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72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属于拱桥施工技术领域,拱桁节段包括拱桁片节段,拱桁片节段设有两组,拱桁片节段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通过腹杆固定连接,上弦杆和下弦杆的端部均设有临时安装装置;中间连接系、上、下平面连接系固定连接在两组拱桁片节段之间。架设时,缆索吊机提升吊具至设定高程;将待架的拱桁片节段通过临时安装装置安装在已架的拱桁片节段上;在待架的拱桁片节段上挂设扣索并分级张拉,缆索吊机横移至桥中吊装中间连接系并将其连接在上下游拱桁片节段架之间,最后用缆索吊机拼装上、下平面连接系,形成拱桁节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无支架拼装架设拱桥,提高了拱桥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
本技术涉及钢拱桥施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近年交通工程的飞速发展,跨越山区峡谷地形的大跨度桥梁必然大量涌现,而钢拱桥作为一种常用的桥型,不但具有较大的跨越能力,而且整体刚度大、整体稳定性好、温度变形小、造型优美等特点,能很好的与峡谷地形相结合,成为了线路跨越峡谷地形的主要桥型。拱桥所采用的钢拱架通常均为由多个拱桁节段拼装而成,现有的大跨度钢桁架式拱桥拼装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一是搭设临时支撑拼装,但在山区河谷地区搭设临时支撑存在支架搭设难度大、费用高、杆件运输困难、散拼工期长等问题;二是转体法,该方法需要在河谷两岸搭设拼装支架,施工成本高、工期时间长,且对场地条件要求高;三是用拱上吊机拼装,需设置斜拉扣挂体系,并在拱上布置拼装吊机,但其吊装能力有限,只能散件拼装,桁架拱杆件数量多,施工工期太长;四是用缆索吊机整节段拼装,该方法需设置斜拉扣挂体系以及缆索吊机,但整节段吊装重量太大,缆索吊机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大跨度钢桁架式拱桥施工难度大,费用高和施工周期长的不足,施工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包括:拱桁片节段,所述拱桁片节段设有两组,两组拱桁片节段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拱桁片节段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均为弧形结构,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通过腹杆固定连接,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的端部均设有临时安装装置,临时安装装置用于连接相邻的拱桁节段;中间连接系,所述中间连接系固定连接在两组拱桁片节段之间,中间连接系包括上横撑、下横撑和撑杆,所述上横撑、下横撑连接在两组拱桁片节段之间,所述撑杆连接在上横撑和下横撑之间,撑杆与上横撑、下横撑之间组成三角形结构。优选方案:所述临时安装装置包括临时匹配件和导向板,所述临时匹配件固定连接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两端,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在上弦杆和下弦杆的前端,相邻拱桁节段的临时匹配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方案:还包括上平面连接系和下平面连接系,上平面连接系和下平面连接系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上平面连接系位于下平面连接系的上方,所述上平面连接系和下平面连接系分别与拱桁片节段和中间连接系固定连接。优选方案:所述上平面连接系包括左上平联杆件和右上平联杆件,所述左上平联杆件的一端与上横撑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左上平联杆件的另一端与左侧的上弦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右上平联杆件一端与上横撑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右上平联杆件的另一端与右侧的上弦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平面连接系包括左下平联杆件和右下平联杆件,所述左下平联杆件的一端与下横撑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左下平联杆件的另一端与左侧的下弦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右下平联杆件一端与下横撑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右下平联杆件的另一端与右侧的下弦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方案:所述上弦杆包括弦杆顶板、弦杆底板和弦杆竖板,所述弦杆顶板、弦杆底板和弦杆竖板首尾连接围成矩形结构,所述弦杆顶板、弦杆底板和弦杆竖板的内壁上均焊接有加强肋,所述下弦杆的结构与上弦杆的结构相同。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的无支架拼装架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缆索吊机将待架的拱桁片节段起吊至设定高程,并调整待架的拱桁片节段的姿态至安装状态;将待架的拱桁片节段通过临时安装装置安装在已架的拱桁片节段上;在待架的拱桁片节段上挂设扣索并分级张拉,与扣索对应的锚索提前挂设在扣塔上,张拉扣索和锚索保持扣塔受力平衡;在上下游待架的拱桁片节段架设完成后,缆索吊机横移至桥中,进行中间连接系的吊装,将中间连接系连接在上下游待架的拱桁片节段之间;在中间连接系拼装完成后,缆索吊机依次进行上平面连接系和下平面连接系的吊装,将上平面连接系和下平面连接系连接在上下游待架的拱桁片节段之间,拼装成拱桁节段;重复上述步骤,继续后续待架的拱桁节段的架设直到拱桁节段合龙。优选方案:所述拱桁节段拼接完成四段后,通过扣索和锚索调整拱桁节段的线形,浇筑拱铰混凝土进行拱铰封固作业,将拱桁节段与拱座之间的连接由铰接变为刚性连接。优选方案:所述待架的拱桁片节段起吊至安装位置后,利用倒链拖拽待架的拱桁片节段,将待架的拱桁片节段与已架的拱桁片节段对接,使待架的拱桁片节段的临时安装装置与已架的拱桁片节段的临时安装装置贴合,打入冲钉对位,利用螺栓固定临时安装装置。优选方案:所述利用缆索吊机将待架的拱桁片节段起吊至设定高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运输船运输待架的拱桁片节段,将待架的拱桁片节段运至施工水域;缆索吊机下放吊具至待架的拱桁片节段处,将待架的拱桁片节段吊挂在吊具上。优选方案:所述吊具包括前吊钩和后吊钩,缆索吊机首先提升前吊钩,使待架的拱桁片节段的前端提起,使前吊钩和后吊钩与待架的拱桁片节段吊点之间的连线在待架的拱桁片节段的中心之上,然后缆索吊机提升后吊钩,使待架的拱桁片节段的后端提起,最后缆索吊机再整体提升待架的拱桁片节段至设定高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的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该拱桁节段设有拱桁片节段、中间连接系、上平面连接系和下平面连接系共同组成拱桁节段。其中拱桁片节段由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组成,在上弦杆和下弦杆的端部均设有临时安装装置,临时安装装置用于连接相邻的拱桁节段。待架的拱桁片节段吊至安装位置后,通过临时安装装置对接锁定,完成待架的拱桁片节段临时连接,挂设并张拉扣锚索,将缆索吊机松钩后,再安装中间连接系及上下平面连接系杆件。该技术结构提高了拱桁节段的拼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缆索吊机吊挂待架的拱桁片节段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缆索吊机提升待架的拱桁片节段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待架的拱桁片节段通过临时安装装置与已架的拱桁片节段拼接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临时安装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图4中沿1-1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拱桁片节段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拱桁片节段的右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拱桁片节段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拱桁片节段的仰视图。附图标记:1-拱桁片节段,2-中间连接系,3-运输船,4-前吊钩,5-后吊钩,6-扣索,7-锚索,8-扣塔,9-临时匹配件,10-导向板,11-上弦杆,12-下弦杆,13-腹杆,21-上横撑,22-下横撑,23-撑杆,31-左上平联杆件,32-右上平联杆件,41-左下平联杆件,42-右下平联杆件,111-弦杆顶板,112-弦杆底板,113-弦杆竖板,114-加强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其特征在于,包括:/n拱桁片节段(1),所述拱桁片节段(1)设有两组,两组拱桁片节段(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拱桁片节段(1)包括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所述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均为弧形结构,在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之间通过腹杆(13)固定连接,所述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的端部均设有临时安装装置,临时安装装置用于连接相邻的拱桁节段;/n中间连接系(2),所述中间连接系(2)固定连接在两组拱桁片节段(1)之间,中间连接系(2)包括上横撑(21)、下横撑(22)和撑杆(23),所述上横撑(21)、下横撑(22)连接在两组拱桁片节段(1)之间,所述撑杆(23)连接在上横撑(21)和下横撑(22)之间,撑杆(23)与上横撑(21)、下横撑(22)之间组成三角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其特征在于,包括:
拱桁片节段(1),所述拱桁片节段(1)设有两组,两组拱桁片节段(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拱桁片节段(1)包括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所述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均为弧形结构,在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之间通过腹杆(13)固定连接,所述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的端部均设有临时安装装置,临时安装装置用于连接相邻的拱桁节段;
中间连接系(2),所述中间连接系(2)固定连接在两组拱桁片节段(1)之间,中间连接系(2)包括上横撑(21)、下横撑(22)和撑杆(23),所述上横撑(21)、下横撑(22)连接在两组拱桁片节段(1)之间,所述撑杆(23)连接在上横撑(21)和下横撑(22)之间,撑杆(23)与上横撑(21)、下横撑(22)之间组成三角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安装装置包括临时匹配件(9)和导向板(10),所述临时匹配件(9)固定连接在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两端,所述导向板(10)固定连接在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的前端,相邻拱桁节段的临时匹配件(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桁架式拱桁节段,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上平面连接系和下平面连接系,上平面连接系和下平面连接系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上平面连接系位于下平面连接系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良红蒋本俊许鑫王同民周荣贵王吉连章德春陈开桥李晓琪刘旭程建华陶正林蒋思君伍杰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