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22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制床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竹制床架,可通过转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转动,进而带动头部支撑部升降,由该床架制成的床体,无论在使用者平躺还是坐着时都能够根据要求调整头部支撑部的升起位置,使使用者的头部靠在头部支撑部上,从而缓解颈椎与腰椎受力,避免颈椎或腰椎产生不适;当该床架需要使用时,将折叠的床框拉扯开,然后将支撑梁放在床框上方并使支撑梁两端的卡体卡嵌在框架的两侧,从而使框架的形状被固定,再在支撑梁上放上床板或席梦思便可使用,组装时非常方便简单,能有效节约组装的时间与精力。装的时间与精力。装的时间与精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制床架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竹制床架。

技术介绍

[0002]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居生活用品之一,其不仅是一种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也是家庭的装饰品之一了。床的种类有平板床、四柱床、双层床。平板床由基本的床头板、床尾板、加上骨架为结构的平板床,是一般最常见的式样。平板床虽然简单,但床头板、床尾板,却可营造不同的风格。
[0003]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床的要求也不断增加,比如医院病床,还需要床架具备一定的活动功能,用来适应人在床上的各种不同姿势。现有的病床床架的背部支撑部及腿部支撑部均能够独立升降,满足了人们平躺、坐立、抬腿等不同状态的使用需求。但是,现有的床架的头部支撑部与背部支撑部是一体的,背部支撑部的表面为平面,头部支撑部不能单独升降。由于人体的腰椎及颈椎分别具有一定曲线,使用者长时间在病床上保持坐姿,若头部及背部都靠在床上,腰部会产生不适,若头部离开床,颈部会产生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更加舒适方便的竹制床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制床架,包括床框,所述床框包括前后平行布置的前杆与后杆以及左右平行布置的左杆与右杆,所述前杆与所述后杆分别铰接在所述左杆与所述右杆的两端之间,所述床框的四个顶点处下方分别设置有立柱,所述床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两端均设置有卡体,所述卡体卡嵌在所述框架两侧的左杆与右杆上,所述卡体为倒U形卡体,所述床框顶部铰接有背部支撑部以及与背部支撑部铰接的头部支撑部,所述头部支撑部经连杆机构与床框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头部支撑部连接的第一连杆,以及与所述床框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头部支撑部的两侧分别经一组连杆机构与所述床框连接,两个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背部支撑部上固定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杆接触的滚轮。
[0006]其中,所述床框的顶点处设置有铰接机构,所述铰接机构包括第一扣件、第二扣件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之间的弧形板,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框的两相邻杆上,所述第一扣件上安装有可以自由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扣件上安装有可以自由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咬合。
[0007]其中,所述头部支撑部的背面左端及背面右端分别固定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床框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铰接。
[0008]其中,所述床框的左杆与右杆上分别固定有用于支撑所述连杆机构的支撑块,所
述支撑块上设有橡胶缓冲垫。
[0009]其中,所述床框的前侧顶面上设有多个橡胶缓冲垫。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竹制床架,可通过转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转动,进而带动头部支撑部升降,由该床架制成的床体,无论在使用者平躺还是坐着时都能够根据要求调整头部支撑部的升起位置,使使用者的头部靠在头部支撑部上,从而缓解颈椎与腰椎受力,避免颈椎或腰椎产生不适;当该床架需要使用时,将折叠的床框拉扯开,然后将支撑梁放在床框上方并使支撑梁两端的卡体卡嵌在框架的两侧,从而使框架的形状被固定,再在支撑梁上放上床板或席梦思便可使用,组装时非常方便简单,能有效节约组装的时间与精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竹制床架的床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竹制床架的背部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和图4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竹制床架的铰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标号说明:
[0015]1、前杆;2、后杆;3、左杆;4、右杆;5、立柱;6、支撑梁;61、卡体;7、背部支撑部;71、滚轮;8、头部支撑部;81、第一连杆;811、第一固定块;82、第二连杆;83、连接杆;9、铰接机构;91、第一扣件;92、第二扣件;93、弧形板;94、第一齿轮;95、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7]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竹制床架,包括床框,所述床框包括前后平行布置的前杆1与后杆2以及左右平行布置的左杆3与右杆4,所述前杆1与所述后杆2分别铰接在所述左杆3与所述右杆4的两端之间,所述床框的四个顶点处下方分别设置有立柱5,所述床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梁6,所述支撑梁6两端均设置有卡体6,所述卡体6卡嵌在所述框架两侧的左杆3与右杆4上,所述卡体6为倒U形卡体6,所述床框顶部铰接有背部支撑部7以及与背部支撑部7铰接的头部支撑部8,所述头部支撑部8经连杆机构与床框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头部支撑部8连接的第一连杆81,以及与所述床框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82,所述第一连杆81与所述第二连杆82铰接,所述头部支撑部8的两侧分别经一组连杆机构与所述床框连接,两个第二连杆8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83,所述背部支撑部7上固定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杆82接触的滚轮71。
[0018]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竹制床架,可通过转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转动,进而带动头部支撑部升降,由该床架制成的床体,无论在使用者平躺还是坐着时都能够根据要求调整头部支撑部的升起位置,使使用者的头部靠在头部支撑部上,从而缓解颈椎与腰椎受力,避免颈椎或腰椎产生不适;当该床架需要使用时,将折叠的床框拉扯开,然后将支撑梁放在床框上方并使支撑梁两端的卡体卡嵌在框架的两侧,从而使框架的形状被固定,再在支撑梁上放上床板或席梦思便可使用,组装时非常方便简单,能有效节约组装的时间与精力。
[0019]进一步的,所述床框的顶点处设置有铰接机构9,所述铰接机构9包括第一扣件91、第二扣件92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扣件91与所述第二扣件92之间的弧形板93,所述第一扣件91与所述第二扣件9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框的两相邻杆上,所述第一扣件91上安装有可以自由转动的第一齿轮94,所述第二扣件92上安装有可以自由转动的第二齿轮95,所述第一齿轮94与所述第二齿轮95相互咬合。
[0020]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支撑部8的背面左端及背面右端分别固定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杆81与所述床框的第一固定块811;所述第一连杆8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块811铰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床框的左杆3与右杆4上分别固定有用于支撑所述连杆机构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橡胶缓冲垫。
[0022]进一步的,所述床框的前侧顶面上设有多个橡胶缓冲垫。
[0023]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
[0024]一种竹制床架,包括床框,所述床框包括前后平行布置的前杆1与后杆2以及左右平行布置的左杆3与右杆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框,所述床框包括前后平行布置的前杆与后杆以及左右平行布置的左杆与右杆,所述前杆与所述后杆分别铰接在所述左杆与所述右杆的两端之间,所述床框的四个顶点处下方分别设置有立柱,所述床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两端均设置有卡体,所述卡体卡嵌在所述床框两侧的左杆与右杆上,所述卡体为倒U形卡体,所述床框顶部铰接有背部支撑部以及与背部支撑部铰接的头部支撑部,所述头部支撑部经连杆机构与床框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头部支撑部连接的第一连杆,以及与所述床框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头部支撑部的两侧分别经一组连杆机构与所述床框连接,两个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背部支撑部上固定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杆接触的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制床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芝庭钭祖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品家竹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