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VMI荷兰公司专利>正文

将帘布层传递到轮胎成型鼓的胎体组合件的传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226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帘布层传递到轮胎成型鼓的胎体组合件的传递设备,其中,传递设备包括传递环,该传递环具有第一环段和围绕中心轴线沿周向延伸的框架,该框架用于将第一环段保持在第一角位置中,所述第一角位置沿着框架沿周向分布,其中,第一环段能相对于框架沿径向从第一径向距离移动到距中心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该第二径向距离小于第一径向距离,其中,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一滚压装置,该第一滚压装置能定位在插入第一角位置之间的第二角位置中,其中,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二环段,该第二环段能定位在距中心轴线第二径向距离处的第二角位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将帘布层传递到轮胎成型鼓的胎体组合件的传递设备
本技术涉及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carcasspackage)上的传递设备。
技术介绍
已知的传递设备包括传递环,该传递环用于将缓冲帘布层传递到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传递环设置有多个环段和框架,该框架围绕中心轴线沿周向延伸,用于将多个环段保持在沿着框架沿周向分布的多个角位置中。环段可相对于框架径向移动,以保持和释放缓冲帘布层。传递环还包括:中心辊,该中心辊用于在轮胎成型鼓的中心区域中将缓冲帘布层缝合到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和两个胎肩辊,该两个胎肩辊用于沿着要形成的轮胎的胎肩缝合所述缓冲帘布层。
技术实现思路
已知传递设备的缺点在于中心辊和两个胎肩辊占据传递环的圆周的一部分,通常在传递环的顶部。在该角位置处,没有空间来安装环段。因此,环段沿着框架在周向上的分布被局部中断。同时,工业要求越来越薄的缓冲帘布层,这些缓冲帘布层在未被传递环的环段合适地接合时更可能变形。具体地,在中心辊和两个胎肩辊的位置处没有环段时,较薄的缓冲帘布层倾向于不可预测地表现和/或显著凸出。为了解决问题,申请人已经考虑降低中心辊以在环段不存在的位置处为缓冲帘布层提供另外的支撑。然而,中心辊的圆柱形状和/或自由滚动性质实际上增加了较薄缓冲帘布层的不可预测行为。因此,凭借已知的传递设备,难以为了将所述缓冲帘布层可靠地传递到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而将较薄缓冲帘布层保持为圆形。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的传递设备,其中,可以提高传递的可靠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的传递设备,其中,传递设备包括传递环,该传递环具有多个第一环段和围绕中心轴线沿周向延伸的框架,该框架用于将多个第一环段中的每一个保持在相应的第一角位置中,其中,多个第一环段的第一角位置沿着框架沿周向分布,其中,多个第一环段能相对于框架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径向上从第一径向距离移动到距中心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该第二径向距离小于第一径向距离,其中,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一滚压装置,该第一滚压装置能定位在沿周向插入多个第一角位置之间的第二角位置中,其中,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二环段,该第二环段能定位在距中心轴线第二径向距离处的第二角位置中。在第二角位置中,第二环段可以与第一滚压装置交替或补充第一滚压装置。具体地,当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时,第二环段可以在第二角位置处接触、接合和/或保持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因此,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可以沿周向更均匀、更一致或更可靠地由传递设备保持和/或支撑,从而减少和/或防止第二角位置处不存在第一环段的不利影响。由此,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可以在传递期间保持更圆,从而提高所述传递的可靠性。这在传递一个或多个较薄的缓冲帘布层时可以是特别有利的。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环段适于在第二环段和第一滚压装置同时在第二径向距离处的第二角位置中时容纳第一滚压装置。因此,第二环段不必与第一滚压装置交替处于第二径向距离处。换言之,第一滚压装置不必为了使第二环段移动到第二径向距离处的第二角位置中而从第二径向距离移开。这在从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的传递切换到缝合时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滚压装置能从第二径向距离移动到距中心轴线的第三径向距离,该第三径向距离小于第二径向距离,其中,当第二环段在第二径向距离处的第二角位置中时,第二环段允许第一滚压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超过第二环段到达第三径向距离。因此,第一滚压装置能够沿径向向内的方向移动到超过第二环段的缝合位置中,以便将一个或多个帘布层施加和/或挤压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同时第二环段保持在第二径向距离处。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环段允许整个第一滚压装置通过所述第二环段。由此,第一滚压装置可以完全通过第二环段。因此,第二环段可以沿着第一滚压装置完全通过而不碰撞,因此可以独立于第一滚压装置移动。换言之,第一滚压装置和第二环段可以交替和/或切换位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环段能沿径向从第二径向距离朝向第一径向距离缩回,其中,第二环段被布置为在第一滚压装置处于第二径向距离处时沿径向沿着第一滚压装置通过。由此,第二环段能够在第一滚压装置保持在适当位置的同时缩回。这在从一个或多个帘布层的传递切换到缝合时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滚压装置和第二环段可沿径向同轴移动。换言之,第一滚压装置和第二环段能够沿径向沿着同一轴线彼此通过。因此,第一滚压装置和第二环段都可以在第二角位置中对齐并且沿径向移动,即,在第一径向距离与第二径向距离之间移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环段包括:第一腿,该第一腿在第一滚压装置在周向上的第一侧处延伸;和第二腿,该第二腿在第一滚压装置在与第一侧相反的周向上的第二侧处延伸。第一腿和第二腿能够在第一滚压装置在周向上的相对侧处在第二径向距离处接触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而不会干扰所述第一滚压装置的操作。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环段包括:第一腿,该第一腿在所述第一滚压装置的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的轴向上的第一侧处延伸;和第二腿,该第二腿在所述第一滚压装置的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所述轴向上的第二侧处延伸。优选地,第二环段还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它们分别在第一滚压装置在平行于中心轴线的轴向上的第三侧和第一滚压装置在与第三侧相反的轴向上的第四侧处互连第一腿和第二腿。通过互连第一腿和第二腿,第二环段的腿可以相对于彼此更准确地定位。换言之,第二环段可以更刚性。更优选地,当第二环段和第一滚压装置同时处于第二径向距离处时,第一腿、第二腿、第一连接构件以及第二连接构件形成围绕第一滚压装置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以及第四侧的壳。第一滚压装置可以在第二径向距离处嵌套在壳内。通过具有壳,可以防止第一滚压装置无意中接触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环段被布置为与第一环段一起从第一径向距离移动到第二径向距离。由此,第二环段可以以与第一环段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方式操作。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环段和/或第二环段针对相对于框架的旋转固定。由此,当第一环段和/或第二环段与中心轴线相距特定的径向距离时,它们可以在它们各自的角位置中保持静止。相反,如下面详细说明的,第一滚压装置可以是可旋转的,即,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环段和/或第二环段包括用于保持一个或多个帘布层的一个或多个保持元件。优选地,一个或多个保持元件包括磁铁、真空开口和/或针。由此,与仅借助接触保持一个或多个帘布层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可靠地保持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这结合较薄的缓冲帘布层是特别有利的,这些缓冲帘布层本身可能不够刚性来保持圆形。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滚压装置包括辊。该辊可以用于在轮胎成型鼓旋转时在所述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的缝合期间在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上方滚压。具体地,辊可以围绕辊轴线旋转,该辊轴线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递设备,所述传递设备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设备包括传递环,该传递环具有多个第一环段和围绕中心轴线沿周向延伸的框架,该框架用于将所述多个第一环段中的每一个保持在相应的第一角位置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环段的所述第一角位置沿着所述框架沿所述周向分布,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环段能相对于所述框架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上从距所述中心轴线的第一径向距离移动到距所述中心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该第二径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其中,所述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一滚压装置,该第一滚压装置能定位在沿所述周向插入所述多个第一角位置之间的第二角位置中,其中,所述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二环段,该第二环段能定位在距所述中心轴线的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处的所述第二角位置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2 NL 20226281.一种传递设备,所述传递设备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设备包括传递环,该传递环具有多个第一环段和围绕中心轴线沿周向延伸的框架,该框架用于将所述多个第一环段中的每一个保持在相应的第一角位置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环段的所述第一角位置沿着所述框架沿所述周向分布,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环段能相对于所述框架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上从距所述中心轴线的第一径向距离移动到距所述中心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该第二径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径向距离,其中,所述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一滚压装置,该第一滚压装置能定位在沿所述周向插入所述多个第一角位置之间的第二角位置中,其中,所述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二环段,该第二环段能定位在距所述中心轴线的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处的所述第二角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段适于在所述第二环段和所述第一滚压装置同时在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处的所述第二角位置中时容纳所述第一滚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压装置能从距所述中心轴线的所述第二径向距离移动到距所述中心轴线的第三径向距离,该第三径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其中,当所述第二环段在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处的所述第二角位置中时,所述第二环段允许所述第一滚压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超过所述第二环段到达所述第三径向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段允许整个第一滚压装置通过所述第二环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段能沿所述径向从所述第二径向距离朝向所述第一径向距离缩回,其中,所述第二环段被布置为在所述第一滚压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径向距离处时沿所述径向沿着所述第一滚压装置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压装置和所述第二环段能沿所述径向同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段包括:第一腿,该第一腿在所述第一滚压装置的在所述周向上的第一侧处延伸;和第二腿,该第二腿在所述第一滚压装置的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所述周向上的第二侧处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段包括:第一腿,该第一腿在所述第一滚压装置的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的轴向上的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帕波特M·德格拉夫
申请(专利权)人:VMI荷兰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