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高效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21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高效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两组支座,两组支座上方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等间距安装有折流板,所述壳体两侧均连接有管板,所述折流板和管板上对应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U型传热管,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箱,所述第一管箱内壁水平固定有分程隔板,所述分程隔板一侧固定于管板一侧,所述壳体远离第一管箱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传热效率,装置可拆卸,便于清洗、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高效管壳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装置
,具体为一种高压高效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一般分为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在石油、化工、轻工、动力、医药、制冷、空调等领域中,广泛地被用于各种物料的蒸发、冷凝、加热及冷却冷冻等过程,是一种量大面广的换热设备,其主要的换热元件就是各种直径和材料的传热管。传热管是换热器中的核心元件,其结构不但影响管程的传热系数,而且也会影响壳程的传热系数;而现有的纵流式换热器采用的是光滑圆管,热能利用率低、能耗高,换热效果不理想,且换热结束后,部分流体会残留水垢于管箱内壁,不易清洗、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高效管壳式换热器,提高了传热效率,装置可拆卸,便于清洗、维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高效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两组支座,两组支座上方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等间距安装有折流板,所述壳体两侧均连接有管板,所述管板直径大于壳体直径,所述折流板和管板上对应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U型传热管,所述壳体内的U型传热管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箱,所述第一管箱内壁水平固定有分程隔板,所述分程隔板一侧固定于管板一侧,所述壳体远离第一管箱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箱,所述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和壳体上均设有法兰,所述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和管板上均开设有与法兰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均螺接有第一螺栓,所述壳体靠近第二管箱一侧下方连通有第一接管,所述壳体靠近第一管箱一侧上方连通有第二接管,所述第一管箱上方连通有第三接管,所述第一管箱下方连通有第四接管。优选的,两组所述支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为ACF人工软骨泡沫垫。优选的,两组所述支座上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接有第二螺栓。优选的,所述折流板上下间隔等间距安装于壳体内壁,所述折流板为半圆形。优选的,所述通孔直径比U型传热管管径大0.5-1mm。优选的,所述分程隔板与第一管箱、管板连接处周围均设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传热管设置为U型,增加了传热时间,在U型传热管外表面设置外螺纹,增大了传热面积,从而提高了传热效率。2、通过法兰将第一管箱、管板和第二管箱连接在一起,装置可拆卸,便于清洗、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座、2壳体、3折流板、4管板、5通孔、6U型传热管、7第一管箱、8分程隔板、9第二管箱、10法兰、11第一螺纹孔、12第一螺栓、13第一接管、14第二接管、15第三接管、16第四接管、17减震垫、18第二螺纹孔、19第二螺栓、20密封圈、21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高效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两组支座1,两组支座1上方焊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内壁等间距安装有折流板3,所述壳体2两侧均连接有管板4,所述管板4直径大于壳体2直径,所述折流板3和管板4上对应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固定安装有U型传热管6,所述壳体2内的U型传热管6表面设有外螺纹10,所述壳体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箱7,所述第一管箱7内壁水平固定有分程隔板8,所述分程隔板8一侧固定于管板4一侧,所述壳体2远离第一管箱7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箱9,所述第一管箱7、第二管箱9和壳体2上均设有法兰10,所述第一管箱7、第二管箱9和管板4上均开设有与法兰10对应的第一螺纹孔11,所述第一螺纹孔11内均螺接有第一螺栓12,所述壳体2靠近第二管箱9一侧下方连通有第一接管13,所述壳体2靠近第一管箱9一侧上方连通有第二接管14,所述第一管箱7上方连通有第三接管15,所述第一管箱7下方连通有第四接管16,分程隔板8尽可能靠近第一接管13和第二接管14。具体的,两组所述支座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垫17,所述减震垫17材质为ACF人工软骨泡沫垫,设置减震垫17,减小流体湍流过程中的震动,提高两组支座1抗压性,ACF人工软骨泡沫能吸收90%以上冲击力,吸能效果极佳。具体的,两组所述支座1上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8,所述第二螺纹孔18内螺接有第二螺栓19,设置第二螺纹孔18,便于两组支座1安装、固定。具体的,所述折流板3上下间隔等间距安装于壳体2内壁,所述折流板3为半圆形,设置折流板3上下间隔等间距安装于壳体2内壁,增强流体湍流程度。具体的,所述通孔5直径比U型传热管6管径大0.5-1mm,设置通孔5直径比U型传热管6管径大0.5-1mm,使U型传热管6紧密固定。具体的,所述分程隔板8与第一管箱7、管板4连接处周围均设有密封圈20,设置密封圈20,防止冷却液体从壳体2内流入第一管箱7内污染待冷却液体。结构原理:从第一接管13泵入冷却液体,通过折流板3行程流体湍动,至从第二接管14流出,再从第三接管15通入待冷却液体至第一管箱7,冷却液体流经U型传热管6,将热量传递至冷却液体,回到第一管箱7,从第四接管16流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高效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两组支座(1),其特征在于:两组支座(1)上方焊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内壁等间距安装有折流板(3),所述壳体(2)两侧均连接有管板(4),所述管板(4)直径大于壳体(2)直径,所述折流板(3)和管板(4)上对应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固定安装有U型传热管(6),所述壳体(2)内的U型传热管(6)表面设有外螺纹(21),所述壳体(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箱(7),所述第一管箱(7)内壁水平固定有分程隔板(8),所述分程隔板(8)一侧固定于管板(4)一侧,所述壳体(2)远离第一管箱(7)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箱(9),所述第一管箱(7)、第二管箱(9)和壳体(2)上均设有法兰(10),所述第一管箱(7)、第二管箱(9)和管板(4)上均开设有与法兰(10)对应的第一螺纹孔(11),所述第一螺纹孔(11)内均螺接有第一螺栓(12),所述壳体(2)靠近第二管箱(9)一侧下方连通有第一接管(13),所述壳体(2)靠近第一管箱(7)一侧上方连通有第二接管(14),所述第一管箱(7)上方连通有第三接管(15),所述第一管箱(7)下方连通有第四接管(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高效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两组支座(1),其特征在于:两组支座(1)上方焊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内壁等间距安装有折流板(3),所述壳体(2)两侧均连接有管板(4),所述管板(4)直径大于壳体(2)直径,所述折流板(3)和管板(4)上对应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固定安装有U型传热管(6),所述壳体(2)内的U型传热管(6)表面设有外螺纹(21),所述壳体(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箱(7),所述第一管箱(7)内壁水平固定有分程隔板(8),所述分程隔板(8)一侧固定于管板(4)一侧,所述壳体(2)远离第一管箱(7)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箱(9),所述第一管箱(7)、第二管箱(9)和壳体(2)上均设有法兰(10),所述第一管箱(7)、第二管箱(9)和管板(4)上均开设有与法兰(10)对应的第一螺纹孔(11),所述第一螺纹孔(11)内均螺接有第一螺栓(12),所述壳体(2)靠近第二管箱(9)一侧下方连通有第一接管(13),所述壳体(2)靠近第一管箱(7)一侧上方连通有第二接管(1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高明黄永福刘艳刘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中达换热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