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修补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层,具有至少一维修线;隔离层,覆盖于第一金属层之上;第二金属层设置于该隔离层之上,其包括至少一信号线并与第一金属层的维修线交错重叠,并且在重叠区域形成凸耳,其中凸耳设在维修线无信号传递规划的侧边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特别是指一种可简化修补程序并提高修补品质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区由多行的数据线以及多列的栅极线交错而成,其中在两相邻数据线以及两相邻栅极线之间形成一像素区,液晶显示器藉由数据线与栅极线的信号控制像素区内部晶体管的明暗,以达到显示影像画面的效果。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现有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中液晶显示器1包括玻璃基板10,其中间的显示区由多行的数据线以及多列的栅极线交错而成,图1的信号线2可以是数据线也可以是栅极线,但为了便于说明,图中的信号线2为数据线;多个驱动IC 3设于玻璃基板10的边缘,每一个驱动IC 3可控制一条或一条以上信号线2的信号输出;玻璃基板10的外侧则是设有电路板4,其分别与驱动IC 3以及外部电源相连接。然而,信号线2在制造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微粒污染而造成断线,如图1的C区所示,一旦发生断线现象,信号线2上的信号就没有办法继续的传送下去,此时若没有做适当的修补,将使得C区以下的像素区都无法显示影像,进而影响到画面品质。请再次参阅图1所示,现有技术为了避免信号线2因为断线而影响到画面品质,在制造的过程中通常会有维修线(Rescue Line)的安排与设计,玻璃基板10的维修线可视需要设计一条或多条,例如图中的R1与R2,其与信号线2互相交错且位于不同的金属层。一般而言,维修线R1、R2通常是位于第一金属层M1,并经过驱动IC 3内部的信道(Pass)和电路板4的线路5、6或线路5a、6a,再沿着玻璃基板10的边缘沿伸至信号线2的另一端,而信号线2则是位于第二金属层M2,二者之间则是利用一隔离层加以阻隔。当信号线2在P点因为发生断线而需要修补时,只要利用激光焊接技术将A区的信号线2以及维修线R1焊接,以及将B区的信号线2以及维修线R1焊接,此时,驱动IC 3的信号将可以透过维修线R1传送至P点以下的信号线2。如此一来,原本信号线2在P点以下的像素区无法显示影像,但在经过修补之后只剩下P点处的像素区无法显示影像,结果将大大地提升液晶显示器1的画面品质。请参阅图2A~2D所示,其为现有技术对图1的A区信号线2进行激光修补的示意图,为便于进行激光焊接,信号线2在与修补线R1交错之处会形成一面积较大的焊垫21(Welding Pad),该焊垫21由信号线2向两侧延伸,如图2A与图2B所示。当进行激光焊接时,以人工方式将激光对准焊垫21形成焊点8,以完成信号线2与修补线R1的激光焊接,又为了避免信号传到修补线R1的左方形成多余的负载(loading)以及为了降低液晶显示器的电阻-电容值(RC),在激光焊接之后通常会再施行激光切割81将焊垫21左方的修补线R1切断,如图2C与图2D所示。由上述说明可知,现有技术在进行激光修补时,必须进行的程序包括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激光焊接以及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激光切割,其过程相当繁琐。此外,以人工方式进行激光焊接时,为了便于作业员进行对准,信号线两侧的焊垫必须加大,但若增加焊垫面积则电阻-电容值(RC)也会加大,其结果将使得信号衰减加剧,降低修补成功率。因此,如何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进行改善,并提出较佳的激光修补结构与方法,以减化激光修补程序并且不会增加整体的电阻-电容值(RC),实为现阶段研发人员急欲解决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修补结构,该结构不会增加电阻-电容值。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修补方法,该方法可以简化激光修补程序。为达以上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激光修补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层,其具有至少一维修线;隔离层,覆盖于第一金属层之上;第二金属层,设置于该隔离层之上,该第二金属层包括至少一信号线与第一金属层的维修线交错重叠,并且在重叠区域形成凸耳,其中凸耳设在维修线一侧边且该侧边并无信号传递的规划。上述激光修补结构设置于液晶显示器之中,且该液晶显示器具有至少一驱动IC与信号线的一端电连接,而该信号线的另一端则是与一ESD装置连接。此外,该信号线可以是数据线,电连接至该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此外,该信号线也可以是栅极线,电连接至该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激光修补方法,其步骤包括首先形成第一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具有至少一维修线;在该第一金属层之上覆盖一隔离层;在该隔离层之上再形成第二金属层,其中该第二金属层包括至少一信号线并与该维修线交错重叠;在该重叠区域的一侧边形成凸耳,其中该维修线在该侧边并无信号传递的规划;再对该凸耳进行激光焊接以切断该维修线,并连接该凸耳及其重叠处的维修线。由上述说明可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激光修补结构仅在信号线的一侧形成凸耳,相对于现有技术必须在两侧形成凸耳,本专利技术的激光修补结构的面积较小,电阻-电容值较低,有效降低信号衰减程度。又,由上述说明可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激光修补方法,针对信号线一侧的凸耳进行激光焊接与切割,其只需进行一次激光修补程序,相对于现有技术必须进行多次激光焊接与切割才能够完成激光修补,本专利技术可简化激光修补程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精神能更进一步被揭示,兹配合图式作一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2A~2D为现有技术对图1的A区信号线进行激光修补的示意图;图3A~3D为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激光修补结构的示意图;图4A~4B为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图1的B区进行激光修补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修补方法的流程图;图6A~6B为维修线与信号线平行且重叠时的激光修补结构示意图;图7为作为维修线与信号线平行且重叠时的激光修补方法的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液晶显示器2~言号线 3~驱动IC4~电路板5a、5b~线路 6a、6b~线路7~隔离层8~焊点9~ESD装置 10~玻璃基板21~焊垫 22~凸耳61~第一凸耳 62~第二凸耳81、82~焊道R1~第一修补线 R2~第二修补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激光修补结构与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以及与现有技术进行对照,本专利技术以图1之中,A区与B区的激光修补结构与方法为最佳实施例,但不以该实施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请参阅图3A~3D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激光修补结构示意图,其针对现有技术的图1的A区进行改良的激光修补结构。请参阅图3A~3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修补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层M1形成于玻璃基板10之上,具有至少一维修线R1,隔离层7覆盖于第一金属层M1之上,第二金属层M2设置于该隔离层7之上,其包括至少一信号线2并与第一金属层M1的维修线R1交错重叠,并且在重叠区域形成凸耳22,其中凸耳22设在维修线R1无信号传递规划的侧边上(图中为右边)。请参阅图3C~3D所示,当信号线2因为发生断线而需要进行激光修补时,只需要对准凸耳22进行激光焊接,使信号线2与左边的修补线R1形成导通,并与右边的修补线R1形成断路。本专利技术所采行的激光焊接的方式有两种,其一先以低功率密度的激光去除该隔离层,再以高功率密度的激光焊接该凸耳及其重叠处的维修线,此方式必须经过两道激光程序。其二则是以直接以高功率密度的激光,同时去除该隔离层并焊接该凸耳及其重叠处的维修线,此方式只需经过一道激光程序。请参阅图4A、4B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激光修补结构示意图,其针对于现有技术的图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修补结构,设置于液晶显示器中,包括:第一金属层,包括至少一维修线;隔离层,覆盖于该第一金属层之上;以及第二金属层,设于该隔离层之上,其包括至少一信号线与该维修线交错重叠,并在该重叠区域形成凸耳,其中该凸耳设在 该维修线无信号传递规划的侧边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竹育,陈世烽,陈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