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革、座椅、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37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人造革、座椅及车辆,人造革包括层叠连接的树脂层和基布,所述基布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单层组织,各所述单层组织均具有相互编织的经纱和纬纱,且至少相邻的两个所述单层组织之间通过经纱和/或纬纱相互编织形成多个连接点,从而使各所述单层组织通过编织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一体式基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人造革的抗拉伸强度和抗撕裂等力学性能良好,即使应用于车辆座椅对其进行打孔,其抗拉伸强度和抗撕裂等力学性能仍能够保持,基本不会影响使用,从而能够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度;同时,这种人造革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相较于真皮的制造对环境污染程度非常小,能够更好地适应环保的要求。能够更好地适应环保的要求。能够更好地适应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造革、座椅、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人造革
,特别涉及用于车辆内饰的人造革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人造革、座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真皮面料是车辆座椅的重要材料,具有透气、舒适等优点,备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真皮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太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真皮面料还具有价格昂贵、利用率低、资源有限等不利因素。
[0003]人造革面料具有环境友好、价格便宜、资源丰富等优点,且目前的人造革制造技术已经能达到在手感舒适、外观精美等方面不输真皮的效果,因此,业内人士希望能使用人造革面料替代真皮面料。然而,人造革相较于真皮,一个无法忽视的缺陷是透气性差,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想实现人造革面料对真皮面料的全面替代,必须解决人造革的透气性问题。为此,业内人士考虑在人造革上打孔以实现透气性,但是,在人造革上打孔,会导致人造革的强度急剧下降,特别是当打孔比较密集的时候,会导致人造革非常易于破损,甚至根本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现状,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革、座椅、车辆,以解决现有人造革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造革,包括层叠连接的一树脂层和一基布,所述基布由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单层组织构成,各所述单层组织均具有相互编织的经纱和纬纱,且至少相邻的两个所述单层组织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点连接,所述连接点由不同单层组织的部分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形成。
[0007]优选地,每个所述单层组织的经纱和纬纱形成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中的至少一种。
[0008]优选地,各所述经纱和各所述纬纱分别选自全涤纱线和涤棉纱线中的至少一种;
[0009]优选地,各所述经纱和各所述纬纱分别选自海岛丝、32支短纤、40支短纤、长纤DTY中的至少一种。
[0010]优选地,所述基布中远离所述树脂层的最外侧的单层组织为第一表层,靠近所述树脂层的最内侧的单层组织为第二表层,
[0011]所述第一表层的经纱和纬纱中的至少之一选自海岛丝;且所述基布在所述第一表层的一侧形成有磨毛结构;
[0012]所述树脂层与所述第二表层贴合。
[0013]优选地,所述基布具有两个所述单层组织或者具有三个所述单层组织。
[0014]优选地,所述树脂层为PVC层、PU层、聚烯烃层、卤代聚烯烃层、聚丙烯酸层、聚丙烯
酯层、硅橡胶层、聚醚层、聚酯层或者聚酰胺层。
[0015]优选地,所述基布与所述树脂层的厚度之比为0.7~2.0。
[0016]优选地,所述基布的厚度为0.4mm~0.75mm。
[0017]优选地,所述人造革上设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树脂层和基布的通气孔。
[0018]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所述座椅的面料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人造革。
[0019]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的面料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人造革。
[0020]采用本技术的人造革,通过将人造革的基布设置成多层结构,且不同的单层组织之间也通过编织工艺进行连接,能够增加人造革的抗拉伸强度和抗撕裂等力学性能,即使应用于车辆座椅并对其进行打孔,其抗拉伸强度和抗撕裂等力学性能也仍然能保持相对较高,基本不会影响使用,从而能够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度,可替代真皮面料。而且,由于基布采用多层组织相互通过经纬线连接构成,使得基布在厚度方向上更加方便进行例如打磨等加工处理,不易损毁。同时,这种人造革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相较于真皮的制造对环境污染程度非常小,能够更好地适应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1]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人造革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人造革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人造革的又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人造革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0027]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28]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可以为家庭使用的座椅、车辆座椅等,座椅的面料包括人造革。
[0031]鉴于市场上的真皮制造环境污染过于严重,而现有的人造革打孔后的抗拉伸和撕裂等力学性能太差,难以应用于车辆座椅,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造革,如图1-图3所示,包括
层叠连接的一树脂层2和一基布1,基布1由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单层组织构成,如包括两个单层组织、三个单层组织或者更多个单层组织,各单层组织均具有相互编织的经纱(如里经11,表经13,第一经纱11

,第二经纱13

,第三经纱15

)和纬纱(如里纬12,表纬14,第一纬纱12

,第二纬纱14

,第三纬纱16

),且至少相邻的两个单层组织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点连接,这些连接点由不同单层组织的部分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形成,也就是说,在任意两个单层组织中,第一个单层组织的经纱和纬纱分别定义为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第二单层组织的经纱和纬纱分别定义为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则部分第一经纱与部分第二纬纱编织,同时部分第一纬纱与部分第二经纱编织。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单层组织至少包括相邻的单层组织,也可以为不相邻的单层组织;在设有两个以上单层组织时,可以一个单层组织中的经纱、纬纱与其余两个或者更多个单层组织中的经纱、纬纱进行编织,具体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能够将这些单层组织都连接在一起的任何编织方式都可以,从而使各单层组织通过编织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一体式基布。
[0032]上述人造革,通过将人造革的基布设置成多层结构,且本技术中各单层组织之间没有采用粘接、缝制等工艺进行连接,而是不同的单层组织之间也通过编织工艺进行连接,一方面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革,包括层叠连接的一树脂层(2)和一基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1)由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单层组织构成,各所述单层组织均具有相互编织的经纱(11,13,11

,13

,15

)和纬纱(12,14,12

,14

,16

),且至少相邻的两个所述单层组织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点连接,所述连接点由不同单层组织的部分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层组织的经纱(11,13,11

,13

,15

)和纬纱(12,14,12

,14

,16

)形成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经纱(11,13,11

,13

,15

)和各所述纬纱(12,14,12

,14

,16

)分别选自全涤纱线和涤棉纱线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经纱(11,13,11

,13

,15

)和各所述纬纱(12,14,12

,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冬青王安宁
申请(专利权)人: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