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及托盘式络筒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53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及托盘式络筒机,包括大纱库机架、液压缸、大纱库铲车、管纱小车、翻斗、振动平板、平板振动电机、振动盘、振动盘驱动装置及控制系统,翻斗包括翻斗右挡板、翻斗左挡板、翻斗底板,其特点是:在翻斗右挡板与翻斗左挡板的前端上设置管纱正面挡板,由翻斗右挡板、翻斗左挡板、管纱正面挡板与所述底板形成管纱出口。一种托盘式络筒机,包括单锭和上述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减少振动盘内的管纱之间相互缠绕,防止振动盘出口的堵塞,提高振动盘的管纱输出速度,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还便于在现有托盘式络筒机上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及托盘式络筒机
本技术属于纺织设备制造
,涉及托盘式络筒机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及托盘式络筒机。
技术介绍
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是将管纱经过插管生头后自动输送到单锭的自动络筒机,现有托盘式自动络筒机通常包括单锭、大纱库机架、液压缸、大纱库铲车、管纱小车、翻斗、振动平板、平板振动电机、振动盘及振动盘驱动装置。单锭的效率取决于插管的效率和生头的效率,插管的效率又取决于振动盘的管纱输出效率。细纱机落下的管纱储存在管纱小车内,经人工推到大纱库的铲车上,铲车由液压缸驱动向上翻转,纱库内管纱向振动平板上倾倒,会造成振动平板上管纱层很厚,这样就会在振动平板向振动盘内输送时管纱数量不均,造成振动盘管纱太多。由于振动盘内的管纱太多,使管纱之间相互缠绕,容易造成振动盘出口的堵塞,降低了振动盘的管纱输出速度。如何设计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及托盘式络筒机,减少振动盘内的管纱之间相互缠绕,防止振动盘出口的堵塞,提高振动盘的管纱输出速度。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及托盘式络筒机,减少振动盘内的管纱之间相互缠绕,防止振动盘出口的堵塞,提高振动盘的管纱输出速度,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还便于在现有托盘式络筒机上进行改造。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包括大纱库机架、液压缸、大纱库铲车、管纱小车、翻斗、振动平板、平板振动电机、振动盘、振动盘驱动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翻斗包括翻斗右挡板、翻斗左挡板、翻斗底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斗右挡板与翻斗左挡板的前端上设置管纱正面挡板,由所述翻斗右挡板、翻斗左挡板、管纱正面挡板与所述底板形成管纱出口。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管纱出口为高度可调式管纱出口,所述高度可调式管纱出口的高度H为100-200mm。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一种改进:所述翻斗右挡板及翻斗左挡板的前端上分别设置竖向插槽,所述竖向插槽上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中设置顶紧螺栓,所述管纱正面挡板的两边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竖向插槽中,并通过顶紧螺栓定位。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二种改进:所述翻斗右挡板及翻斗左挡板的前端上分别至少设置2个固定孔,所述管纱正面挡板的两边为向后弯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至少设置3个定位孔,用螺栓将所述管纱正面挡板两侧的翻边与所述翻斗右挡板及翻斗左挡板的前端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三种改进:所述管纱正面挡板为电动卷帘门,所述电动卷帘门上的卷轴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翻斗右挡板及翻斗左挡板的前端上部,所述电动卷帘门的驱动电机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一种托盘式络筒机,包括单锭和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为上述的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减少振动盘内的管纱之间相互缠绕,防止振动盘出口的堵塞,提高振动盘的管纱输出速度,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还便于在现有托盘式络筒机上进行改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中大纱库翻斗倒纱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中的大纱库翻斗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在发生堵塞时处理方式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中的振动盘内管纱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大纱库机架;2、液压缸;3、大纱库铲车;4、管纱小车;5、翻斗;5-1、管纱正面挡板;5-2、翻斗右挡板;5-3、翻斗左挡板;5-4、翻斗底板;6、管纱;7、振动平板;8、振动盘;9、平板振动电机;10、振动盘驱动装置;11、插管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2,本技术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大纱库机架1、液压缸2、大纱库铲车3、管纱小车4、翻斗5、振动平板7、平板振动电机9、振动盘8、振动盘驱动装置10及控制系统,所述翻斗5包括翻斗右挡板5-2、翻斗左挡板5-3、翻斗底板5-4,在所述翻斗右挡板5-2与翻斗左挡板5-3的前端上设置管纱正面挡板5-1,由所述翻斗右挡板5-2、翻斗左挡板5-3、管纱正面挡板5-1与所述底板5-4形成管纱出口。上述的管纱出口可以设计为高度可调式管纱出口,高度可调式管纱出口的高度H为100-200mm。参见图1-图4,本技术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的实施例1,包括大纱库机架1、液压缸2、大纱库铲车3、管纱小车4、翻斗5、振动平板7、平板振动电机9、振动盘8、振动盘驱动装置10及控制系统,所述翻斗5包括翻斗右挡板5-2、翻斗左挡板5-3、翻斗底板5-4,在所述翻斗右挡板5-2与翻斗左挡板5-3的前端上设置管纱正面挡板5-1,由所述翻斗右挡板5-2、翻斗左挡板5-3、管纱正面挡板5-1与所述底板5-4形成高度可调式管纱出口。具体而言:翻斗右挡板5-2及翻斗左挡板5-3的前端上分别设置竖向插槽,所述竖向插槽上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中设置顶紧螺栓,管纱正面挡板5-1的两边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竖向插槽中,并通过顶紧螺栓定位。本技术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的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翻斗右挡板5-2及翻斗左挡板5-3的前端上分别至少设置2个固定孔,所述管纱正面挡板5-1的两边为向后弯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至少设置3个定位孔,用螺栓将所述管纱正面挡板5-1两侧的翻边与所述翻斗右挡板5-2及翻斗左挡板5-3的前端连接。本技术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的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管纱正面挡板5-1为电动卷帘门,电动卷帘门上的卷轴两端分别设置翻斗右挡板5-2及翻斗左挡板5-3的前端上部,电动卷帘门的驱动电机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本技术一种托盘式络筒机的实施例,包括单锭和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所述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由于在翻斗5的翻斗右挡板5-2与翻斗左挡板5-3的前端上设置管纱正面挡板5-1,且管纱正面挡板5-1与底板5-4之间的开口尺寸H可以调节。当纱库5内的管纱6向振动平板7上倾倒时,会受到管纱正面挡板5-1的阻挡,这样振动平板7上管纱层就不会太厚(管纱6厚度取决于开口尺寸H),振动平板7向振动盆8内输送时管纱时数量就会比较均匀,造成振动盘8管纱就不会太多(如图1所示),这样,振动盘8中的管纱6之间不会相互缠绕,减少了振动盘8出口处的阻塞,减少了故障的发生,减轻了挡车工的工作量。如图4所示,靠近振动盘8出口处设置插管装置11,振动盘8的管纱输出速度正常,保证了插管装置11的正常工作。增加管纱正面挡板5-1后,可能会发生管纱6在管纱正面挡板5-1处的阻塞。当管纱6在此处阻塞时,由控制系统控制,使翻斗5在液压缸2的驱动下向下翻转一定角度(如图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包括大纱库机架、液压缸、大纱库铲车、管纱小车、翻斗、振动平板、平板振动电机、振动盘、振动盘驱动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翻斗包括翻斗右挡板、翻斗左挡板、翻斗底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斗右挡板与翻斗左挡板的前端上设置管纱正面挡板,由所述翻斗右挡板、翻斗左挡板、管纱正面挡板与所述底板形成管纱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包括大纱库机架、液压缸、大纱库铲车、管纱小车、翻斗、振动平板、平板振动电机、振动盘、振动盘驱动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翻斗包括翻斗右挡板、翻斗左挡板、翻斗底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斗右挡板与翻斗左挡板的前端上设置管纱正面挡板,由所述翻斗右挡板、翻斗左挡板、管纱正面挡板与所述底板形成管纱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纱出口为高度可调式管纱出口,所述高度可调式管纱出口的高度H为100-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匀振动盘内管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右挡板及翻斗左挡板的前端上分别设置竖向插槽,所述竖向插槽上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中设置顶紧螺栓,所述管纱正面挡板的两边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社海张志浩李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