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管修复的内衬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05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管修复的内衬管,包括内衬管、螺孔、第一螺纹柱、第一对接盘、第一固定孔、第二螺纹柱、第二对接盘、第二固定孔、垫片、连接螺栓、螺帽、修复管道和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分别通过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与螺孔旋拧对接,进而与内衬管呈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对接盘与内衬管的旋拧锁定,进而能够通过对接盘使左右内衬管快速对接,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的直径相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设置有四个,并左右呈一一对应设置,保证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能够通过连接螺栓快速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管修复的内衬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衬管,具体为一种用于油管修复的内衬管,属于内衬管

技术介绍
石油管道的腐蚀和结垢,一直是困扰石油工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它给石油工业带来触目惊心的经济损失,以中原石油勘探局为例,九十年代后期,由于腐蚀给全油田每年造成直接损失二十四万亿元,有的输送管道四十天就穿孔,可以预计,全国油田年经济损失上百亿元,为了解决油田的防腐、防垢问题,石油科技工作者多年来进行了多种途径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近几年开发的注水井油管的镀镍和内涂层技术、注水井水处理技术以及添加阻垢剂等技术,虽然这些技术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寿命周期短、需要连续加药作业的弱点。因此,则需要一种用于油管修复的内衬管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内衬管,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内衬管采用与油管相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导致其使用寿命不长,其二、现有的内衬管没有设置对接盘,导致管道无法快速对接固定,进行实现延长管道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油管修复的内衬管。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油管修复的内衬管,包括内衬管、螺孔、第一螺纹柱、第一对接盘、第一固定孔、第二螺纹柱、第二对接盘、第二固定孔、垫片、连接螺栓、螺帽、修复管道和混凝土;所述内衬管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且水平设置在修复管道的内部空腔中,所述螺孔呈内凹式分别设置在内衬管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螺纹柱旋拧锁定在内衬管右端螺孔内,所述第一对接盘焊接固定在第一螺纹柱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孔贯穿设置在第一对接盘上,所述第二螺纹柱旋拧锁定在内衬管左端螺孔内,所述第二对接盘焊接固定在第二螺纹柱的左端,所述第二固定孔贯穿设置在第二对接盘上,所述垫片分别嵌套在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的底端并分别与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胶结固定,所述连接螺栓水平贯穿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所述螺帽旋拧锁定在连接螺栓上,所述混凝土填充在修复管道与内衬管之间的空隙处。优选的,为了便于对接盘与内衬管的旋拧锁定,进而能够通过对接盘使左右内衬管快速对接,所述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分别通过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与螺孔旋拧对接,进而与内衬管呈可拆卸式连接。优选的,为了保证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能够通过连接螺栓快速对接,所述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的直径相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设置有四个,并左右呈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为了能够实现对内衬管的延长,所述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通过连接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并通过螺帽旋拧锁定,进而呈可拼接式连接。优选的,为了保证该内衬管的使用寿命,所述内衬管为陶瓷内衬钢管,采用自蔓燃高温离合合成法制造,该管从内到外分别由刚玉陶瓷、过渡层、钢三层组成,陶瓷层是在2200℃以上高温形成致密刚玉瓷,通过过渡层同钢管形成牢固的结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内衬管设计合理,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分别通过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与螺孔旋拧对接,进而与内衬管呈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对接盘与内衬管的旋拧锁定,进而能够通过对接盘使左右内衬管快速对接,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的直径相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设置有四个,并左右呈一一对应设置,保证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能够通过连接螺栓快速对接,第一对接盘、第二对接盘通过连接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并通过螺帽旋拧锁定,进而呈可拼接式连接,能够实现对内衬管的延长,内衬管为陶瓷内衬钢管,采用自蔓燃高温离合合成法制造,该管从内到外分别由刚玉陶瓷、过渡层、钢三层组成,陶瓷层是在2200℃以上高温形成致密刚玉瓷,通过过渡层同钢管形成牢固的结合,保证该内衬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图中:1、内衬管,2、螺孔,3、第一螺纹柱,4、第一对接盘,5、第一固定孔,6、第二螺纹柱,7、第二螺纹柱,8、第二固定孔,9、垫片,10、连接螺栓,11、螺帽,12、修复管道和13、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油管修复的内衬管,包括内衬管1、螺孔2、第一螺纹柱3、第一对接盘4、第一固定孔5、第二螺纹柱6、第二对接盘7、第二固定孔8、垫片9、连接螺栓10、螺帽11、修复管道12和混凝土13;所述内衬管1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且水平设置在修复管道12的内部空腔中,所述螺孔2呈内凹式分别设置在内衬管1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螺纹柱3旋拧锁定在内衬管1右端螺孔2内,所述第一对接盘4焊接固定在第一螺纹柱3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孔5贯穿设置在第一对接盘4上,所述第二螺纹柱6旋拧锁定在内衬管1左端螺孔2内,所述第二对接盘7焊接固定在第二螺纹柱6的左端,所述第二固定孔8贯穿设置在第二对接盘7上,所述垫片9分别嵌套在第一螺纹柱3和第二螺纹柱6的底端并分别与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胶结固定,所述连接螺栓10水平贯穿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所述螺帽11旋拧锁定在连接螺栓10上,所述混凝土13填充在修复管道12与内衬管1之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分别通过第一螺纹柱3和第二螺纹柱6与螺孔2旋拧对接,进而与内衬管1呈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对接盘与内衬管1的旋拧锁定,进而能够通过对接盘使左右内衬管1快速对接,所述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的直径相等,第一固定孔5和第二固定孔8均设置有四个,并左右呈一一对应设置,保证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能够通过连接螺栓10快速对接,所述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通过连接螺栓10贯穿第一固定孔5和第二固定孔8,并通过螺帽11旋拧锁定,进而呈可拼接式连接,能够实现对内衬管1的延长,所述内衬管1为陶瓷内衬钢管,采用自蔓燃高温离合合成法制造,该管从内到外分别由刚玉陶瓷、过渡层、钢三层组成,陶瓷层是在2200℃以上高温形成致密刚玉瓷,通过过渡层同钢管形成牢固的结合,保证该内衬管1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内衬管时,先将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分别通过第一螺纹柱3和第二螺纹柱6与螺孔2旋拧对接,然后根据需要将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通过连接螺栓10贯穿第一固定孔5和第二固定孔8,并通过螺帽11旋拧锁定,实现对内衬管1的延长,再将该内衬管1置于修复管道12的内部空腔中,并通过混凝土13将内衬管1与修复管道12之间的空隙处填充密封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管修复的内衬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管(1)、螺孔(2)、第一螺纹柱(3)、第一对接盘(4)、第一固定孔(5)、第二螺纹柱(6)、第二对接盘(7)、第二固定孔(8)、垫片(9)、连接螺栓(10)、螺帽(11)、修复管道(12)和混凝土(13);所述内衬管(1)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且水平设置在修复管道(12)的内部空腔中,所述螺孔(2)呈内凹式分别设置在内衬管(1)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螺纹柱(3)旋拧锁定在内衬管(1)右端螺孔(2)内,所述第一对接盘(4)焊接固定在第一螺纹柱(3)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孔(5)贯穿设置在第一对接盘(4)上,所述第二螺纹柱(6)旋拧锁定在内衬管(1)左端螺孔(2)内,所述第二对接盘(7)焊接固定在第二螺纹柱(6)的左端,所述第二固定孔(8)贯穿设置在第二对接盘(7)上,所述垫片(9)分别嵌套在第一螺纹柱(3)和第二螺纹柱(6)的底端并分别与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胶结固定,所述连接螺栓(10)水平贯穿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所述螺帽(11)旋拧锁定在连接螺栓(10)上,所述混凝土(13)填充在修复管道(12)与内衬管(1)之间的空隙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管修复的内衬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管(1)、螺孔(2)、第一螺纹柱(3)、第一对接盘(4)、第一固定孔(5)、第二螺纹柱(6)、第二对接盘(7)、第二固定孔(8)、垫片(9)、连接螺栓(10)、螺帽(11)、修复管道(12)和混凝土(13);所述内衬管(1)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且水平设置在修复管道(12)的内部空腔中,所述螺孔(2)呈内凹式分别设置在内衬管(1)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螺纹柱(3)旋拧锁定在内衬管(1)右端螺孔(2)内,所述第一对接盘(4)焊接固定在第一螺纹柱(3)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孔(5)贯穿设置在第一对接盘(4)上,所述第二螺纹柱(6)旋拧锁定在内衬管(1)左端螺孔(2)内,所述第二对接盘(7)焊接固定在第二螺纹柱(6)的左端,所述第二固定孔(8)贯穿设置在第二对接盘(7)上,所述垫片(9)分别嵌套在第一螺纹柱(3)和第二螺纹柱(6)的底端并分别与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胶结固定,所述连接螺栓(10)水平贯穿第一对接盘(4)、第二对接盘(7),所述螺帽(11)旋拧锁定在连接螺栓(10)上,所述混凝土(13)填充在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杨泰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匹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