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篮组件及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93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篮组件及机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在现有的BC双轴数控机床的装配过程中,BC双轴数控机床的装配过程复杂、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摆篮组件及机床中,摆篮组件包括摆篮本体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斜块和第一螺钉,当第一螺钉朝凹槽的第一底壁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斜块挤压凹槽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同时摆篮本体会由凹槽的侧向开口所在轴线向两侧撑开,摆篮的B轴与C轴的夹角也会增大,从而实现了对摆篮的B轴与C轴的垂直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篮组件及机床
本技术属于机床
,具体涉及一种摆篮组件及机床。
技术介绍
在BC双轴数控机床中,B轴指的是绕Y轴作旋转运动的轴,C轴指的是绕Z轴作旋转运动的轴。其中,BC双轴数控机床转台包括摆篮、电机、工作台、轴承和法兰等部件,摆篮上连接有B轴的电机和C轴的电机。在C轴上,电机的定子固定在摆篮内部,电机的转子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且工作台通过轴承与摆篮转动连接;在B轴上,摆篮与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电机的定子固定连接在法兰上,且摆篮的B轴端通过轴承与固定设置在立柱的B轴上的法兰连接。由于BC双轴数控机床对B轴与C轴的垂直度(即B轴与C轴的回转中心线之间的垂直度)的要求极为严格,其精度要求达到微米级或微弧级,高精度机床要求误差在0.01mm以内,否则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目前,BC双轴数控机床转台在装配过程中,在将C轴方向的工作台安装在摆篮上之后,需要检测B轴与C轴的垂直度。如果达不到垂直度的精度要求,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对垂直度都有较大的影响,经常需要将工作台拆卸下来重新对摆篮进行修磨或配磨加工,并将工作台与加工后的摆篮再次装配后重新进行B轴与C轴的垂直度检测,直至满足B轴与C轴的垂直度对精度的要求。但是,在BC双轴数控机床转台的装配过程中,通过上述反复对摆篮进行拆装再加工,以保证B轴与C轴的垂直度的方法,导致BC双轴数控机床的装配过程复杂、效率较低的问题。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摆篮组件及机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在现有的BC双轴数控机床的装配过程中,通过反复对摆篮进行拆装再加工的方式来保证B轴和C轴的垂直度的方法,使得BC双轴数控机床的装配过程复杂、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摆篮组件及机床。首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摆篮组件包括摆篮本体和调节机构;所述摆篮本体的一个面板上形成有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环形开口部;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有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一底壁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底壁的相对端设置有轴向开口,所述轴向开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环形开口部的轴向,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侧向开口;所述第一底壁上形成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斜块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一斜块形成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底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斜块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的间距沿背离所述第二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斜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当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并朝所述第一底壁转动时,所述第一螺钉的螺帽抵靠在所述第一斜块上,并带动所述第一斜块挤压所述凹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摆篮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摆篮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对于所述面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均设置有一个所述侧向开口,两个所述侧向开口的朝向均背离所述面板的中轴线。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摆篮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摆篮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向开口。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摆篮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摆篮本体的C轴的面板上,且所述侧向开口的方向平行于X轴。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摆篮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侧壁在背离所述第二底壁的方向上朝所述第一侧壁倾斜设置;并且/或者,所述第四侧壁在背离所述第二底壁的方向上朝所述第二侧壁倾斜设置。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摆篮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平行设置;并且/或者,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摆篮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摆篮组件还包括第二斜块和/或第三斜块;所述第二斜块抵靠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斜块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的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斜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壁上;所述第三斜块抵靠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所述第三斜块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的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斜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壁上。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摆篮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一底壁设置,所述第二斜块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设置;并且/或者,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一底壁设置,所述第三斜块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摆篮组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固件为第二螺钉和/或销钉;或者,所述紧固件包括销钉以及分别设置在销钉两侧的第二螺钉。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床,该机床包括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任一种摆篮组件。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摆篮组件及机床中,摆篮组件包括摆篮本体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斜块和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穿过第一斜块上的第二螺纹孔与摆篮本体的凹槽的第一底壁上的第一螺纹孔连接,第一螺钉的螺帽抵靠在第一斜块上,由于第一斜块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的间距沿背离第一斜块的第二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且第一斜块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与凹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过盈配合,当第一螺钉朝第一底壁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斜块挤压凹槽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同时摆篮本体会由凹槽的侧向开口所在轴线向两侧撑开,摆篮的B轴与C轴的夹角也会增大,从而实现了对摆篮的B轴与C轴的垂直度的调节。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摆篮组件及机床中,摆篮组件还包括第二斜块和/或第三斜块,第二斜块抵靠在摆篮本体的凹槽的第一侧壁与第一斜块的第三侧壁之间,第三斜块抵靠在摆篮本体的凹槽的第二侧壁与第一斜块的第四侧壁之间,第二斜块、第三斜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在第一底壁上。如此,可以对第二斜块、第三斜块与第一斜块配合的斜面的长度和角度进行各种选择,并且当摆篮组件的第一斜块、第二斜块和第三斜块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加工偏差或者损伤导致调整效果降低时,都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更换来保证对摆篮的B轴与C轴的垂直度的有效调节。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BC双轴数控机床来描述本技术的摆篮组件及机床。附图中:图1为本实施例的BC双轴数控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BC双轴数控机床的前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图2中A-A面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摆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爆炸图;图7为本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上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立柱;2-法兰;3-摆篮本体;31-凹槽;311-第一底壁;3111-第一螺纹孔;312-第一侧壁;313-第二侧壁;314-轴向开口;315-侧向开口;32-环形开口部;4-工作台;5-调节机构;51-第一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篮组件包括摆篮本体和调节机构;所述摆篮本体的一个面板上形成有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环形开口部;/n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有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一底壁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底壁的相对端设置有轴向开口,所述轴向开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环形开口部的轴向,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侧向开口;所述第一底壁上形成有第一螺纹孔;/n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斜块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一斜块形成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底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斜块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的间距沿背离所述第二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斜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n当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并朝所述第一底壁转动时,所述第一螺钉的螺帽抵靠在所述第一斜块上,并带动所述第一斜块挤压所述凹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篮组件包括摆篮本体和调节机构;所述摆篮本体的一个面板上形成有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环形开口部;
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有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一底壁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底壁的相对端设置有轴向开口,所述轴向开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环形开口部的轴向,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侧向开口;所述第一底壁上形成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斜块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一斜块形成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底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斜块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的间距沿背离所述第二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斜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
当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并朝所述第一底壁转动时,所述第一螺钉的螺帽抵靠在所述第一斜块上,并带动所述第一斜块挤压所述凹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篮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对于所述面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均设置有一个所述侧向开口,两个所述侧向开口的朝向均背离所述面板的中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篮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向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建军姜华
申请(专利权)人:超同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