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531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包括驱动件、夹具板、导轴以及限位件,所述夹具板包括端部的主动板和固定板,以及位于所述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从动板,所述主动板与所述从动板套在所述导轴上并可沿所述导轴移动,所述主动板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移动,所述主动板和所述从动板之间设有所述限位件,所述主动板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过程中存在一个位置,使得所述限位件推动所述从动板移动。该夹具能够自动化快速夹紧蓄电池极群,能保证极群均匀夹紧,便于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
技术介绍
在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将若干极群置于极群夹具中进行夹紧,以便对放置在极群夹具中的极群进行极耳齐整和修剪,修剪完毕后,将相同极性的极耳焊接在一起形成汇流排,焊接完毕后,再将极群由极群夹具转移至蓄电池盒中,继续之后的封盖以及注酸等工序。如申请号为CN201620553632.5,名称为一种铅蓄电池极群夹具及刷片装置的专利,以及申请号为CN201420368479.X,名称为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的专利,均采用弹簧与夹板相抵,以撑开相邻夹板,便于装入极群,弹簧提供夹板的回复力。其易造成极群的夹紧力差异,影响极耳的后续加工,弹簧回复力推动夹板移动可能会导致相邻夹板之间的距离不均,使得极群难以精准插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能够自动化快速夹紧蓄电池极群,能保证极群均匀夹紧,便于后续加工。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夹具板、导轴以及限位件,所述夹具板包括端部的主动板和固定板,以及位于所述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从动板,所述主动板与所述从动板套在所述导轴上并可沿所述导轴移动,所述主动板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移动,所述主动板和所述从动板之间设有所述限位件,所述主动板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过程中存在一个位置,使得所述限位件推动所述从动板移动。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限位件为板条结构,所述限位件上设有开口,所述主动板和所述从动板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主动板连接的所述限位件上的开口沿所述导轴延伸方向的宽度由所述主动板一侧向外逐渐增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由所述驱动件一侧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的所述开口宽度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三限位板上的所述开口宽度向所述第二限位板中部一侧逐渐增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与所述主动板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轴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导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夹具板两侧上端和下端。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主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侧部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之间设有侧板,所述夹具板位于所述侧板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侧板上设有条形槽,所述主动板侧部设有凸部,所述凸部穿过所述条形槽并套在所述导轴上。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夹具板上端厚度向外逐渐减小。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一个驱动力即可能够自动化快速夹紧蓄电池极群,适用于自动化生产;能保证极群夹紧载荷均匀,便于后续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该夹具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夹具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该夹具的俯视图;图4是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如下:1.驱动件,11.气缸,2.夹具板,21.主动板,22.从动板,23.固定板,24.凸部,3.导轴,4.限位件,41.第一限位板,42.第二限位板,43.第三限位板,44.开口,5.端板,6.侧板,61.条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该蓄电池极群夹具包括驱动件1、夹具板2、导轴3以及限位件4。夹具板2包括端部的主动板21和固定板23,以及位于主动板21和固定板23之间的从动板22,主动板21与从动板22相互平行,其套在导轴3上并可沿导轴3移动,主动板21在驱动件1的驱动下移动,主动板21和从动板22之间设有限位件4,主动板21移动过程中推动限位件4移动,限位板4在移动过程中推动从动板22移动。限位件4为板条结构,限位件4上设有开口44,主动板21和从动板22上设有凸部24,凸部24穿过开口44以组成驱动连接结构,与主动板21连接的限位件4上的开口44沿导轴3延伸方向的宽度由主动板21一侧向外逐渐增大,在初始状态下限位件4之间的间隙大于极群厚度,驱动件1工作以实现逐级夹紧。开口44边缘与凸部接触并推动从动板22移动。如图4所示,限位件4包括由驱动件1一侧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板41、第二限位板42和第三限位板43。第二限位板42上设有五个矩形开口44,开口44横向的宽度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五个开口44关于中部对称设置。第一限位板41与第三限位板43上的开口44宽度向第二限位板42中部一侧逐渐增大,第一限位板41和第三限位板43两端的开口44与主动板21和固定板23固接,主动板21驱动第一限位板41移动并将载荷传递至第二限位板42和第三限位板43上,以逐级驱动从动板22移动。驱动件1为气缸11,气缸11输出端与主动板21连接。气缸11输出端设有接头,并与主动板21连接以驱动主动板21往复运动。此外,驱动件1还可为直线电机或液压缸等,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板21连接。导轴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轴3对称设置在夹具板2两侧上端和下端。以保证夹具板2沿导轴3移动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性,保证夹紧效果。主动板21和固定板23侧部设有端板5,端板5之间设有侧板6,夹具板2位于侧板6之间。导轴3位于侧板6外侧,其两端固定在两端板5上。端板5和侧板6组成矩形围挡,其上、下端开放,将极群由上端插入并夹紧,在对极群加工后,由下侧顶出至蓄电池盒内,侧板6与夹具板2对极群进行限位。侧板6上设有条形槽61,主动板21侧部设有凸部24,凸部24穿过条形槽61并套在导轴3上。侧板6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条形槽61。夹具板2上端厚度向外逐渐减小,以便极群顺利插入,避免与夹具板2产生干涉。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1)、夹具板(2)、导轴(3)以及限位件(4),所述夹具板(2)包括端部的主动板(21)和固定板(23),以及位于所述主动板(21)和固定板(23)之间的从动板(22),所述主动板(21)与所述从动板(22)套在所述导轴(3)上并可沿所述导轴(3)移动,所述主动板(21)在所述驱动件(1)的驱动下移动,所述主动板(21)和所述从动板(22)之间设有所述限位件(4),所述主动板(21)驱动所述限位件(4)移动过程中存在一个位置,使得所述限位件(4)推动所述从动板(22)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1)、夹具板(2)、导轴(3)以及限位件(4),所述夹具板(2)包括端部的主动板(21)和固定板(23),以及位于所述主动板(21)和固定板(23)之间的从动板(22),所述主动板(21)与所述从动板(22)套在所述导轴(3)上并可沿所述导轴(3)移动,所述主动板(21)在所述驱动件(1)的驱动下移动,所述主动板(21)和所述从动板(22)之间设有所述限位件(4),所述主动板(21)驱动所述限位件(4)移动过程中存在一个位置,使得所述限位件(4)推动所述从动板(2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为板条结构,所述限位件(4)上设有开口(44),所述主动板(21)和所述从动板(22)上设有凸部(24),所述凸部(24)穿过所述开口(44),与所述主动板(21)连接的所述限位件(4)上的开口(44)沿所述导轴(3)延伸方向的宽度由所述主动板(21)一侧向外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包括由所述驱动件(1)一侧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板(41)、第二限位板(42)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土福赵春平掌冠华曾观明王庆云王琪琪狄学峰赵云周耀金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