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蓄热电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16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蓄热电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型蓄热电锅炉,包括电锅炉外箱体,所述电锅炉外箱体内部设有蓄热组件,所述电锅炉外箱体上设有与蓄热组件连通的换热组件,所述电锅炉外箱体内部通过竖直设置的隔离板分隔成电控元件存储腔、蓄热腔,所述蓄热组件设置在蓄热腔内,四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与一个第二分隔板形成“日”字型结构的装配体,所述气体输出口、气体输入口口径朝下,所述气体输出口、气体输入口分别置于第二分隔板两侧。本装置不会因为风机运转产生的内外压差,而使得热空气透过纤维状的保温棉造成热量流失和外壳温度过高,整个装置具有高强度的耐热性、隔热性及硬度,降低热量流失,提高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蓄热电锅炉
本技术涉及蓄热电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蓄热电锅炉。
技术介绍
蓄热电锅炉是用于产热并与其他物质进行换热的设备,传统电锅炉的电控箱是设置在电锅炉外侧,不能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同时由于电锅炉内部设计不合理,蓄热效果不理想,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热效果不理想,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型蓄热电锅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蓄热电锅炉,包括电锅炉外箱体,所述电锅炉外箱体内部设有蓄热组件,所述电锅炉外箱体上设有与蓄热组件连通的换热组件,所述电锅炉外箱体内部通过竖直设置的隔离板分隔成电控元件存储腔、蓄热腔,所述蓄热组件设置在蓄热腔内,所述蓄热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四周及顶部通过多块保温棉封堵形成保温腔室,所述支撑件上设有若干组电热管安装部,若干组电热管安装部呈矩阵排列,每组所述电热管安装部上均安装有一个电热管,每个所述电热管外部均通过两个蓄热砖包裹,多组蓄热砖周向通过四个第一分隔板密封,四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内部设有一个竖直摆放的第二分隔板,四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与一个第二分隔板形成“日”字型结构的装配体,所述第二分隔板顶部开设有气体流通缝隙,多组所述电热管分别设置在第二分隔板两侧,所述支撑件上设有气体输出口、气体输入口,所述气体输出口、气体输入口口径朝下,所述气体输出口、气体输入口分别置于第二分隔板两侧。所述电热管包括主加热部、回转部、尾部、头部,所述尾部、头部均设有一个与电热管安装部相匹配的接电部,所述主加热部为M形弯曲结构,所述主加热部一端与头部相接、一端连接有回转部,所述回转部水平设置并指向头部,所述回转部末端与尾部相接,所述主加热部、回转部、尾部、头部一体成型。所述支撑件上安装有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的感温探头置于密封腔室内。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用于支撑蓄热砖的耐火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由珍珠岩材料制成。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小型蓄热电锅炉,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设置了装配体保温密封结构,不会因为风机运转产生的内外压差,而使得热空气透过纤维状的保温棉造成热量流失和外壳温度过高,且保温棉的设置,实现对箱体内部高温气体的保温工作,且实现箱体外表面处于常温状态,整个装置具有高强度的耐热性、隔热性及硬度,降低热量流失,提高换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蓄热砖分布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蓄热砖分布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蓄热砖分布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的支撑件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电热管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感温元件结构示意图。图中:电锅炉外箱体1、电控元件存储腔2、换热组件3、隔离板4、第一分隔板5、蓄热腔6、蓄热砖7、第二分隔板8、支撑件9、电热管10、气体输出口11、气体输入口12、主加热部13、回转部14、接电部15、尾部16、头部17、感温元件18、耐火板19、保温棉20、装配体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8,一种小型蓄热电锅炉,包括电锅炉外箱体1,电锅炉外箱体1内部设有蓄热组件,电锅炉外箱体1上设有与蓄热组件连通的换热组件3,电锅炉外箱体1内部通过竖直设置的隔离板4分隔成电控元件存储腔2、蓄热腔6,蓄热组件设置在蓄热腔6内,蓄热组件包括支撑件9,支撑件9四周及顶部通过多块保温棉20封堵形成保温腔室,支撑件9上设有若干组电热管安装部,若干组电热管安装部呈矩阵排列,每组电热管安装部上均安装有一个电热管10,每个电热管10外部均通过两个蓄热砖7包裹,多组蓄热砖7周向通过四个第一分隔板5密封,四个第一分隔板5内部设有一个竖直摆放的第二分隔板8,四个第一分隔板5与一个第二分隔板8形成“日”字型结构的装配体21,第二分隔板8顶部开设有气体流通缝隙,多组电热管10分别设置在第二分隔板8两侧,支撑件9上设有气体输出口11、气体输入口12,气体输出口11、气体输入口12口径朝下,气体输出口11、气体输入口12分别置于第二分隔板8两侧。支撑件9上安装有感温元件18,感温元件18的感温探头置于密封腔室内,支撑件9上设有用于支撑蓄热砖7的耐火板19,第一分隔板5、第二分隔板8由珍珠岩材料制成。相对于传统的小型蓄热电锅炉,本装置在电锅炉内部设置一个单独用于存放电控装置的空间,用于将该蓄热式电锅炉的控制装置存放于其内部,形成保护,避免控制装置外露,同时多个分隔板采用“日”字型结构的设计,将蓄热腔室设置在第二分隔板8两侧,且在两侧分别设置气体输出口11、气体输入口12,工作的时候通过风机将加热后的气体从气体输出口11抽送入换热组件3内进行换热,装配体21四周及顶部设置保温棉20,该装配体21的设计不会因为风机运转产生的内外压差,而使得热空气透过纤维状的保温棉造成热量流失和外壳温度过高,且保温棉的设置,实现对箱体内部高温气体的保温工作,且实现箱体外表面处于常温状态,整个装置具有高强度的耐热性、隔热性及硬度,降低热量流失,提高换热效果。参考图7,电热管10包括主加热部13、回转部14、尾部16、头部17,尾部16、头部17均设有一个与电热管安装部相匹配的接电部15,主加热部13为M形弯曲结构,主加热部13一端与头部17相接、一端连接有回转部14,回转部14水平设置并指向头部17,回转部14末端与尾部16相接,主加热部13、回转部14、尾部16、头部17一体成型。将电热管10设计为异形结构,使尾部16、头部17尽量靠近,在相对应的安装上进行安装,支撑件9上一组安装孔相对应靠近式设置,使得底板上有空间设置气体输出口及气体输出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得到的技术方案、构思、设计,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蓄热电锅炉,包括电锅炉外箱体(1),所述电锅炉外箱体(1)内部设有蓄热组件,所述电锅炉外箱体(1)上设有与蓄热组件连通的换热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锅炉外箱体(1)内部通过竖直设置的隔离板(4)分隔成电控元件存储腔(2)、蓄热腔(6),所述蓄热组件设置在蓄热腔(6)内,所述蓄热组件包括支撑件(9),所述支撑件(9)四周及顶部通过多块保温棉(20)封堵形成保温腔室,所述支撑件(9)上设有若干组电热管安装部,若干组电热管安装部呈矩阵排列,每组所述电热管安装部上均安装有一个电热管(10),每个所述电热管(10)外部均通过两个蓄热砖(7)包裹,多组蓄热砖(7)周向通过四个第一分隔板(5)密封,四个所述第一分隔板(5)内部设有一个竖直摆放的第二分隔板(8),四个所述第一分隔板(5)与一个第二分隔板(8)形成“日”字型结构的装配体(21),所述第二分隔板(8)顶部开设有气体流通缝隙,多组所述电热管(10)分别设置在第二分隔板(8)两侧,所述支撑件(9)上设有气体输出口(11)、气体输入口(12),所述气体输出口(11)、气体输入口(12)口径朝下,所述气体输出口(11)、气体输入口(12)分别置于第二分隔板(8)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蓄热电锅炉,包括电锅炉外箱体(1),所述电锅炉外箱体(1)内部设有蓄热组件,所述电锅炉外箱体(1)上设有与蓄热组件连通的换热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锅炉外箱体(1)内部通过竖直设置的隔离板(4)分隔成电控元件存储腔(2)、蓄热腔(6),所述蓄热组件设置在蓄热腔(6)内,所述蓄热组件包括支撑件(9),所述支撑件(9)四周及顶部通过多块保温棉(20)封堵形成保温腔室,所述支撑件(9)上设有若干组电热管安装部,若干组电热管安装部呈矩阵排列,每组所述电热管安装部上均安装有一个电热管(10),每个所述电热管(10)外部均通过两个蓄热砖(7)包裹,多组蓄热砖(7)周向通过四个第一分隔板(5)密封,四个所述第一分隔板(5)内部设有一个竖直摆放的第二分隔板(8),四个所述第一分隔板(5)与一个第二分隔板(8)形成“日”字型结构的装配体(21),所述第二分隔板(8)顶部开设有气体流通缝隙,多组所述电热管(10)分别设置在第二分隔板(8)两侧,所述支撑件(9)上设有气体输出口(11)、气体输入口(12),所述气体输出口(11)、气体输入口(12)口径朝下,所述气体输出口(11)、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山吴桃王亚民叶庆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苏立新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