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73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包括卸料仓、重车电梯井(100)、空车电梯井(200)和物料输送机构(500),所述卸料仓含有依次设置的混匀配料矿仓段(300)和混匀配料灰仓段(400),混匀配料矿仓段(300)含有上下设置的矿仓行车平台(303)和装卸矿料机构,混匀配料灰仓段(400)含有上下设置的灰仓行车平台(403)和装卸灰料机构。该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能够将钢铁企业自身产生的除尘灰和集装箱火车运送的矿物原料在厂内混匀配料,使企业厂内原料的装卸模式和配料槽的结构更适应集装箱火车入厂条件。集装箱火车入厂条件。集装箱火车入厂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公转铁”政策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量”要求,推动交通运输结构减排,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必然举措。由于随着社会物流公转铁逐步实施,厂内物流模式正由传统的汽车运输入厂模式,向集装箱火车运输入厂模式逐步转变。钢铁企业将全厂除尘灰纳入原料厂作为原料重新参与混匀,已经成为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路径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实现除尘灰与料矿入厂混匀配料,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该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能够将钢铁企业自身产生的除尘灰和集装箱火车运送的矿物原料在厂内混匀配料,使企业厂内原料的装卸模式和配料槽的结构更适应集装箱火车入厂条件,达到社会物流和厂内物流协调顺畅。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所述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包括:
[0005]卸料仓,含有依次设置的混匀配料矿仓段和混匀配料灰仓段,混匀配料矿仓段含有上下设置的矿仓行车平台和装卸矿料机构,混匀配料灰仓段含有上下设置的灰仓行车平台和装卸灰料机构;
[0006]重车电梯井,能够提升自动引导车和散料自卸集装箱的高度;
[0007]空车电梯井,能够降低自动引导车和散料自卸集装箱的高度;
[0008]物料输送机构,能够运送所述装卸矿料机构卸下的矿料和所述装卸灰料机构卸下的灰料。
[0009]沿自动引导车在该卸料仓内的行车方向,重车电梯井、混匀配料矿仓段、混匀配料灰仓段和空车电梯井依次排列,矿仓行车平台的上表面和灰仓行车平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0010]混匀配料矿仓段含有矿仓支架结构,矿仓行车平台位于矿仓支架结构的顶部,矿仓行车平台上含有卸料口和行车导向磁条。
[0011]沿自动引导车在该卸料仓内的行车方向,所述装卸矿料机构含有依次设置的多个混匀配料矿仓,每个混匀配料矿仓的下部均设有矿仓给料机。
[0012]混匀配料灰仓段含有灰仓支架结构,灰仓行车平台位于灰仓支架结构的顶部,灰仓行车平台完整封闭。
[0013]沿自动引导车在该卸料仓内的行车方向,所述装卸灰料机构含有依次设置的多个混匀配料灰仓,每个混匀配料灰仓的下部均设有灰仓给料机,每个混匀配料灰仓的上部均连接有气力输灰管道。
[0014]每个混匀配料灰仓的上方均设有单体除尘器,每台灰仓给料机均连接有配料秤。
[0015]沿自动引导车在该卸料仓内的行车方向,重车电梯井、混匀配料矿仓段、混匀配料灰仓段、混匀配料矿仓段和空车电梯井依次排列。
[0016]重车电梯井、混匀配料矿仓段、混匀配料灰仓段和空车电梯井均为封闭式结构。
[0017]沿自动引导车在该卸料仓内的行车方向,重车电梯井、混匀配料灰仓段、混匀配料矿仓段和空车电梯井依次排列。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火车集装箱入厂原料可免除原料场工艺的装卸转运,直达混匀配料槽;减少原料在装卸和转运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
[0020]2、将配料灰仓段置于两个配料矿仓段之间的位置参与配料,优化了铺料顺序,使混匀矿品质更好。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图1是在实施例1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的主视图。
[0023]图2是在实施例1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混匀配料矿仓段的主视图。
[0025]图4是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5是混匀配料灰仓段的主视图。
[0027]图6是沿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0028]图7是在实施例2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的主视图。
[0029]图8是在实施例2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的俯视图。
[0030]100、重车电梯井;200、空车电梯井;300、混匀配料矿仓段;400、混匀配料灰仓段;500、物料输送机构;
[0031]101、散料自卸集装箱;102、自动引导车;
[0032]301、混匀配料矿仓;302、矿仓给料机;303、矿仓行车平台;304、矿仓支架结构;
[0033]401、混匀配料灰仓;402、灰仓给料机;403、灰仓行车平台;404、灰仓支架结构;405、气力输灰管道;406、单体除尘器;
[0034]501、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6]实施例1
[0037]一种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所述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包括卸料仓、重车电梯井100、空车电梯井200和物料输送机构500,所述卸料仓含有依次设置的混匀配料矿仓段300和混匀配料灰仓段400,混匀配料矿仓段300含有上下设置的矿仓行车平台303和装卸矿料机构,混匀配料灰仓段400含有上下设置的灰仓行车平台403和装卸灰料机构;重
车电梯井100能够提升自动引导车102和散料自卸集装箱101的高度;空车电梯井200能够降低自动引导车102和散料自卸集装箱101的高度;物料输送机构500能够运送所述装卸矿料机构卸下的矿料和所述装卸灰料机构卸下的灰料,如图1和图2所示。
[0038]重车电梯井100将地面上自动引导车102和满载的散料自卸集装箱101提升至所述卸料仓的上部,自动引导车102将满载的散料自卸集装箱101运送至混匀配料矿仓段300的矿仓行车平台303,散料自卸集装箱101卸下矿料,然后自动引导车102将空载的散料自卸集装箱101通过混匀配料灰仓段400的灰仓行车平台403进入空车电梯井200,空车电梯井200将自动引导车102和空载的散料自卸集装箱101下降至地面,自动引导车102和空载的散料自卸集装箱101离开。
[0039]在本实施例中,沿自动引导车102在该卸料仓内的行车方向C,重车电梯井100、混匀配料矿仓段300、混匀配料灰仓段400和空车电梯井200依次排列,物料输送机构500的输送方向D与所述行车方向C相反,矿仓行车平台303的上表面和灰仓行车平台40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如图1所示。
[0040]在本实施例中,混匀配料矿仓段300含有矿仓支架结构304,矿仓行车平台303位于矿仓支架结构304的顶部,矿仓行车平台303上含有卸料口和行车导向磁条。散料自卸集装箱101内的矿料可以通过该卸料口卸入装卸矿料机构,该行车导向磁条能够引导自动引导车102行进。
[0041]在本实施例中,沿自动引导车102在该卸料仓内的行车方向C,所述装卸矿料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包括:卸料仓,含有依次设置的混匀配料矿仓段(300)和混匀配料灰仓段(400),混匀配料矿仓段(300)含有上下设置的矿仓行车平台(303)和装卸矿料机构,混匀配料灰仓段(400)含有上下设置的灰仓行车平台(403)和装卸灰料机构;重车电梯井(100),能够提升自动引导车(102)和散料自卸集装箱(101)的高度;空车电梯井(200),能够降低自动引导车(102)和散料自卸集装箱(101)的高度;物料输送机构(500),能够运送所述装卸矿料机构卸下的矿料和所述装卸灰料机构卸下的灰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自动引导车(102)在该卸料仓内的行车方向,重车电梯井(100)、混匀配料矿仓段(300)、混匀配料灰仓段(400)和空车电梯井(200)依次排列,矿仓行车平台(303)的上表面和灰仓行车平台(40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匀配料矿仓段(300)含有矿仓支架结构(304),矿仓行车平台(303)位于矿仓支架结构(304)的顶部,矿仓行车平台(303)上含有卸料口和行车导向磁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料集装箱混匀配料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自动引导车(102)在该卸料仓内的行车方向,所述装卸矿料机构含有依次设置的多个混匀配料矿仓(301),每个混匀配料矿仓(301)的下部均设有矿仓给料机(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徐培万卢志翀牟金合王丽君王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