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抽换式灯管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74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灯管模块,包括灯管和反射装置。该反射装置沿纵向包住灯管的至少一侧、并在其一端设有一个用于方便拆卸该灯管模块的拆卸机构。当灯管模块组装至该液晶显示装置上时,该拆卸机构露出在外以供拆卸之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抽换式灯管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拆卸机构并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抽换式灯管模块。
技术介绍
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是一种提供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产品中作为背面光源的光学组件,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塑料框等组成。目前主要有冷光片(Electro Luminescence,EL)、冷阴极萤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及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三种类型的背光源。就应用范围而言,冷光片、发光二极管主要用于小尺寸、单色光(绿色、红色)的液晶显示器。最近也陆续有白光(全色)冷光片和发光二极管背光源的产品。但由于亮度较暗,其基本上用于4英寸以下小尺寸液晶显示器,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游戏机等。而全色(白光)、大尺寸亮度背光源,现在主流仍然是用冷阴极萤光灯做光源,而且冷阴极萤光灯经过多年的技术开发,工艺比较成熟、信赖性高、性能稳定。例如,美国专利第5,815,227号揭示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装置。它包括一个设于LCD底面的导光板(Light Inducing Plate),设于该导光板一端的灯管(Lamp),和一个将灯管的光反射至导光板的灯罩(Lamp Cover)。其中,灯管和灯罩共同组成一个灯管模块,其可通过一个锁扣机构(LockingMechanism)固定于导光板上或者自导光板上拆卸下来。该锁扣机构包括两对锁扣凸块(Locking Protrusions)和两对锁扣孔(Locking Holes),其中该锁扣凸块分别设于导光板的上、下表面上,而锁扣孔则分别设于灯罩的相应部位上。抽换该灯管模块时,将该两对锁扣凸块和锁扣孔同时对应扣好,以实现灯管模块的固定。美国专利第5,280,372号则揭露了另一种用于一紧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装置。该背光装置(Back Light Device)包括一个与液晶组件(LiquidCrystal E1ement)平行设置的光传输板(Light Transmitting Plate)、一个靠近光传输板设置的光源(Light Souree)、一个将光源发出的先反射至先传输板的反射装置(Reflector)和一个用于支撑该背光装置的支架(Frame)。光源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Tube,CCFT),另外光源通过相应的灯源线(Lead Wire)和电连接器(Connector)来获得所需的电能。其中,光源和反射装置构成一个侧抽式的灯管模块(Light Source Unit)。该背光装置具有一滑动机构(Slide Mechanism),其包括一个设于支架一端的导轨(Guide Rail)。该导轨的一端为开放设置以使反射装置可以沿其滑动。这样,当冷阴极荧光灯管出现故障或因老化不能正常发光时,即通过该滑动机构将灯管模块拆卸下来,换上好的冷阴极管后,再将更换好的灯管模块装回该背光装置。但是,在抽换现有技术的抽换式灯管模块过程中,操作人员容易拉扯灯源线,让灯管焊点受到损伤,造成高压测试(Hi-Pot Test)失败或者是灯源线跳火(Lamp Cable Burnout)引起客诉,甚至是工安事件。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灯管模块,在其抽换过程中,可以避免灯源线被拉扯,而造成高压测试(Hi-Pot Test)失败或者是灯源线跳火(Lamp CableBurnout)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LCD显示装置的抽换式灯管模块,其具有可供方便抽换该灯管模块的拆卸机构,从而在灯管模块抽换时过程中,可避免灯源线被拉扯而造成高压测试(Hi-Pot Test)或是灯源线跳火(LampCable Burnout)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用于LCD显示装置的灯管模块,包括灯管和反射装置。该反射装置沿纵向包住灯管的至少一侧、并在其一端设有一个用于方便拆卸该灯管模块的拆卸机构。当灯管模块组装至该LCD显示装置上时,该拆卸机构露出在外以供拆卸之用。该反射装置包括顺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侧面,第一和第三侧面互相平行,该反射装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侧面以非封闭式的方式包住灯管。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方便拆卸灯管模块的拆卸机构即设于第一侧面的一端上。该拆卸装置为一可供手指或工具扣住的内凹结构、穿孔结构或者外凸结构。该灯管模块的灯管两端分别设有起固定作用的、具有一定弹性的第一和第二软垫,且灯管一端被第一软垫包住,而在灯管靠近拆卸机构的另一端,灯管则自第二软垫中穿出;且该反射装置也侧面包住第一和第二软垫。在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中,该反射装置的第一侧面自第二侧面向外延伸的长度比第三侧面自第二侧面向外延伸的长度更大。该反射装置实为一反射罩。另外,本专利技术灯管模块还包括与灯管电相连的灯源线,其一端与灯管远离拆卸机构的一端电相连,另一端则弯折过来、从与灯管靠近拆卸机构的一端同方向向外延伸出去。本专利技术利用灯管反射罩上的便于抽取的拆卸机构设计,使得在抽换过程中灯源线避免被拉扯、而可以顺利完成取出灯管模块的操作。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无需增大抽换灯管模块的现有空间,即可方便地进行相应的抽换操作;可降低高压测试(Hi-Pot Test)失败和灯源线跳火(Lamp Cable Burnout)的风险;而且无需任何额外的贴附零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LCD显示装置的抽换式灯管模块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LCD显示装置的抽换式灯管模块装在一液晶显示装置上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灯管模块2LCD显示装置10 反射装置11 拆卸机构12 灯管13 灯源线15 第一侧面16 第二侧面17 第三侧面20 背板 21 第一软垫22 第二软垫24 开口26 电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抽换式灯管模块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即结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管模块1,图2为图1的区域A的放大图。本实施例用于LCD显示装置的灯管模块1,包括反射装置10、灯管12、灯源线13以及电连接器26。反射装置10沿纵向包住灯管12的至少一侧、并在其一端设有一个用于方便拆卸灯管模块1的拆卸机构11。灯源线13一端与灯管12远离拆卸机构11的一端电相连,另一端则弯折过来,从与灯管12靠近拆卸机构11的一端同方向向外延伸出去,以通过一电连接器26与电源(未图标)相连。反射装置10包括顺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侧面15、第二侧面16和第三侧面17,第一和第三侧面15、17可以互相平行,而第一和第三侧面15、17可以垂直第二侧面16设置。反射装置10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侧面15、16、17形成一凹槽,用以一种非封闭式的方式包住灯管12。本专利技术的拆卸机构11即设于第一侧面15沿纵向延伸的一端上。请一并参阅图3以及图4,图3绘示图1灯管模块1装设于LCD显示装置2的背板20后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区域B的放大图。由于LCD显示装置2上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灯管模块,其包括:一灯管;一反射装置,包括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以及一第三侧面,该第一、第二和第三侧面形成一凹槽,用来容置该灯管并反射该灯管发出的光线;以及一拆卸机构,设于该反射装置上, 其中当该灯管模块组装至该液晶显示装置上时,该拆卸机构露出于该液晶显示装置的背板外,用来对该拆卸机构施力使得该灯管模块自该液晶显示装置的背板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栋梁杨基峻简叶恩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