧的右上、右下、左下、左上区域,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由第一夹持定位块、第二拉紧螺栓、两个第一压紧器构成,所述第一夹持定位块为立柱式焊接结构,由底板、上定位板及中间若干撑板焊接而成,所述第一夹持定位块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夹持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三主定位面、三个基准孔C、第二拉紧螺栓过孔及压紧器安装凸面构成,以所述三个基准孔为基准,数控加工主定位面、第二拉紧螺栓过孔及压紧器安装凸面;所述第二夹持定位组件、第三夹持定位组件、第四夹持定位组件的结构形式与所述第一夹持定位组件相似,只在第三主定位面、第二拉紧螺栓过孔及压紧器安装凸面的型面与孔位尺寸上有些区别;在所述框架的中间,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随动夹持定位组件、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所述下随动夹持定位组件由导轨连接支架、下随动夹持定位块、直线导轨、T型螺纹丝杆、手轮、第二压紧器、制动块构成,所述导轨连接支架为U型焊接支架,所述导轨连接支架通过螺销结构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导轨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两个直线导轨安装面,平行安装有两副直线导轨,在直线导轨的末端设置有两个制动块,所述下随动夹持定位块为L型焊接定位件,中间设置撑筋,所述下随动夹持定位块加工有第四主定位面及压紧器安装凸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华园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