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磁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16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磁加热器,涉及一种电磁加热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水箱和加热结构,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与水箱连通的进水管,装置本体的右端设置有水箱连通的出水管,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第二加热结构、第三加热结构和第四加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水箱内设置有四组加热结构,并且呈两两对应的结构,使得水流在水箱内流动的过程中能够湍流,从而加速水流的热交换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磁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加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磁加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磁加热水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例如螺旋电磁加热管,多组电磁加热板等技术都可以起到加热供暖的作用,但如何能够使得加热效率更高,并且利用合适的结构来实现电磁加热时快速的热能交换,是我们现在要努力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磁加热器,使其通过在水箱内设置有四组加热结构,并且呈两两对应的结构,使得水流在水箱内流动的过程中能够湍流,从而加速水流的热交换速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磁加热器,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水箱和加热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右端设置有所述水箱连通的出水管,其中,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第二加热结构、第三加热结构和第四加热结构,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和所述第三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上端,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所述第四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下端,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和所述第三加热结构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所述第四加热结构上下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离筒、第一电磁感应线圈和第一金属加热管,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绝缘隔离筒通过第一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绝缘隔离筒外端缠绕有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第一绝缘隔离筒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金属加热管。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包括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内设置有第二绝缘隔离筒、第二电磁感应线圈和第二金属加热管,所述第二筒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绝缘隔离筒通过第二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二绝缘隔离筒外端缠绕有所述第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第二绝缘隔离筒内设置有所述第二金属加热管。优选的,所述第三加热结构包括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内设置有第三绝缘隔离筒、第三电磁感应线圈和第三金属加热管,所述第三筒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三绝缘隔离筒通过第三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三绝缘隔离筒外端缠绕有所述第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第三绝缘隔离筒内设置有所述第三金属加热管。优选的,所述第四加热结构包括第四筒体,所述第四筒体内设置有第四绝缘隔离筒、第四电磁感应线圈和第四金属加热管,所述第四筒体的底端与所述第四绝缘隔离筒通过第四固定杆连接,所述第四绝缘隔离筒外端缠绕有所述第四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第四绝缘隔离筒内设置有所述第四金属加热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在水箱内设置有四组加热结构,并且呈两两对应的结构,使得水流在水箱内流动的过程中能够湍流,从而加速水流的热交换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加热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水箱2和加热结构,装置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与水箱2连通的进水管3,装置本体1的右端设置有水箱2连通的出水管4,加热结构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加热结构、第二加热结构、第三加热结构和第四加热结构,第一加热结构包括第一筒体5,第一筒体5内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离筒6、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7和第一金属加热管18,第一筒体5的底端与第一绝缘隔离筒6通过第一固定杆19连接,第一绝缘隔离筒6外端缠绕有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7,第一绝缘隔离筒6内设置有第一金属加热管;第二加热结构包括第二筒体7,第二筒体7内设置有第二绝缘隔离筒8、第二电磁感应线圈和第二金属加热管,第二筒体7的底端与第二绝缘隔离筒8通过第二固定杆连接,第二绝缘隔离筒8外端缠绕有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第二绝缘隔离筒8内设置有第二金属加热管;第三加热结构包括第三筒体9,第三筒体9内设置有第三绝缘隔离筒10、第三电磁感应线圈和第三金属加热管,第三筒体9的底端与第三绝缘隔离筒10通过第三固定杆连接,第三绝缘隔离筒10外端缠绕有第三电磁感应线圈,第三绝缘隔离筒10内设置有第三金属加热管;第四加热结构包括第四筒体11,第四筒体11内设置有第四绝缘隔离筒12、第四电磁感应线圈和第四金属加热管,第四筒体11的底端与第四绝缘隔离筒12通过第四固定杆连接,第四绝缘隔离筒12外端缠绕有第四电磁感应线圈,第四绝缘隔离筒12内设置有第四金属加热管;第一加热结构和第三加热结构设置在水箱2的上端,第二加热结构和第四加热结构设置在水箱2的下端,第一加热结构和第三加热结构上下对应设置,第二加热结构和第四加热结构上下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5、第二筒体7、第三筒体9和第四筒体11内均填充有导热介质20,并且第一筒体5、第二筒体7、第三筒体9和第四筒体11均由导热材料制成,从而能够将电磁线圈通过金属加热管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导热介质20和筒体进而与水箱2内的水流进行传导,使得水流能够得到充分的加热。本实施例中,水箱2上设置有电控板,电控板包括第一电控板13、第二电控板14、第三电控板15和第四电控板16,第一电控板13与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7电性连接,第二电控板14与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第三电控板15与第三电磁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第四电控板16与第四电磁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第一电控板13、第二电控板14、第三电控板15和第四电控板16分别向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7、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第三电磁感应线圈和第四电磁感应线圈提供电流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对外部导热介质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水箱2内设置有四组加热结构,并且呈两两对应的结构,使得水流在水箱2内流动的过程中能够湍流,从而加速水流的热交换速度。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磁加热器,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水箱和加热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右端设置有所述水箱连通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第二加热结构、第三加热结构和第四加热结构,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和所述第三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上端,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所述第四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下端,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和所述第三加热结构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所述第四加热结构上下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磁加热器,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水箱和加热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右端设置有所述水箱连通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第二加热结构、第三加热结构和第四加热结构,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和所述第三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上端,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所述第四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下端,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和所述第三加热结构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所述第四加热结构上下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设置有第一绝缘隔离筒、第一电磁感应线圈和第一金属加热管,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绝缘隔离筒通过第一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绝缘隔离筒外端缠绕有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第一绝缘隔离筒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金属加热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磁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绍映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天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