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装置、其检查方法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20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一种电光装置,备有保持电光物质的基板;以及在上述基板中与上述电光物质相向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形成的有迂回布线部的多条布线。上述各布线的迂回布线部有第一部分、以及其宽度比该第一部分窄的第二部分。在有这样的结构的液晶装置的检查工序中,使将规定的驱动信号供给各布线用的多个检查用端子接触该各布线的第二部分。即使在伸出区域中形成的布线之间的间隔狭窄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准确的检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光装置、其检查方法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液晶装置被广泛地用于移动电话机等各种电子装置的显示装置中。该液晶装置有经密封材料贴合起来的一对基板;被夹持在两片基板之间的液晶;以及对液晶施加电压用的多个电极。更详细地说,一般是这样构成的,即,从安装在基板上的驱动器IC或柔性基板等输出的驱动信号经基板上形成的布线被供给各个电极。可是,在这样的液晶装置的制造工序中,一般要检查所有的像素是否正常地点亮,即进行所谓的点亮检查。进行该点亮检查时,首先,使检查装置备有的多个检查用端子接触到在基板上形成的布线上。其次,将规定的驱动信号从这些检查用端子经各布线供给多个电极。然后,通过目视或利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摄象机等,观察其结果显示的图像,判断是否所有的像素正常地点亮。可是,在基板上形成的各布线之间的间隔狭窄的情况下,使各检查用端子对所期望的布线进行准确的接触是极其困难的。即,如果相邻的布线之间的间隔狭窄,则难以使一个检查用端子只接触一条布线,有时会发生横跨并接触相邻的两条布线,结果不能进行正确的检查。另外,在为了谋求显示的高精细化而增加电极的条数的情况下,布线数也随之增加。在此情况下,需要使基板上相邻的布线之间的间隔变窄,所以上述的问题特别显著地出现。另外,通过采用COG(Chip On Glass,芯片键合在玻璃上)技术,将驱动器IC安装在基板上时,需要将伸出区域上的布线集中在安装驱动器IC的区域中,所以在该区域附近不得不使各布线之间的间隔变窄。因此,在此情况下上述问题变得很严重。另外,在作为电光物质使用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发光层的EL装置等其他电光装置中同样会产生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以上说明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基板上形成的布线之间的间隔狭窄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正确的检查的电光装置的检查方法、成为该检查方法的对象的电光装置、以及使用该电光装置的电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保持电光物质的基板;以及在上述基板中与上述电光物质相向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形成的有迂回布线部的多条布线,上述各布线的迂回布线部有第一部分、以及其宽度比该第一部分窄的第二部分。换句话说,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布线的迂回布线部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邻的迂回布线部的第二部分中的间隔比第一部分中的间隔宽。一般说来,在电光装置的检查工序中,需要使检查用端子接触在基板上露出的布线(即迂回布线部)上。可是,在布线的间隔极其狭窄的情况下,会发生一个检查用端子横跨并接触两条布线的不适当的情况,所以难以进行正确的检查。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则迂回布线部中的第二部分中的宽度比第一部分中的宽度窄。换句话说,相邻的布线中第二部分中的间隔比第一部分中的间隔宽。因此,如果使检查用端子接触到第二部分,则即使在应只接触任意一条布线的检查用端子的位置发生了若干偏移的情况下,也能避免该检查用端子接触到其他布线的情况。因此,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即使在基板上形成的布线之间的间隔(更严格地说,第一部分中的间隔)极其狭窄的情况下,也能用检查用端子进行正确的检查。可是,为了实现这样的作用,也可以考虑例如使全部迂回布线部的宽度变窄。可是,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会发生布线电阻变高的问题、以及布线容易断线的问题。与此不同,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则由于只是迂回布线部中的一部分(第二部分)的宽度变窄,所以能抑制这些问题的发生。在上述的电光装置中最好备有安装在上述基板中与上述电光物质相向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将输出信号供给上述各布线的驱动器IC。这样,在采用COG技术将驱动器IC安装在基板上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使多条布线朝向安装驱动器IC的区域集中,所以不得不使各布线的间隔变窄。因此,如果采用即使在各布线之间的间隔狭窄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正确的检查的本专利技术,则在应用于基板上安装了驱动器IC的电光装置中的情况下,能收到特别显著的效果。另外,最好备有由对应于各种不同颜色的多个子像素构成的像素、以及对应于上述各子像素的颜色的滤光片。在能进行全色显示的电光装置中,由对应于不同颜色的多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因此,在能进行全色显示的电光装置中,与具有与其相同数量的像素的单色显示的电光装置相比较,布线条数多,所以需要使各布线之间的间隔变窄。可是,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即使在布线间隔如此狭窄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正确的检查。另外,在备有多个第一电极;以及位于与上述第一电极相反的一侧而将上述电光物质夹在中间,同时沿着与上述第一电极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的电光装置中,最好将上述布线作为与上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中电极数多的电极导通的布线。即,一般情况下,与多个电极导通的布线由于其间隔狭窄,所以难以进行正确的检查。可是,如果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具有这样的布线,就能进行正确的检查。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中,最好使第一层和电阻值比该第一层低的第二层具有上述布线,在上述布线中至少对应于第二部分形成上述第二层。在使第二部分的宽度比第一部分的宽度窄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第二部分的电阻值增大。可是,如果用第一层和电阻值比该第一层低的第二层构成该第二部分,则能抑制由于宽度变窄而引起的电阻值的上升。具体地说,可以考虑使第一层为金属氧化膜,而使第二层为金属膜。另外,在备有在上述基本上形成的同时将电压加在上述电光物质上用的电极的电光装置中,最好用同属于上述电极的一层形成作为上述金属氧化膜的第一层。如果这样做,则与通过个别的工序形成第一层和电极的情况相比,能谋求简化制造工序、以及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在采用有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布线的情况下,最好避开与上述布线和上述驱动器IC的连接部分,形成该第二层。在用例如银或以银为主成分的合金等形成第二层的情况下,会发生由于外力的作用 而使该第二层容易从基板剥离的问题。可是,如果避开与布线和驱动器IC的连接部分形成第二层,则能避免来自驱动器IC的力作用于第二层,所以能防止第二层从基板剥离的事态发生。另外,上述第二部分最好遍及上述多条布线构成大致一列。如果这样做,则在点亮检查时使用的检查装置中,应接触上述各电极的第二部分的多个检查用端子大致非列成一列,能采用简单的结构,这是其优点。这里,本专利技术能适用于在经密封材料贴合的上述基板和另一基板之间有作为上述电光物质的液晶的液晶装置。另外,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装置中,在使上述布线有第一层和电阻值比该第一层低的第二层的情况下,最好上述布线中至少对应于第二部分、而且避开上述基板中形成上述密封材料的区域,形成上述第二层。如果这样做,则能抑制第二部分中由于布线宽度变窄而产生的电阻值的上升。另外,在利用例如银合金等形成第二层的情况下,会发生该第二层容易从基板剥离的问题。可是,如果避开形成密封材料的区域形成第二层,则能避免来自密封材料的压力作用于第二层上,所以能防止从基板剥离的事态发生。另外,除了液晶装置以外,本专利技术还能应用于作为上述电光物质使用EL发光层的EL装置等各种电光装置。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上述电光装置作为显示部。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即使在各布线的间隔狭窄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保持电光物质的基板;具有所述基板的所述电光物质被配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形成的迂回布线部的多条布线;多条第一电极;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反的一侧而将所述电光物质夹在中间,同时沿着 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电极,所述多条布线的迂回布线部有第一部分、以及宽度比所述第一部分窄的第二部分;所述多条布线是与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中电极数多的电极导通的布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原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