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壳后盖、具有其的驱动桥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27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壳后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其的驱动桥和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桥壳后盖,包括后盖内层和后盖外层,所述后盖内层设有若干过油孔组成的过油孔阵列,所述后盖外层与所述后盖内层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后盖外层与所述后盖内层之间形成夹层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桥壳后盖通过后盖内层与后盖外层的夹层空间进行隔音,同时后盖内层上还设有过油孔阵列,驱动桥工作时,驱动桥中的润滑油能够经过油孔进入夹层空间形成油膜,增加了壳体阻尼,从而实现吸音隔振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壳后盖、具有其的驱动桥和车辆
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桥壳后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驱动桥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现有驱动桥的桥壳后盖为隔音降噪增加壳体壁厚,由于钢材的阻尼较小,实际隔音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增加了产品重量,使成本增加,同时,整车的油耗上升,另一种方案是使用高粘度润滑油,降低了传动系统的传递效率,动力性降低。并且现有的驱动桥内部滤油功能也有一定的技术缺点,使用强磁铁时,强磁铁吸附铁屑能力有限,并且道路颠簸时,容易导致磁铁移位,另一种方案是在桥壳后盖安装油滤器,后盖结构复杂,对后盖冲压模具要求更高,并且油滤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桥壳后盖隔音降噪能力差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桥壳后盖,所述桥壳后盖包括:后盖内层,所述后盖内层为两层钢板之间涂覆黏弹性阻尼层的结构;后盖外层,所述后盖外层与所述后盖内层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后盖外层与所述后盖内层之间形成夹层空间。本技术提出的桥壳后盖通过后盖内层与后盖外层的夹层空间进行隔音,同时后盖内层为两层钢板之间涂覆黏弹性阻尼层的结构,增加了壳体阻尼,从而实现吸音隔振的功能。另外,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桥壳后盖,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板为镀锌钢板,所述黏弹性阻尼层为橡胶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镀锌钢板的厚度为0.6~1mm,所述黏弹性阻尼层的厚度为0.1~0.2m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盖内层设有由若干过油孔组成的过油孔阵列。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过油孔阵列的最底端的所述过油孔与所述后盖内层的最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30m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盖内层的顶端的所述过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后盖内层的底端的所述过油孔的直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盖外层为半球型,所述后盖内层的形状与所述后盖外层适配,所述后盖内层的外半径比所述后盖外层的内半径小2m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盖内层通过焊接固定至所述后盖外层。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驱动桥,所述驱动桥包括:桥壳主体;桥壳后盖,所述桥壳后盖与所述桥壳主体连接连接于所述气缸盖,所述桥壳后盖为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的桥壳后盖。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的驱动桥具有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的桥壳后盖,当驱动桥工作时,驱动桥内的润滑油能够经过油孔进入桥壳后盖的夹层空间中,进而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增加壳体阻尼,从而实现吸音隔振的功能。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驱动桥,所述驱动桥为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的驱动桥。本技术第三方面提出的车辆具有和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的驱动桥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桥壳后盖的后盖内层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桥壳后盖的后盖外层的正视示意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的A-A面的剖视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桥壳后盖的后盖内层的正视示意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的B-B面的剖视示意图;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桥壳后盖的正视视示意图;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6的C-C面的剖视示意图;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桥壳后盖与驱动桥的装配示意图;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图8的D-D面的剖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100:驱动桥、10:桥壳后盖、11:后盖内层、111:第一钢板、112:第二钢板、113:黏弹性阻尼层、114:过油孔阵列、1140:过油孔、1141:第一过油孔阵列、1142:第二过油孔阵列、12:后盖外层、13:夹层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桥壳后盖10,桥壳后盖10包括:后盖内层11,后盖内层11为两层钢板之间涂覆黏弹性阻尼层112的结构;后盖外层12,后盖外层12与后盖内层11固定连接,并且后盖外层12与后盖内层11之间形成夹层空间13。本技术提出的桥壳后盖10通过后盖内层11与后盖外层11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壳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后盖包括:/n后盖内层,所述后盖内层为两层钢板之间涂覆黏弹性阻尼层的结构;/n后盖外层,所述后盖外层与所述后盖内层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后盖外层与所述后盖内层之间形成夹层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壳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后盖包括:
后盖内层,所述后盖内层为两层钢板之间涂覆黏弹性阻尼层的结构;
后盖外层,所述后盖外层与所述后盖内层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后盖外层与所述后盖内层之间形成夹层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壳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为镀锌钢板,所述黏弹性阻尼层为橡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壳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钢板的厚度为0.6~1mm,所述黏弹性阻尼层的厚度为0.1~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壳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内层设有由若干过油孔组成的过油孔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壳后盖,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过油孔阵列的最底端的所述过油孔与所述后盖内层的最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3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光亮殷金祥张攀登王军龙岳涛时磊易辉强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