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体立交,包括:第一直行道和第二直行道,所述第一直行道和第二直行道互相垂直形成交叉口,所述第一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一左转车道和第一右转车道,所述第二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左转车道和第二右转车道,所述第一直行道和所述第二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最左侧和最右侧均设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空间,无需层层高架,减少视线遮挡,不影响城市景观;结构简单,投资小,工期短;通行十分便捷,各向机动车道无交叉,机动车无需依赖交通信号灯,大大提高了交通流速,降低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体立交
本技术属于道路路口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体立交。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立体交通的现状不容乐观,各个方向的机动车道交错复杂,给司机带来困难,易导致交通堵塞甚至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如果路口信号灯分布不合理,更加让司机望而却步。另外层层叠叠的高架桥高达十几米,占用土地多,极易造成视线拥堵,影响城市景观。且目前很大一部分立交桥没有完全解决机动车各向流线交插与非机动车的流线交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隐体立交,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不影响城市美观,且机动车不依赖交通信号灯,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以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向流线无交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隐体立交,包括:第一直行道和第二直行道,所述第一直行道和第二直行道互相垂直形成交叉口,所述第一直行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坡道、地下车道和第二坡道,所述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整体呈“V”形状排布,所述第二直行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坡道、第一缓冲区、第五坡道、高架车道、第六坡道、第二缓冲区和第四坡道,所述第三坡道、第五坡道、第六坡道和第四坡道整体呈“W”形状排布;所述第一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一左转车道和第一右转车道,所述第一左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左坡道、第一右转左弯道、第八坡道、第一左转桥和第九坡道,所述第一左转车道通过所述第九坡道汇入所述高架车道,所述第一右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右坡道、第一右转右弯道和第十坡道,所述第七左坡道和第七右坡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右转左弯道和第一右转右弯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二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左转车道和第二右转车道,所述第二左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左坡道、第二右转左弯道、第十二坡道、第二左转桥和第十三坡道,所述第二左转车道通过所述第十三坡道汇入所述地下车道,所述第二右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右坡道、第二右转右弯道和第十四坡道,所述第十一左坡道和第十一右坡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右转左弯道和第二右转右弯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直行道和所述第二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最左侧和最右侧均设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所述人行道在所述非机动车道外侧,所述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在交叉口处设有汇合区;所述地下车道、所述第一缓冲区、所述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右转左弯道和所述第一右转右弯道均位于同一地下水平面;所述高架车道、所述第二右转左弯道和所述第二右转右弯道均位于同一地上水平面;所述第一左转桥、所述第二左转桥、所述非机动车道、所述人行道和所述汇合区均位于地平面。优选地,所述地下车道的中心和所述高架车道的中心位于所述交叉口的中心线上。优选地,所述地下水平面为地下5米水平面,所述地上水平面为地上3米水平面。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坡道、所述第二坡道、所述第三坡道、所述第四坡道、所述第七左坡道、所述第七右坡道、所述第八坡道、所述第十坡道、所述第十三坡道和所述第十四坡道均从地上0米处沿进入交叉口方向延伸至地下5米处,且坡度均为10%;所述第五坡道和所述第六坡道均从地下5米处沿进入交叉口方向延伸至地上3米处,且坡度均为10%;所述第九坡道、所述第十一左坡道、所述第十一右坡道和所述第十二坡道均从地上0米处沿进入交叉口方向延伸至地上3米处,且坡度均为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占地面积小,采用地下、地面和地上车道相结合方案,充分利用空间,无需层层高架,减少视线遮挡,不影响城市景观。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结构简单,投资小,工期短。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的通行十分便捷,各向机动车道无交叉,机动车无需依赖交通信号灯,大大提高了交通流速,降低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包含的所有坡度均为10%,机动车驾驶人无明显爬坡感,利于驾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第一直行道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第一直行道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第二直行道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第二直行道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第一左转车道和第一右转车道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第二左转车道和第二右转车道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体立交的俯视图。其中,1、第一直行道,11、地下车道,12、第一坡道,13、第二坡道;2、第二直行道,21、第三坡道,22、第四坡道,23、第五坡道,24、第六坡道,25、第一缓冲区,26、第二缓冲区,27、高架车道;3、第一左转车道,311、第七左坡道,312、第七右坡道,321、第一右转左弯道,322、第一右转右弯道,33、第八坡道,34、第一左转桥,35、第九坡道;4、第一右转车道,41、第十坡道;5、第二左转车道,511、第十一左坡道,512、第十一右坡道,521、第二右转左弯道,522、第二右转右弯道,53、第十二坡道,54、第二左转桥,55、第十三坡道;6、第二右转车道,61、第十四坡道;7、非机动车道;8、人行道;9、汇合区;A、地下5米水平线;B、地上0米水平线;C、地上3米水平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有必要理解的是,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持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隐体立交,包括第一直行道1和第二直行道2,第一直行道1和第二直行道2互相垂直形成交叉口,第一直行道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坡道12、地下车道11和第二坡道13,第一坡道12和第二坡道13整体呈“V”形状排布。第二直行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坡道21、第一缓冲区25、第五坡道23、高架车道27、第六坡道24、第二缓冲区26和第四坡道22,第三坡道21、第五坡道23、第六坡道24和第四坡道22整体呈“W”形状排布。地下车道11的中心和高架车道27的中心位于交叉口的中心线上。如图5所示,第一直行道1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一左转车道3和第一右转车道4,第一左转车道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左坡道311、第一右转左弯道321、第八坡道33、第一左转桥34和第九坡道35,第一左转车道4通过第九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体立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行道和第二直行道,所述第一直行道和第二直行道互相垂直形成交叉口,所述第一直行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坡道、地下车道和第二坡道,所述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整体呈“V”形状排布,所述第二直行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坡道、第一缓冲区、第五坡道、高架车道、第六坡道、第二缓冲区和第四坡道,所述第三坡道、第五坡道、第六坡道和第四坡道整体呈“W”形状排布;/n所述第一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一左转车道和第一右转车道,所述第一左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左坡道、第一右转左弯道、第八坡道、第一左转桥和第九坡道,所述第一左转车道通过所述第九坡道汇入所述高架车道,所述第一右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右坡道、第一右转右弯道和第十坡道,所述第七左坡道和第七右坡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右转左弯道和第一右转右弯道并列设置;/n所述第二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左转车道和第二右转车道,所述第二左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左坡道、第二右转左弯道、第十二坡道、第二左转桥和第十三坡道,所述第二左转车道通过所述第十三坡道汇入所述地下车道,所述第二右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右坡道、第二右转右弯道和第十四坡道,所述第十一左坡道和第十一右坡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右转左弯道和第二右转右弯道并列设置;/n所述第一直行道和所述第二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最左侧和最右侧均设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所述人行道在所述非机动车道外侧,所述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在交叉口处设有汇合区;/n所述地下车道、所述第一缓冲区、所述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右转左弯道和所述第一右转右弯道均位于同一地下水平面;/n所述高架车道、所述第二右转左弯道和所述第二右转右弯道均位于同一地上水平面;/n所述第一左转桥、所述第二左转桥、所述非机动车道、所述人行道和所述汇合区均位于地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体立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行道和第二直行道,所述第一直行道和第二直行道互相垂直形成交叉口,所述第一直行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坡道、地下车道和第二坡道,所述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整体呈“V”形状排布,所述第二直行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坡道、第一缓冲区、第五坡道、高架车道、第六坡道、第二缓冲区和第四坡道,所述第三坡道、第五坡道、第六坡道和第四坡道整体呈“W”形状排布;
所述第一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一左转车道和第一右转车道,所述第一左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左坡道、第一右转左弯道、第八坡道、第一左转桥和第九坡道,所述第一左转车道通过所述第九坡道汇入所述高架车道,所述第一右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右坡道、第一右转右弯道和第十坡道,所述第七左坡道和第七右坡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右转左弯道和第一右转右弯道并列设置;
所述第二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左转车道和第二右转车道,所述第二左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左坡道、第二右转左弯道、第十二坡道、第二左转桥和第十三坡道,所述第二左转车道通过所述第十三坡道汇入所述地下车道,所述第二右转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右坡道、第二右转右弯道和第十四坡道,所述第十一左坡道和第十一右坡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右转左弯道和第二右转右弯道并列设置;
所述第一直行道和所述第二直行道沿进入交叉口方向的最左侧和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江,
申请(专利权)人:吕晓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