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货车轮对智能选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745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轮对智能选配系统,包括走行轨、轮对定位旋转装置、轮对存放架、轮对入库平移装置、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轮对出库平移装置、第二轮对拨轮装置,轮对定位旋转装置包括轮对定位旋转装置,通过对轮对的定位和旋转,将轮对推至轮对入库平移装置;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包括走行装置和轮对抓取机构;轮对出库平移装置在与组装工位的第一标准轨对接位置处设置第二轮对拨轮装置,以用于将轮对出库平移装置上的轮对拨出至第一标准轨上,从而在组装工位实现轮对与转向架构架的组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轮对的入库、选配及出库的全过程自动控制,可实现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的精准定位和抓取,极大的提高轮对选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货车轮对智能选配系统
本技术属于铁路货车检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轮对智能选配系统。
技术介绍
轮对作为铁路货车走行部的关键部件,是车辆最终受力的部件,轮对质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铁路货车在厂段修时,按照维修规程需对车辆进行整车分解、检修及重新组装作业。组装作业时,需对轮对进行选配,同一转向架、同一车辆的轮径差在工艺上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同时车轮轮径的大小,也影响着车辆落成时车钩的高度,影响着车辆落成时旁承间隙大小的调整。现有的轮对选配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选配,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为了将车钩高度调整到880±10mm的技术要求的范围内,检修人员需要根据原车钩高、轮径、下心盘垫板厚度及己选配轮对的轮径大小来逐个转向架手工计算需要加装的下心盘垫板的厚度,检修人员需要从修车库到轮对选配区,来回走动,工作量大,容易出现错误,造成车辆落成后车钩高度不符合技术要求。(2)轮对选配时,需按车种车型考虑轮对型号、轮径大小、轮缘厚度、轴承质量保证期等,检修人员需使用起重机进行频繁的吊运、调整轮对的支出顺序,以选择合适的轮对进行配对,工作量及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轮对智能选配系统,该系统满足铁路货车各种类型轮对的存储,能够通过获取入库、出库轮对信息数据,快速、准确的执行存储、传送等出入料动作,还能够通过轮对的消耗、存量分析,及时、准确地了解某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情况,解决了轮对人工选配的工作量及劳动强度,提高了选配精度和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轮对智能选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轨、轮对定位旋转装置、轮对存放架、轮对入库平移装置、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和轮对出库平移装置,其中,所述轮对定位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平台和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上的第一轮对拨轮装置;所述轮对定位旋转装置与所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之间设置有轮对转移轨道,所述第一轮对拨轮装置通过所述轮对转移轨道将所述旋转平台上的轮对转移到所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上进行传送入库;所述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包括走行装置和轮对抓取机构,所述走行装置通过所述走行轨支承,所述轮对抓取机构安装在所述走行装置上;组装工位设置有第一标准轨,所述轮对出库平移装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标准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轮对拨轮装置。优选地,所述走行装置上安装有三轴移动平台,所述三轴移动平台上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上安装所述轮对抓取机构,以实现轮对抓取机构沿竖直方向的升降以及沿所述走行轨的横向、纵向的移动。优选地,所述轮对抓取机构具有两个夹爪。优选地,所述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具有多个。优选地,所述轮对存放架采用开口朝上的V型支撑块,每个轮对存放架处的地面上均贴有地址码。优选地,所述轮对存放架采用轮对平面交错、双层排列的存放方式进行轮对存放。优选地,所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的出口端对接有第二标准轨,并且第二标准轨与所述组装工位的第一标准轨对接,并在第二标准轨与第一标准轨的相接处设置手动转盘。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轮对定位旋转装置的第一轮对拨轮装置可以实现轮对入库前的定位,通过轮对定位旋转装置的旋转平台可以实现通过轮对转动到设定位置,然后通过第一轮对拨轮装置的拨轮动作可以将轮对转移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实现入库,在轮对入库后,可以通过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实现轮对的智能取放,根据微机选配系统的指令选配出所需的轮对并放置到轮对出库平移装置上进行出库,因此可实现轮对入库、选配和出库的全过程自动控制以及实现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的精准定位和抓取。(2)本技术取代了传统人工选配的作业方式,可有效解决铁路货车轮对选配时作业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现状,极大的提高轮对选配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智能选配系统的应用也推动了铁路货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4所示,一种铁路货车轮对智能选配系统,包括走行轨10、轮对定位旋转装置4、轮对存放架2、轮对入库平移装置301、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1、轮对出库平移装置302、第二轮对拨轮装置8,所述轮对定位旋转装置4包括旋转平台和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上的第一轮对拨轮装置,以用于在轮对入库前对轮对进行定位和旋转。所述轮对定位旋转装置4与所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301之间设置有轮对转移轨道,以通过所述第一轮对拨轮装置将所述旋转平台上的轮对转移到所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301上进行传送入库;放置平台具有由驱动装置驱动放置的自动转盘,可实现轮对7的旋转,第一轮对拨轮装置可实现轮对7的定位和推出。轮对入库平移装置301和轮对出库平移装置302均可采用现有的输送装置。轮对7在轮对定位旋转装置4上转动90度后,第一轮对拨轮装置将轮对7推出至轮对转移轨道上。所述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1包括走行装置101和轮对抓取机构102,所述走行装置101通过所述走行轨10支承,所述轮对抓取机构102安装在所述走行装置101上,以用于将所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301上的轮对7抓取到所述轮对存放架2上存放,或者将所述轮对存放架2上的轮对7抓取到所述轮对出库平移装置302上传送出库至组装工位;组装工位设置有第一标准轨601,所述轮对出库平移装置302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标准轨60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轮对拨轮装置8,以用于将轮对出库平移装置302上的轮对7拨出至第一标准轨601上,从而在组装工位实现轮对7与转向架构架的组装。本技术的第一轮对拨轮装置和第二轮对拨轮装置均包括动力装置和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可旋转拨块,可旋转拨块转动后就可推动轮对7的车轮滚动。第一轮对拨轮装置的可旋转拨块在旋转平台上还可起到对轮对7的定位作用。另外,轮对入库平移装置301和轮对出库平移装置302还可以与定位传感器配合来实现轮对7的定位。进一步,所述走行装置101上安装有三轴移动平台,所述三轴移动平台上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上安装所述轮对抓取机构102,以实现轮对抓取机构102沿竖直方向的升降以及沿所述走行轨10的横向、纵向的移动。通过走行装置101和轮对抓取机构102的运动,可实现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1的三轴移动,轮对抓取机构102具有纵向走行、垂向升降、旋转和夹爪开合等动作,各动作均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货车轮对智能选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轨、轮对定位旋转装置、轮对存放架、轮对入库平移装置、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和轮对出库平移装置,其中,/n所述轮对定位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平台和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上的第一轮对拨轮装置;/n所述轮对定位旋转装置与所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之间设置有轮对转移轨道,所述第一轮对拨轮装置通过所述轮对转移轨道将所述旋转平台上的轮对转移到所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上进行传送入库;/n所述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包括走行装置和轮对抓取机构,所述走行装置通过所述走行轨支承,所述轮对抓取机构安装在所述走行装置上;/n组装工位设置有第一标准轨,所述轮对出库平移装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标准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轮对拨轮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货车轮对智能选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轨、轮对定位旋转装置、轮对存放架、轮对入库平移装置、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和轮对出库平移装置,其中,
所述轮对定位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平台和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上的第一轮对拨轮装置;
所述轮对定位旋转装置与所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之间设置有轮对转移轨道,所述第一轮对拨轮装置通过所述轮对转移轨道将所述旋转平台上的轮对转移到所述轮对入库平移装置上进行传送入库;
所述轮对智能取放件装置包括走行装置和轮对抓取机构,所述走行装置通过所述走行轨支承,所述轮对抓取机构安装在所述走行装置上;
组装工位设置有第一标准轨,所述轮对出库平移装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标准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轮对拨轮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轮对智能选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装置上安装有三轴移动平台,所述三轴移动平台上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上安装所述轮对抓取机构,以实现轮对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红周小斌缪东史明红骆礼伦廖永亮宋丛丽黄建柳石航王德威程春阳占俊郭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