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21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夹持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的第一导电柱;至少一个电气连接至导电柱并形成在第二基板上面的导电柱接触部;和密封,其通过除了与导电柱接触部连接的一部分第一导电柱以外,接触第一导电柱的至少一个部分,粘合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靠地电气连接基板上的外部输入端子和另一基板上的电极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有源阵列液晶显示器通常是这样的结构,其中,TFT基板和与TFT基板相对的对向基板通过密封材料彼此粘合在一起,在TFT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则封入液晶材料。为了将驱动电压加到液晶材料上,在TFT基板上形成象素电极和包括与象素电极相连的输入端子在内的输入端子部。在对向基板上的例如与TFT基板上的象素电极面对的位置上,形成公共电极。因此,在TFT基板的输入端子部提供公共电极端子,就能建立公共电极端子与对向基板上的公共电极之间的电气连接。作为第一种常规技术,日本公布的专利申请H5-127172A披露了一种建立TFT基板输入端子部的公共电极与对向基板上的公共电极之间的电气连接的技术。图1(a)和(b)示出这种技术,其中,主要由导电胶形成的导电柱,被密封胶包围,从而密封两个基板。图1(a)是根据这种常规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平面图,图1(b)是横截面图。电极103和106分别形成在TFT基板102和对向基板104上,主要由导电胶形成的导电柱120形成在电极103和电极106之间。电极103是提供在TFT基板102的输入端子部107中的公共电极端子。电极106连接至对向基板104上的公共电极106’。TFT基板102的输入端子部107中的公共电极端子和基板104上的公共电极106’彼此电气连接。再有,导电柱120被密封105包围,使TFT基板102和对向基板104粘合在一起。图2是用来解释制造这一常规液晶显示器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首先,在形成有电极103和象素电极124的TFT基板102上,形成配向膜,并在对向基板上形成电极106和公共电极106’(步骤S101’和101),随后抛光(步骤S102’和S102)并在抛光后清洗(步骤S103’和S103)。其后,将用于形成导电柱120的银膏加至TFT基板102上的电极103(步骤104’)。另一方面,将密封材料加至基板104上除了形成电极106和公共电极106’部分以外的部分。然后,将两个基板粘合在一起(步骤S105),注入液晶(步骤S106),和封闭液晶注入孔(步骤S107)。由此完成根据这一常规技术制造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作为第二种常规技术,日本公布的请求书2001-5017A披露了一种建立公共电极端子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常规技术。图3示出采用以彩色滤光器材料在显示区周边层叠形成导电柱的技术。图3是根据这种常规技术的液晶显示器显示区的周边的部分横截面图。通过层叠多层彩色滤光器材料214,在对向基板204上形成柱。形成在对向基板224上而面对TFT基板202上的象素电极224的公共电极206,延伸至柱并覆盖柱的表面。柱和在柱上形成的公共电极206形成导电柱220。在TFT基板202上形成电极203,接触导电柱220的底表面。连接至电极203和公共电极206的公共电极端子(未示)因此在电气上彼此连接起来。密封胶205形成在导电柱220的外面。作为第三种常规技术,日本专利NO.3014291披露了一种建立公共电极端子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常规技术。该技术使用以彩色滤光器材料层叠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区中形成的导电柱。图4是根据这一常规技术的液晶显示器显示区周边的部分横截面图。通过层叠多层彩色滤光器材料314,在对向基板304上形成柱。形成公共电极306而覆盖柱。柱和覆盖柱的公共电极部形成导电柱320。导电柱320与TFT基板302上的存储电容器线325接触。存储电容器线325接触至公共电极端子(未示),以建立公共电极端子与公共电极306之间的电气连接。但是,在第一种常规技术中,因为以银膏为主要成分的材料用于导电柱20,将银膏加至TFT基板和对向基板的一个步骤,要求TFT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的电气连接,如图2流程图中所示。施加银膏的是用分散器方法将在基板上将银膏打点。在这个方法中,因为从分散器施加的银膏量是变化的,有必要增加施加的糊量,以稳定电气连接,因此有个问题是施加面积增加。另外,在大基板上形成多个小的液晶显示器的多重制图的情况下,银膏打点数量的增加,正比于在基板上形成液晶显示器的数量,这样就有增加制作过程时间、减少生产量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外来的材料可能附加至银膏,或者银膏由于分散器操作可能溅射至加料区域之外的部分,以致使显示失效。又由于加料压力的变化大,所以加料量不能均匀地保持,TFT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的电气连接的稳定性减小。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在粘合步骤中由于密封材料和银膏的收缩量之间的差别,电极103和106之间的电气连接减弱。在第二种常规技术中,TFT基板202上的导电柱220和电极203仅借助于在TFT基板220外面形成的密封胶205所施加的压力进行电气连接,以固定地保持TFT基板202与对向基板204之间的间隔。因此,有个问题是TFT基板202上的导电柱220与电极203之间的附着力低,以致电气连接不稳定。这种倾向,近几年来特别是用作TFT和对向基板的玻璃基板的厚度进一步减小,变得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基板可能畸变成翘曲,例如,由于环境的变化如温度的变化。在极端的情况下,接触部断开或彼此分离。在第三种常规技术中,在具有较小的象素和较小的象素间隔的高精度液晶显示器中,导电柱320周边的结构变得复杂,结果是制造过程的步骤数量增多及制造成本增加。为了建立存储电容器线325与导电柱320之间的电气连接,要求麻烦的操作,例如在导电柱的底部,在存储电容器线325上的门绝缘膜326中形成孔,并且经过存储电容器线325上的孔将配向膜(未示)刮去,以建立存储电容器线325与导电柱320之间的电气连接。除此之外,存储电容器线325与导电柱320之间的导电是不稳定的。另外,因为其中形成公共电极306的导电柱320存在于显示区,所以难以进行抛光,并且妨碍导电柱320附近液晶材料的配向,结果显著地降低显示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改进的可靠性和电气上稳定连接TFT基板与对向基板的液晶显示器,以及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夹持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导电柱,第一导电柱包括弹性树脂构成的接地柱和覆盖接地柱的第一电极;通过第一电极的接触电气连接至导电柱并形成在第二基板上面的至少一个导电柱接触部;和密封,其通过与所述第一导电柱的除了与所述导电柱接触部连接的一部分以外的至少一个部分接触,粘合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弹性树脂的接地柱,并用第一电极覆盖接地柱,以便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柱;提供第二基板;形成至少一个导电柱接触部;和形成粘合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密封。在粘合除了接触导电柱接触部之外的第一导电柱的一部分,并且保持第一基板的第一导电柱与第二基板的导电柱接触部接触的同时,固化所述密封。附图说明图1(a)是第一种常规技术的平面图,(b)是第一种常规技术的横截面图。图2是根据第一种常规技术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方法流程图。图3是第二种常规技术的横截面图。图4是第三种常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夹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柱;至少一个导电柱接触部,导电柱接触部电气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柱,并形成在所述 第二基板上面;密封,其通过与所述第一导电柱的除了与所述导电柱接触部连接的一部分以外的至少一个部分接触,粘合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柱的周边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横截面上为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恩田真也杉本光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