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61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充放电仪,并且充放电仪的左侧连接有线缆,所述底板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杆,并且竖杆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升降板上设置可调触接头结构,将电池放置在底板上定位后可一次性实现对多组电池的接电和拆除操作,有效提高操作效率,操作方便;可调触接头底部受升降板的遮挡防护,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发生误触操作,消除安全隐患;导接电路内置于升降板中,外置线缆排布规整,无需整理线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池充放电
,尤其涉及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具有高能量、高功率、高能量密度、可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以及安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电力系统,充放电测试是电池生产和检测的重要手段。现有技术中,蓄电池充放电仪主通过正负电极夹进行蓄电池的电极夹持来实现电路接通,这种操作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多组蓄电池进行检测时夹持与拆除操作较为繁琐,操作不够方便;充放电过程中电极夹钳端为裸露状态,易误触造成漏电和短接等,安全隐患大;电极夹连接导线分布杂乱,不易整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充放电仪,并且充放电仪的左侧连接有线缆,所述底板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杆,并且竖杆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并且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的内部均嵌设有导圈,两个所述导圈的内侧均设置有可调触接头。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并且顶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底端与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内部设置有阳极连接线路,所述阳极连接线路的一端与第一条形槽内的导圈相连接,并且阳极连接线路的另一端与线缆的一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内部设置有阴极连接线路,所述阴极连接线路的一端与第二条形槽内的导圈相连接,并且阴极连接线路的另一端与线缆的一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的两侧均嵌设有激光灯,所述激光灯的散发光线为面状光线。优选的,所述可调触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推柄,并且升降板的顶部开设有与竖杆相适配的导向孔。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附近均设置有距离刻度线。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升降板上设置可调触接头结构,将电池放置在底板上定位后可一次性实现对多组电池的接电和拆除操作,有效提高操作效率,操作方便;可调触接头底部受升降板的遮挡防护,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发生误触操作,消除安全隐患;导接电路内置于升降板中,外置线缆排布规整,无需整理线路,更加简洁和美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升降板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板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底板;2、充放电仪;3、线缆;4、竖杆;5、升降板;6、第一条形槽;7、第二条形槽;8、导圈;9、可调触接头;10、顶板;11、电推杆;12、阳极连接线路;13、阴极连接线路;14、激光灯;15、绝缘推柄;16、导向孔;17、挡板;18、距离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充放电仪2,并且充放电仪2的左侧连接有线缆3,底板1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杆4,并且竖杆4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升降板5,升降板5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槽6和第二条形槽7,并且第一条形槽6和第二条形槽7的内部均嵌设有导圈8,两个导圈8的内侧均设置有可调触接头9,可调触接头9与导圈8之间为阻尼滑动连接。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打开激光灯14,使激光灯14发出的光面向下照射,将电池放置在底板1上,使电池一侧抵触挡板17,再前后移动电池至电池上的电极柱对准与光面重合,依此步骤将多组电池进行定位放置,放置完成后通过控制电推杆11带动升降板5向下运动,直至可调触接头9底部将电池电极柱压紧,即可启动充放电仪2进行充放电,完成后通过控制电推杆11带动升降板5向上提升,即可取下电池。进一步的,两个竖杆4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10,并且顶板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11,电推杆11的底端与升降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电推杆11控制升降板5的升降操作。进一步的,升降板5的内部设置有阳极连接线路12,阳极连接线路12的一端与第一条形槽6内的导圈8相连接,并且阳极连接线路12的另一端与线缆3的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升降板5的内部设置有阴极连接线路13,阴极连接线路13的一端与第二条形槽7内的导圈8相连接,并且阴极连接线路13的另一端与线缆3的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升降板5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条形槽6和第二条形槽7的两侧均嵌设有激光灯14,激光灯14的散发光线为面状光线,激光灯14发出的光面垂直于升降板5,通过该光面参考可快速调节电池使电池顶部的电极柱对齐光面,便于电池的定位操作。进一步的,可调触接头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推柄15,并且升降板5的顶部开设有与竖杆4相适配的导向孔16,通过绝缘推柄15对可调触接头9进行位置调节,使两个可调触接头9的位置适用于不同电极柱间距的电池,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的,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7,升降板5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条形槽6和第二条形槽7附近均设置有距离刻度线18,挡板17为电池放置提供挡拦限位,便于电池定位操作,距离刻度线18的设置便于对可调触接头9位置的调节掌握。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充放电仪(2),并且充放电仪(2)的左侧连接有线缆(3),所述底板(1)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杆(4),并且竖杆(4)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槽(6)和第二条形槽(7),并且第一条形槽(6)和第二条形槽(7)的内部均嵌设有导圈(8),两个所述导圈(8)的内侧均设置有可调触接头(9)。/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充放电仪(2),并且充放电仪(2)的左侧连接有线缆(3),所述底板(1)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杆(4),并且竖杆(4)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槽(6)和第二条形槽(7),并且第一条形槽(6)和第二条形槽(7)的内部均嵌设有导圈(8),两个所述导圈(8)的内侧均设置有可调触接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杆(4)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10),并且顶板(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11),所述电推杆(11)的底端与升降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5)的内部设置有阳极连接线路(12),所述阳极连接线路(12)的一端与第一条形槽(6)内的导圈(8)相连接,并且阳极连接线路(12)的另一端与线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楠卢臣侯海高文智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