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554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壳体位于转动轴的下方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壳体位于第一开口的下方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点,第二支撑点上安装有转动凸轮,壳体内部与第二支撑点相对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通过将电机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搅拌片转动将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凸轮转动带动第二固定板发生移动,第二固定板带动第一筛板向左移动,由于弹性件和凸轮的作用使得第一筛板进行左右往复移动进行筛选分离;振动动力件振动带动第二筛板进行筛选,将破碎碎化后的大于第二筛板的筛孔的颗粒从第二开口中排出,小于第二筛板的筛孔的颗粒下落至放置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破碎,使垃圾缩容,减少垃圾的转运趟数,降低垃圾转运成本,减少垃圾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同时在破碎的中间可以进行一些垃圾的分离,一部分垃圾可以填埋,一部分垃圾可以回收,一部分垃圾焚烧。利用外力克服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使大块变小块的过程。小块分裂成细粉末过程为磨碎。现有的垃圾破碎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不好,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包括壳体、电机、转动轴和搅拌片,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入口,壳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侧壁设置有搅拌片,壳体位于转动轴的下方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壳体位于第一开口的下方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点,第二支撑点上安装有转动凸轮,壳体内部与第二支撑点相对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点,第一支撑点通过销轴转动安装连接杆,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筛板,第一筛板的一端安装有弹性件且弹性件远离第一筛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第一筛板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开口内,第一筛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接触转动凸轮,壳体外壁位于第一开口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内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筛板,第二筛板远离第二开口的一端位于壳体远离第二开口的内壁,壳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震动动力件,震动动力件的输出端安装第二筛板,壳体底部设置有放置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筛板的倾斜角度为-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均为钢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电机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搅拌片转动将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凸轮转动带动第二固定板发生移动,第二固定板带动第一筛板向左移动,由于弹性件和凸轮的作用使得第一筛板进行左右往复移动进行筛选分离;振动动力件振动带动第二筛板进行筛选,将破碎碎化后的大于第二筛板的筛孔的颗粒从第二开口中排出,小于第二筛板的筛孔的颗粒下落至放置盒内。附图说明图1为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的主视图。图中:1-壳体、2-入口、3-电机、4-转动轴、5-搅拌片、6-第一开口、7-第一筛板、8-弹性件、9-连接杆、901-第二固定板、902-转动凸轮、903-第二支撑点、10-第一支撑点、11-第一固定板、12-第二出口、13-第二筛板、14-振动动力件、15-放置盒、16-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电机3、转动轴4和搅拌片5,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入口2,壳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4,转动轴4的侧壁设置有搅拌片5,壳体1位于转动轴4的下方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6,壳体1位于第一开口6的下方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点903,第二支撑点903上安装有转动凸轮902,壳体1内部与第二支撑点903相对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点10,第一支撑点10通过销轴转动安装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筛板7,第一筛板7的一端安装有弹性件8且弹性件8远离第一筛板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第一筛板7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开口6内,第一筛板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第二固定板901,第二固定板901接触转动凸轮902,壳体1外壁位于第一开口6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开口12,第二开口12内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筛板13,第二筛板13远离第二开口12的一端位于壳体1远离第二开口12的内壁,壳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震动动力件14,震动动力件14的输出端安装第二筛板13,壳体1底部设置有放置盒15;通过将壳体1位于转动轴4的下方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6,壳体1位于第一开口6的下方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点903,第二支撑点903上安装有转动凸轮902,壳体1内部与第二支撑点903相对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点10,第一支撑点10通过销轴转动安装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筛板7,第一筛板7的一端安装有弹性件8且弹性件8远离第一筛板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第一筛板7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开口6内,第一筛板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第二固定板901,第二固定板901接触转动凸轮902,壳体1外壁位于第一开口6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开口12,第二开口12内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筛板13,第二筛板13远离第二开口12的一端位于壳体1远离第二开口12的内壁,壳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震动动力件14,震动动力件14的输出端安装第二筛板13,壳体1底部设置有放置盒15;电机3转动带动转动轴4转动,搅拌片5转动将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凸轮902转动带动第二固定板901发生移动,第二固定板901带动第一筛板7向左移动,由于弹性件8和凸轮902的作用使得第一筛板7进行左右往复移动进行筛选分离;振动动力件14振动带动第二筛板13进行筛选,将破碎碎化后的大于第二筛板13的筛孔的颗粒从第二开口12中排出,小于第二筛板13的筛孔的颗粒下落至放置盒15内。所述第二筛板13的倾斜角度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筛板13的倾斜角度为30-75度;所述弹性件8的具体结构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性件8为弹簧;所述第一筛板7和第二筛板13的具体结构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筛板7和第二筛板13均为钢板。实施例2请参阅图2,为了使得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更加的便于使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6;通过在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6,使得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更加的便于使用,便于将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放置于合适的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壳体1位于转动轴4的下方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6,壳体1位于第一开口6的下方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点903,第二支撑点903上安装有转动凸轮902,壳体1内部与第二支撑点903相对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点10,第一支撑点10通过销轴转动安装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筛板7,第一筛板7的一端安装有弹性件8且弹性件8远离第一筛板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第一筛板7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开口6内,第一筛板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第二固定板901,第二固定板901接触转动凸轮902,壳体1外壁位于第一开口6的下方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电机(3)、转动轴(4)和搅拌片(5),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入口(2),壳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4),转动轴(4)的侧壁设置有搅拌片(5),其特征在于,壳体(1)位于转动轴(4)的下方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6),壳体(1)位于第一开口(6)的下方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点(903),第二支撑点(903)上安装有转动凸轮(902),壳体(1)内部与第二支撑点(903)相对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点(10),第一支撑点(10)通过销轴转动安装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筛板(7),第一筛板(7)的一端安装有弹性件(8)且弹性件(8)远离第一筛板(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第一筛板(7)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开口(6)内,第一筛板(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第二固定板(901),第二固定板(901)接触转动凸轮(902),壳体(1)外壁位于第一开口(6)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开口(12),第二开口(12)内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筛板(13),第二筛板(13)远离第二开口(12)的一端位于壳体(1)远离第二开口(12)的内壁,壳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震动动力件(14),震动动力件(14)的输出端安装第二筛板(13),壳体(1)底部设置有放置盒(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垃圾破碎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电机(3)、转动轴(4)和搅拌片(5),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入口(2),壳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4),转动轴(4)的侧壁设置有搅拌片(5),其特征在于,壳体(1)位于转动轴(4)的下方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6),壳体(1)位于第一开口(6)的下方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点(903),第二支撑点(903)上安装有转动凸轮(902),壳体(1)内部与第二支撑点(903)相对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点(10),第一支撑点(10)通过销轴转动安装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筛板(7),第一筛板(7)的一端安装有弹性件(8)且弹性件(8)远离第一筛板(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第一筛板(7)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开口(6)内,第一筛板(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的第二固定板(901),第二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欣晋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