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41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数据线、扫描线及第一共享电极。数据线与扫描线以绝缘方式相交而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第一共享电极位于相对应的像素区域中,且其在水平扫描线的方向延伸且电连接。其中相邻的第一共享电极在水平数据线的方向上有不规则性的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板,特别是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装置主要是由液晶显示面板、偏光结构和背光模块所组成;也就是,上偏光结构会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侧表面,而下偏光结构会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下侧与背光模块之间。当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产生规则性的光学干涉时,显示画面上会呈现暗色水波状纹线,此即是所谓的“水波纹(Moire)现象”。特别是,当在聚焦水平较高的显示模式下,或以淡灰色的背景时,水波纹现象最容易被察觉。因此,须避免水波纹现象的产生,以提供较好的影像质量。传统上,会在背光模块上增加扩散片或调整增亮膜,来使光源尽量均匀分散,借以减少水波纹现象的产生。参照图1,现有的背光模块10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下方,其包括光源产生器11、反射板(reflecting plate)12、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13、扩散片(diffusion sheet)14和至少一个棱镜片(prism sheet)15。其中,光源产生器11用以提供光源至液晶显示面板20。反射板12用以将光源产生器11产生的光线向上反射,以增加光的使用率,进而提供较好的亮度输出。导光板13用来将光源产生器11产生的光线散射至扩散片14,以致使光线经由扩散片14再进一步散射,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20较均匀分散的光线。此外,一般在扩散片14上方会另设有一个或多个棱镜片15,以进一步修正照光强度的差异,致使液晶显示面板20接收到的光线能有较均匀的照光强度分布。在此,棱镜片所设置的数量和顺序可视需求加以变化。然而,使用扩散片必然会造成成本增加,并且致使整体模块的厚度增加,而与现今市场力求薄型化的需求不符。参照图2,另一现有的背光模块10采用两棱镜片15、16;在此,通过将第一棱镜片15的棱镜排列方向与第二棱镜片16的棱镜排列方向以预定角度相交,以避免水波纹现象的产生。然而,其需配合不同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来调整两棱镜片间的相交角度,才能达到避免水波纹现象产生的效果;如此一来,即不利于材料规格的统一,并且不易取得较好的相交角度。再者,在中国台湾专利第200502652公开号中,也提出一种特殊的棱镜片设计,可用于控制背光模块中介于两棱镜片间接触表面的光耦合,以避免水波纹现象的产生,进而提供高质量的影像。但此设计较为复杂。参照图3,在美国专利第5280371号中,在背光模块10中,将方向性扩散片17设置在传统的朗伯特(Lambertian)扩散片14与液晶显示面板20之间,以增加正常视角的辉度并可使光线均匀分布,其中此方向性扩散片17由一个或多个透镜矩阵(lens array)所组成;在此,通过旋转此方向性扩散片17,即可避免水波纹现象的产生。然而,其也需配合不同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来调整旋转角度,故其不利于材料规格的统一,且不易取得较好的旋转角度。因此,现有的显示装置仍有改善的空间,以在制作简单、低成本且不增加整体结构厚度的条件下,使光源尽量均匀分散,且避免水波纹现象的产生,进而提供较好的影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所揭露的产生水波纹现象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数据线、扫描线和第一共享电极。数据线与扫描线以绝缘方式相交而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第一共享电极位于相对应的像素区域中,且其在水平扫描线的方向延伸且电连接。其中相邻的第一共享电极在水平数据线的方向上有不规则性的位移。再者,每一像素区域在相邻数据线的两侧上,可设置有第二共享电极,其以水平数据线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共享电极相连。此外,第二共享电极也可围绕在像素区域的边缘上。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有多个像素电极,其分别设置在像素区域中。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有多个驱动晶体管,其分别设置在像素区域中,并且连接相对应的数据线、扫描线和像素电极。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有第一绝缘基板和第二绝缘基板。第一绝缘基板用以设置数据线和扫瞄线。第二绝缘基板对应于第一绝缘基板,用以设置第一共享电极。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液晶,位于第一绝缘基板与第二绝缘基板之间。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与实作,现结合附图作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另一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3为又另一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7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7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7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8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8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以及图8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简单符号说明10背光模块11光源产生器12反射板13导光板14扩散片15棱镜片16棱镜片17方向性扩散片 20 液晶显示面板110数据线120扫描线130第一共享电极132第二共享电极140像素电极150第一绝缘基板160第二绝缘基板170液晶P 像素区域TFT驱动晶体管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概念。在此,是通过改变像素结构设计,来减低水波纹现象。主要是就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而言,移动像素区域内共享电极的排列方式,以破坏像素结构在周期性上的规则性,进而产生降低水波纹现象的效果。以下举出具体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以附图作为辅助说明。说明中提及的符号参照简单符号说明。请参照图4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多条数据线110、多条扫描线120和多个第一共享电极130。数据线110与扫描线120以绝缘方式相交而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P。第一共享电极130位于相对应的像素区域P中,且其在水平扫描线120的方向延伸且电连接。其中相邻的第一共享电极130在水平数据线110的方向上有不规则性的位移。也就是,以同一列第一共享电极130而言,相邻的第一共享电极130会设置在不同垂直位置上。在此,以水平扫描线120的方向来看,第一共享电极130水平数据线110的方向上,可采随机方式设置。或者是,以水平扫描线120的方向来看(即,位于同一列上的第一共享电极),使相邻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第一共享电极130在水平数据线110的方向上的设置位置为不同,即彼此间具有垂直方向(即数据线110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位移,也就是说,其相对于同一条扫描线的最短距离不相同。此外,不同列的第一共享电极可为相同配置方式,也可为相异的配置方式。在此,优选为在水平扫描线120的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七个第一共享电极130在水平数据线110的方向上的设置位置为不同,即彼此间具有垂直方向(即数据线110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位移,也就是说,其相对于同一条扫描线的最短距离不相同。而在不同列的第一共享电极之间,第一共享电极可为相同配置方式,也可为相异的配置方式。此外,也可是以水平数据线110的方向(即,位于同一排上的第一共享电极)来进行第一共享电极130的不规则设置,即彼此间具有垂直方向(即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与该数据线以绝缘方式相交而定义出多个像素区域;和多个第一共享电极,位于相对应的该像素区域中,在水平该扫描线的方向延伸且电连接,其中相邻的该第一共享电极在水平该数据线的 方向上有不规则性的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宏林洪霄庄亭玮陈建良吴仰恩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