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649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1,4‑丁二醇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包括一级加氢反应釜、二级加氢反应釜、产物分离机构及微界面发生器;微界面发生器包括界面发生机构和界面破碎机构。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级加氢反应釜之间设置产物分离机构和微界面发生器;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度,并且实现了有效成分与反应气体预混合,并且将反应气在有效成分中形成的气泡破碎为微米级气泡;提高了反应效率。并通过人工智能方式自动检测强化系统的运行参数,并根据参数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及运行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1,4-丁二醇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
技术介绍
1,4-丁二醇(简称BD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和精细化工原料,它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汽车和日用化工等领域。由BDO可以生产四氢呋喃(THF)、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γ-丁内脂(GBL)和聚氨酯树脂(PUResin)、涂料和增塑剂等,以及作为溶剂和电镀行业的增亮剂等。目前,加氢反应设备有多种,如专利号CN201493100U、CN204973910U及CN205586965U,均公开了加氢反应装置。然而这些装置均采用传统反应方式,反应速率难以有太大提高,影响了1,4-丁二醇的制备工艺的升级。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通过在两级加氢反应釜之间设置产物分离机构和微界面发生器;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度,并且实现了有效成分与反应气体预混合,并且将反应气在有效成分中形成的气泡破碎为微米级气泡;提高了反应效率。还设置了智能控制单元,用以自动检测强化系统的运行参数,并根据参数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及运行的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包括一级加氢反应釜和二级加氢反应釜;还包括:产物分离机构,与所述一级加氢反应釜的出料口相连接,并且将一级加氢反应釜的反应产物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在二级加氢反应釜2的内部并与所述产物分离机构相连接,将分离出的有效成分与反应气体预混合,并且将反应气在有效成分中形成的气泡破碎为直径≥1μm,且<1mm的微气泡;并将产生的微气泡送入二级加氢反应釜;所述微界面发生器包括界面发生机构和界面破碎机构;界面发生机构,连接所述产物分离机构,并将分离出的有效成分与反应气体预混合;界面破碎机构,将混入有效成分中的反应气破碎为直径≥1μm,且<1mm的微气泡,并将产生的微气泡送入二级加氢反应釜;所述强化系统还设置了智能控制单元;所述强化系统还设置了智能控制单元;所述一级加氢反应釜与二级加氢反应釜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连接智能控制单元。根据本技术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所述产物分离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产物分离器和静置分离罐;产物分离器连接一级加氢反应釜的出料口,内部设有用于将一级加氢反应釜的反应产物与萃取液混合的搅拌器。根据本技术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所述一级加氢反应釜与二级加氢反应釜的物料进口处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根据本技术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所述界面发生机构包括气液混合筒,气液混合筒的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密封连接,前端盖和后端盖还分别连接暂存罐和加压泵;气液混合筒内还设有可自由转动的叶轮。根据本技术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所述叶轮包括叶柱,叶柱上均匀环设大叶片;叶柱穿设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上还设有进气阀。根据本技术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所述界面破碎机构包括外壳以及与外壳两端连接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外壳内固定至少一破碎单元;所述破碎单元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破碎单元包括两个出口相互连接的气泡发生单元;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连接加压泵和进液管。根据本技术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所述气泡发生单元,包括相互插接的基盘和盖盘以及二者之间形成的气穴;基盘上设有与其周边平齐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围设的中心区域开有通液孔,其他区域设有若干第一气穴孔;通液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气穴孔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一气穴孔之间均形成第一凸台;盖盘的中心区域设有阻液孔;阻液孔的周围设有若干第二气穴孔;阻液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气穴孔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气穴孔之间均形成第二凸台;第一气穴孔、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气穴孔依次交错对接并形成气穴;环形凸台的内侧面与盖盘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出口。根据本技术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所述第一气穴孔和第二气穴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根据本技术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所述第一气穴孔和第二气穴孔的截面形状为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根据本技术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所述盖盘还设有定位销,基盘上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销孔。本技术通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通过在两级加氢反应釜之间设置产物分离机构和微界面发生器;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度,并且实现了有效成分与反应气体预混合,并且将反应气在有效成分中形成的气泡破碎为微米级气泡;提高了反应效率。还设置了智能控制单元,用以自动检测强化系统的运行参数,并根据参数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及运行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微界面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界面发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界面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气泡发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破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气泡发生单元的基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气泡发生单元的盖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的右视图;图13是图11的左视图;图14是本技术的破碎单元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一级加氢反应釜,11-流量控制阀,12-温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2-二级加氢反应釜,3-微界面发生器,4-界面发生机构,41-加压泵,42-前端盖,43-添料阀,44-转动轴,45-叶轮,451-大叶片,452-叶柱,453-小叶片;46-气液混合筒,47-后端盖,48-进气阀;5-产物分离器,51-电子液位计,52-废液泵;6-静置分离罐,61-废液排放管;7-界面破碎机构,71-进液管,72-外壳,73-出液管,74-气泡;8-破碎单元,81-出口,82-基盘,83-通液孔,84-气穴,85-第一凸台,86-第一气穴,87-销孔,88-环形凸台;9-盖盘,91-阻液孔,92-第二气穴孔,93-第二凸台,94-定位销,95-外侧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加氢反应釜和二级加氢反应釜;/n还包括:/n产物分离机构,与所述一级加氢反应釜的出料口相连接,并且将一级加氢反应釜的反应产物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n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在二级加氢反应釜的内部并与所述产物分离机构相连接,将分离出的有效成分与反应气体预混合,并且将反应气在有效成分中形成的气泡破碎为直径≥1μm,且<1mm的微气泡;并将产生的微气泡送入二级加氢反应釜;/n所述微界面发生器包括界面发生机构和界面破碎机构;/n界面发生机构,连接所述产物分离机构,并将分离出的有效成分与反应气体预混合;/n界面破碎机构,将混入有效成分中的反应气破碎为直径≥1μm,且<1mm的微气泡,并将产生的微气泡送入二级加氢反应釜;/n所述强化系统还设置了智能控制单元;/n所述一级加氢反应釜与二级加氢反应釜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连接智能控制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加氢反应釜和二级加氢反应釜;
还包括:
产物分离机构,与所述一级加氢反应釜的出料口相连接,并且将一级加氢反应釜的反应产物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
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在二级加氢反应釜的内部并与所述产物分离机构相连接,将分离出的有效成分与反应气体预混合,并且将反应气在有效成分中形成的气泡破碎为直径≥1μm,且<1mm的微气泡;并将产生的微气泡送入二级加氢反应釜;
所述微界面发生器包括界面发生机构和界面破碎机构;
界面发生机构,连接所述产物分离机构,并将分离出的有效成分与反应气体预混合;
界面破碎机构,将混入有效成分中的反应气破碎为直径≥1μm,且<1mm的微气泡,并将产生的微气泡送入二级加氢反应釜;
所述强化系统还设置了智能控制单元;
所述一级加氢反应釜与二级加氢反应釜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连接智能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物分离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产物分离器和静置分离罐;产物分离器连接一级加氢反应釜的出料口,内部设有用于将一级加氢反应釜的反应产物与萃取液混合的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加氢反应釜与二级加氢反应釜的物料进口处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烯丙醇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发生机构包括气液混合筒,气液混合筒的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密封连接,前端盖和后端盖还分别连接暂存罐和加压泵;气液混合筒内还设有可自由转动的叶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炳周政孟为民王宝荣杨高东罗华勋张锋李磊杨国强田洪舟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