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多层电控箱,解决了多层电控箱内接线拆装困难的技术问题。该连接器包括用于与第一安装板元器件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头和用于与第二安装板元器件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座,连接器头上存在有插头部,连接器座上存在有插座部,且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的插头部与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的插座部相对设置,以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装配完成时相互插接且在第一安装板和/或第二安装板拆卸时相互分离;该多层电控箱包括该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板装配完成时,插头部和插座部完成对接两层元器件接线完成;拆除一安装板,插头部和插座部分离实现两层元器件线路拆除。上述装置安装便捷,便于多层电控箱内线路的安装拆卸,提高了装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及多层电控箱
本技术涉及电控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多层电控箱。
技术介绍
电控箱作为用于控制电的设备,其安装、维护与管理是有效减少电气故障、确保用电安全的有效措施。为满足客户实现多场合、多种应用的使用需求,电控箱的种类逐渐增多,功能也在不断提升。当电控箱空间局限时,多层电控箱会被列入考虑范围内。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多层电控箱中每层安装板上存在有多个元器件,在对两层安装板元器件接线时需要多根连接线穿过安装板依次单独连接,不仅接线方式繁琐、困难,且造成电控箱安装拆卸困难。而由于多层电控箱存在上述拆卸困难等缺点,造成多层电控箱无法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多层电控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层电控箱内接线拆装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包括用于与第一安装板元器件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头和用于与第二安装板元器件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座,其中:所述连接器头上存在有插头部,所述连接器座上存在有插座部,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所述插头部与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插座部相对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装配完成时相互插接且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拆卸时相互分离。优选的,所述插头部为内部存在有公端子的凸部,所述插座部为内部存在有母端子的凹部,或所述插头部为内部存在有母端子的凸部,所述插座部为内部存在有公端子的凹部;且所述凸部能插入至所述凹部内以使所述公端子和所述母端子耦合。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头上存在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所述连接器座上存在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为与相应安装板相贴合固定的连接板。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头和所述连接器座上均存在有过线位,所述过线位用于供相应安装板元器件导线穿过以与所述插头部或所述插座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头和所述连接器座上均存在有过线位,装配在上层安装板上的所述过线位为设置于相应固定部上的过线孔,装配于下层安装板上的所述过线位为朝向所述连接器头或所述连器座侧部开口的过线槽。优选的,所述过线槽沿所述插头部或所述插座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或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存在有用于供手握施力的弧形开口。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层电控箱,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以及上述连接器。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头和所述连接器座均设置于相应安装板的靠近所述电控箱内侧壁位置处。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方,所述连接器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部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存在有用于供所述插头部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器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插头部和所述插座部的对接后高度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距离相适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连接器头和连接器座分别用于固定在电控箱内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且分别与相应元器件导线连接,当两安装板装配完成时,插头部和插座部完成对接,两层安装板元器件接线完成;当拆除其中一安装板时,插头部和插座部即可分离实现两层安装板元器件线路的拆除。上述连接器安装简单便捷,便于多层电控箱内线路的安装拆卸,提高了装卸效率。2、本技术提供的多层电控箱,由于具备上述连接器,故同样具有安装简单便捷,便于多层电控箱内线路安装拆卸,提高装卸效率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连接器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器头的过线孔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器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器座的插座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连接器装配于电控箱内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连接器头;11、插头部;12、第一固定部;13、过线孔;14、弧形开口;2、连接器座;21、插座部;22、第二固定部;23、过线槽;3、电控箱;31、第一安装板;32、第二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参见图1-图5所示,图1是连接器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器头的过线孔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器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器座的插座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连接器装配于电控箱内的截面示意图;该连接器包括用于与第一安装板元器件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头1和用于与第二安装板元器件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座2,其中:连接器头1上存在有插头部11,连接器座2上存在有插座部21,且固定于第一安装板31上的插头部11与固定于第二安装板32上的插座部21相对设置,以在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装配完成时相互插接且在第一安装板31和/或第二安装板32拆卸时相互分离。上述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可为多层电控箱3中分离各层空间的板体,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上下间隔设置。连接器座2和连接器头1不限于安装在上层安装板或下层安装板,具备连接器通用性,但考虑到上层安装板和下层安装板的特殊位置、连接器使用可靠性、方便插拔等因素,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头1可固定在上层安装板的上部或下部,连接器座2可固定在下层安装板的上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连接器头1和连接器座2分别用于固定在电控箱3内的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上且分别与相应元器件导线连接,当两安装板装配完成时,插头部11和插座部21完成对接,两层安装板元器件接线完成;当拆除其中一安装板时,插头部11和插座部21即可分离实现两层安装板元器件线路的拆除。上述连接器安装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第一安装板元器件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头和用于与第二安装板元器件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座,其中:/n所述连接器头上存在有插头部,所述连接器座上存在有插座部,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所述插头部与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插座部相对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装配完成时相互插接且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拆卸时相互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第一安装板元器件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头和用于与第二安装板元器件导线连接的连接器座,其中:
所述连接器头上存在有插头部,所述连接器座上存在有插座部,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所述插头部与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插座部相对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装配完成时相互插接且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拆卸时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部为内部存在有公端子的凸部,所述插座部为内部存在有母端子的凹部,或所述插头部为内部存在有母端子的凸部,所述插座部为内部存在有公端子的凹部;且所述凸部能插入至所述凹部内以使所述公端子和所述母端子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头上存在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所述连接器座上存在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为与相应安装板相贴合固定的连接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头和所述连接器座上均存在有过线位,所述过线位用于供相应安装板元器件导线穿过以与所述插头部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吴炯,明开云,肖登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