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18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包括进料机构和移料机构,移料机构受驱动机构驱动移动,进料机构和移料机构可分离配合,进料机构上设有若干第一顶出组件,移料机构上设有若干第二顶出组件,第一顶出组件能够将工件插至移料机构中,第二顶出组件能够将工件插至模具中。本治具模组中,进料机构上的工件由第一顶出组件输入移料机构中,再由第二顶出组件将工件顶出,从而将工件输入模具中。利用本治具模组能够改善由人工、手动治具生产的各种问题,例如生产效率下降、安装错误等问题,利用治具模组和驱动机构相结合,能夠实现全自动生产,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供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品质与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
技术介绍
注塑的插件移料通常人工或手动治具来生产,生产效率低下。安装时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容易装错。现在由于劳动力的减少,人工操作环境差,人员流动大,很难有合适的人员,并需经培训一定时间才能操作。由此,现有的生产方式不适合现在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包括进料机构和移料机构,移料机构受驱动机构驱动移动,进料机构和移料机构可分离配合,进料机构上设有若干第一顶出组件,移料机构上设有若干第二顶出组件,第一顶出组件能够将工件插至移料机构中,第二顶出组件能够将工件插至模具中。本技术提供插件式的装料、取料的治具模组,本治具模组中,进料机构上的工件由第一顶出组件输入移料机构中,移料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再由第二顶出组件将工件顶出,从而将工件输入模具中。利用本治具模组能够改善由人工、手动治具生产的各种问题,例如生产效率下降、安装错误等问题,利用治具模组和驱动机构相结合,能夠实现全自动生产,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供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品质与竞争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料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定位板以及若干第一定位治具,第一固定板、第一定位板相互平行分布且通过第一固定杆连接,若干第一定位治具设于第一定位板上,第一顶出组件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且其驱动端与第一定位治具配合。由此,进料机构的工作过程中,工件放置在第一定位治具上,第一顶出组件将第一定位治具上的工件顶出,从而将工件插入移料机构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顶出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顶板以及若干第一顶针,顶板通过第一滑套设于第一固定杆上且位于第一固定板、第一定位板之间,第一驱动件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顶板连接,若干第一顶针设于顶板上。由此,第一顶出组件中,第一驱动件驱动顶板在第一固定杆上进行滑动,从而推动若干第一顶针在第一定位治具内滑动,从而将第一定位治具上的工件顶出,将工件插入移料机构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治具上设有若干与工件、顶针配合的第一插孔,第一顶针能够在第一插孔中活动。由此,工件放置在第一定位治具的第一插孔内,第一顶针在该第一插孔内滑动,从而将工件从第一插孔中推出并插入移料机构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料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定位板以及若干第二定位治具,第二固定板、第二定位板相互平行分布且通过第二固定杆连接,若干第二定位治具设于第二定位板上,第二顶出组件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且其驱动端与第二定位治具配合。由此,进料机构将工件插入移料机构的第二定位治具中。移料机构受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当移料机构与模具配合后,第二顶出组件将工件插入模具中,从而实现移料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顶出组件包括若干第二驱动件、若干同步杆以及若干第二顶针,同步杆通过第二滑套设于第二固定杆上且位于第二固定板、第二定位板之间,若干第二驱动件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若干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分别与若干同步杆连接,若干第二顶针分别设于若干同步杆上。由此,第二顶出组件中,若干第二驱动件驱动同步杆在第二固定杆上进行滑动,从而推动若干第二顶针在第二定位治具内滑动,从而将第二定位治具上的工件顶出,将工件插入模具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治具上包括固定块、夹具组件,固定块固定在第二定位板上,固定块上设有若干与工件、顶针配合的第二插孔,夹具组件套设于固定块外,第二顶针能够在第二插孔中活动。由此,当工件被进料机构插入移料机构的第二定位治具中时,第二定位治具中的夹具组件对工件进行固定,防止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脱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具组件包括压块、若干弹簧以及若干压杆,若干压杆通过若干弹簧设于压块上,第二插孔的外壁设有与压杆连接的通孔,压杆通过通孔能够与第二插孔的工件相抵触。由此,夹具组件的压杆在若干弹簧的作用下,对工件进行挤压,若干压杆共同将工件夹紧,防止其脱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料机构和移料机构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定位套,定位柱与定位套可分离配合。由此,为了保证进料机构和移料机构能够稳定配合,采用定位柱与定位套可分离配合。不单可以保证进料机构和移料机构能够稳定配合,以能够保证移料机构能够与模具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还包括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三驱动件以及若干吸料盘,安装板铰接设于移料机构上,若干吸料盘设于安装板的端面上,第三驱动件一端铰接在移料机构上,第三驱动件另一端与安装板铰接。由此,出料机构配置为对经模具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出料,当工件加工完成后,吸料盘对工件进行吸取,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至指定出料区,吸料盘释放工件,完成出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的具体体现为:本技术提供了插件式的装料、取料的治具模组,使用本模组进行移料可以降低对人员技能上的要求,并能快速上手操作,提供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的一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的一种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的另一种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中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中移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移料机构中第二定位治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的注塑后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进料机构、11-第一顶出组件、111-第一驱动件、112-顶板、113-第一顶针、12-第一固定板、13-第一定位板、14-第一定位治具、141-第一插孔、15-第一固定杆、2-移料机构、21-第二顶出组件、211-第二驱动件、222-同步杆、223-第二顶针、22-第二固定板、23-第二定位板、24-第二定位治具、241-固定块、2411-第二插孔、242-夹具组件、2421-压块、2422-弹簧、2423-压杆、25-第二固定杆、3-定位组件、31-定位柱、32-定位套、4-出料机构、41-安装板、42-第三驱动件、43-吸料盘、5-连接支架、61-调节板、62-调节半球、a-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包括进料机构1和移料机构2,进料机构1固定设置,移料机构2受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即移料机构2设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驱动机构为多轴机械手。进料机构1和移料机构2可分离配合,进料机构1上设有若干第一顶出组件11,移料机构2上设有若干第二顶出组件21,第一顶出组件11能够将工件a插至移料机构2中,第二顶出组件21能够将工件a插至模具中。本技术提供插件式的装料、取料的治具模组,本治具模组中,进料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1)和移料机构(2),所述进料机构(1)和移料机构(2)可分离配合,所述进料机构(1)上设有若干第一顶出组件(11),所述移料机构(2)上设有若干第二顶出组件(21),所述第一顶出组件(11)能够将工件(a)插至移料机构(2)中,所述第二顶出组件(21)能够将工件(a)插至模具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1)和移料机构(2),所述进料机构(1)和移料机构(2)可分离配合,所述进料机构(1)上设有若干第一顶出组件(11),所述移料机构(2)上设有若干第二顶出组件(21),所述第一顶出组件(11)能够将工件(a)插至移料机构(2)中,所述第二顶出组件(21)能够将工件(a)插至模具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第一固定板(12)、第一定位板(13)以及若干第一定位治具(14),所述第一固定板(12)、第一定位板(13)相互平行分布且通过第一固定杆(15)连接,若干所述第一定位治具(14)设于第一定位板(13)上,所述第一顶出组件(1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2)且其驱动端与第一定位治具(14)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组件(11)包括第一驱动件(111)、顶板(112)以及若干第一顶针(113),所述顶板(112)通过第一滑套设于第一固定杆(15)上且位于第一固定板(12)、第一定位板(13)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11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2)上,所述第一驱动件(111)的驱动端与顶板(112)连接,若干所述第一顶针(113)设于顶板(1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治具(14)上设有若干与工件(a)、顶针配合的第一插孔(141),所述第一顶针(113)能够在第一插孔(141)中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式装取治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2)包括第二固定板(22)、第二定位板(23)以及若干第二定位治具(24),所述第二固定板(22)、第二定位板(23)相互平行分布且通过第二固定杆(25)连接,若干所述第二定位治具(24)设于第二定位板(23)上,所述第二顶出组件(21)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2)且其驱动端与第二定位治具(24)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升才刘红霞万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方亮彩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