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下端与下底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第一弹簧内部设有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第一套柱与第二套柱相互对应,第一套柱与第二套柱之间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多重减震,整体减震效果更好,同时,其中一个减震组件出现损坏现象,整个减震器仍然能够起到减震作用,不需要立即进行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属于减震弹簧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震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震器。与引震曲轴相接的装置,用来抗衡曲轴的扭转震动(即曲轴受汽缸点火的冲击力而扭动的现象),减震弹簧器。在仿真缩小比例赛车上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减震弹簧器,以此使赛车能够平稳的行驶。现有的弹簧减震器通常都是通过一个弹簧来进行减震,当震动幅度较大时,往往通过一个弹簧不能很好的进行减震,当弹簧出现故障时,整个减震器就很难再起到减震作用,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通过设置各种减震方式来增强减震效果,适应性更强,减震效果更好,同时,其中一个减震弹簧受到损坏,整个减震器还能够继续起到减震作用,不需要立即停止而进行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下端与下底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弹簧内部设有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所述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套柱与第二套柱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套柱与第二套柱之间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内部,所述第一套柱下端与第二套柱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连接柱外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二套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与第二套柱内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块下端和第二套柱内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与第二套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柱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一套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第一套柱内壁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面积大于第一套柱开口面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套柱开口内壁和第二套柱开口内壁滑动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第一弹簧进行初次减震,在第一套柱与第二套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能够进行二次减震,再通过第一套柱内的活塞和第二套柱内的第三弹簧与伸缩杆进行三次减震,多重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同时,其中一个减震组件出现损坏情况时,整个减震器能够继续起到减震作用,不需要立即进行维修和更换,更加的方便实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套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套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底座;2、第一套柱;3、连接柱;4、第二弹簧;5、第一弹簧;6、第二套柱;7、套筒;8、下底座;9、第三弹簧;10、伸缩杆;11、滑槽;12、支撑块;13、安装块;14、活塞;15、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包括上底座1和下底座8,上底座1下端与下底座8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7,两个套筒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7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第一弹簧5内部设有第一套柱2和第二套柱6,第一套柱2和第二套柱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7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第一套柱2与第二套柱6相互对应,第一套柱2与第二套柱6之间设有连接柱3,连接柱3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套柱2和第二套柱6内部,第一套柱2下端与第二套柱6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第二弹簧4套设在连接柱3外侧,通过多重减震,整体减震效果更好,同时,其中一个减震组件出现损坏现象,整个减震器仍然能够起到减震作用,不需要立即进行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实用。连接柱3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套柱2开口内壁和第二套柱6开口内壁滑动连接,使连接柱3稳定的进行升降,连接柱3位于第一套柱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3,安装块13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4,活塞14与第一套柱2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活塞14对第一套柱2内部的空气进行挤压,利用压强进行减震,安装块13面积大于第一套柱2开口面积,防止安装块13脱离第一套柱2,连接柱3位于第二套柱6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支撑块12下端与第二套柱6内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9,第三弹簧9内部设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块12下端和第二套柱6内底部,通过第三弹簧9对支撑块12的支撑,支撑块12对连接柱3下端的支撑,从而起到减震作用,支撑块12与第二套柱6内壁滑动连接,第二套柱6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支撑块1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两个滑块15分别与两个滑槽11滑动连接,保证支撑块12能够稳定的进行升降,保证减震效果。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受到震动时,上底座1和对应套筒7对第一弹簧5进行挤压,使第一弹簧5进行压缩,进行初次减震,同时,第一套柱2和第二套柱6会对第二弹簧4进行挤压,使第二弹簧4进行压缩,进行二次减震,连接柱3对支撑块12进行挤压,支撑块12在第二套柱6内进行滑动,对第三弹簧9进行挤压,再配合第一套柱2内的活塞14,能够进行三次减震,通过多重减震,使整体减震效果更好,其中一个减震组件出现损坏现象,整个减震器仍然能够起到减震作用,不需要立即进行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实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包括上底座(1)和下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1)下端与下底座(8)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7),两个所述套筒(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7)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弹簧(5)内部设有第一套柱(2)和第二套柱(6),所述第一套柱(2)和第二套柱(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7)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套柱(2)与第二套柱(6)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套柱(2)与第二套柱(6)之间设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套柱(2)和第二套柱(6)内部,所述第一套柱(2)下端与第二套柱(6)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所述第二弹簧(4)套设在连接柱(3)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包括上底座(1)和下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1)下端与下底座(8)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7),两个所述套筒(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7)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弹簧(5)内部设有第一套柱(2)和第二套柱(6),所述第一套柱(2)和第二套柱(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7)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套柱(2)与第二套柱(6)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套柱(2)与第二套柱(6)之间设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套柱(2)和第二套柱(6)内部,所述第一套柱(2)下端与第二套柱(6)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所述第二弹簧(4)套设在连接柱(3)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位于第二套柱(6)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下端与第二套柱(6)内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9),所述第三弹簧(9)内部设有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四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泰山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