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其结构包括机体、控制面板、单片机、布水管、水泵、水管、连接管、喷头、生物膜、循环外壳和密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生物除臭装置,本设计提出密封板设计,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仍有臭气泄漏导致影响附近居民环境空气问题,其中进气管内的臭气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S形路径通过进气管排出,达到了提升机体密封性防止臭气泄漏的有益效果;本设计提出外壳设计,解决了小型除臭效率偏低导致影响除臭效果问题,其中密封硅胶有效防止壳体和盖板间隙泄漏,并且壳体和盖板内侧与防水海绵防止内部液体从壳体和盖板间隙溢出提升密封性能,达到了提升外壳内部空间除臭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恶臭是各种异味的总称,凡是能损害人类生活环境,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或使人产生不愉快感觉的气体通称恶臭,小型除臭效率偏低导致影响除臭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除臭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使用过程中仍有臭气泄漏导致影响附近居民环境空气,并且小型除臭效率偏低导致影响除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生物除臭装置,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仍有臭气泄漏导致影响附近居民环境空气,并且小型除臭效率偏低导致影响除臭效果的问题,达到了提升机体密封性防止臭气泄漏,并且利于外壳内部空间提升除臭效率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机体、控制面板、单片机、布水管、水泵、水管、连接管、喷头、生物膜、循环外壳和密封板,所述机体外侧设置有循环外壳,所述循环外壳左端面右下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侧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外壳顶端面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外壳后端内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端面与喷头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后端面与布水管进行插接,所述布水管底端外侧与水泵进行插接,所述水泵底端面与水管进行插接,所述外壳内部底端设置有生物膜,所述循环外壳由壳体、第一挡板、连接块、第二挡板、进气管和排气管组成,所述壳体内部左上侧通过连接块与第一挡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壳体中下侧通过连接块与第二挡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壳体外侧右端与进气管进行插接,所述壳体外侧左上端与排气管进行插接,所述壳体后端面内侧通孔与连接管进行插接,所述密封板由盖板、密封硅胶、固定胶、防水海绵、橡胶板和封条组成,所述盖板底端内侧凹槽与密封硅胶进行插接,所述盖板底端面右侧通过固定胶与防水海绵进行粘接,所述防水海绵右端面与橡胶板进行胶接,所述橡胶板顶端面与封条进行胶接,所述密封硅胶底端面与壳体进行插接,所述盖板底端外侧与壳体底端外侧进行插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底端面与壳体距离为40cm,挡板顶端垂直于壳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顶端面与壳体距离为40cm,挡板形状尺寸与挡板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海绵厚度为4mm,并且防水海绵孔径为0.1微米。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形状为凹字形结构,并且盖板底端面预留有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喷头设置有24个,并且24个喷头形状尺寸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型号为NBG80-65。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型号为msp430g2。(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使用过程中仍有臭气泄漏导致影响附近居民环境空气的问题,本设计提出密封板设计,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仍有臭气泄漏导致影响附近居民环境空气问题,其中进气管内的臭气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S形路径通过进气管排出,达到了提升机体密封性防止臭气泄漏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小型除臭效率偏低导致影响除臭效果的问题,本设计提出外壳设计,解决了小型除臭效率偏低导致影响除臭效果问题,其中密封硅胶有效防止壳体和盖板间隙泄漏,并且壳体和盖板内侧与防水海绵防止内部液体从壳体和盖板间隙溢出提升密封性能,达到了提升外壳内部空间除臭效率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壳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板结构剖视图;图中:机体-1、控制面板-3、外壳-2、密封板-5、单片机-4、布水管-6、水泵-7、水管-8、连接管-9、喷头-10、生物膜-11、壳体-21、第一挡板-22、连接块-23、第二挡板-24、进气管-25、排气管-26、盖板-51、密封硅胶-52、固定胶-53、防水海绵-54、橡胶板-55、封条-5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外壳2、密封板5、壳体21、第一挡板22、连接块23、第二挡板24、进气管25、排气管26、盖板51、密封硅胶52、固定胶53、防水海绵54、橡胶板55、封条56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机体1、控制面板3、单片机4、布水管6、水泵7、水管8、连接管9、喷头10、生物膜11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机体1、控制面板3、单片机4、布水管6、水泵7、水管8、连接管9、喷头10、生物膜11、循环外壳2和密封板5,机体1外侧设置有循环外壳2,循环外壳2左端面右下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3内侧设置有单片机4,外壳2顶端面设置有密封板5,外壳2后端内侧设置有连接管9,连接管9底端面与喷头10进行螺纹连接,连接管9后端面与布水管6进行插接,布水管6底端外侧与水泵7进行插接,水泵7底端面与水管8进行插接,外壳2内部底端设置有生物膜11,循环外壳2由壳体21、第一挡板22、连接块23、第二挡板24、进气管25和排气管26组成,壳体21内部左上侧通过连接块23与第一挡板22进行螺栓连接,壳体21中下侧通过连接块23与第二挡板24进行螺栓连接,壳体21外侧右端与进气管25进行插接,壳体21外侧左上端与排气管26进行插接,壳体21后端面内侧通孔与连接管9进行插接,密封板5由盖板51、密封硅胶52、固定胶53、防水海绵54、橡胶板55和封条56组成,盖板51底端内侧凹槽与密封硅胶52进行插接,盖板51底端面右侧通过固定胶53与防水海绵54进行粘接,防水海绵54右端面与橡胶板55进行胶接,橡胶板55顶端面与封条56进行胶接,密封硅胶52底端面与壳体21进行插接,盖板51底端外侧与壳体21底端外侧进行插接。其中,所述第一挡板22底端面与壳体21距离为40cm,挡板22顶端垂直于壳体21,利于臭气在外壳2内部形成S形路径。其中,所述第二挡板24顶端面与壳体21距离为40cm,挡板24形状尺寸与挡板22相同,利于第二挡板24与壳体21进行固定。其中,所述防水海绵54厚度为4mm,并且防水海绵54孔径为0.1微米,利于提升机体1防水性能。其中,所述盖板51形状为凹字形结构,并且盖板51底端面预留有凹槽,利于盖板51内侧与密封硅胶52进行插接。其中,所述喷头10设置有24个,并且24个喷头10形状尺寸均相同,利于喷头10进行安装装配。其中,所述水泵7型号为NBG80-65,转速高,噪音小。其中,所述单片机4型号为msp430g2,运行稳定,性能快。本专利所述的:密封硅胶52有粘度结性,收缩率小、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机体(1)、控制面板(3)、单片机(4)、布水管(6)、水泵(7)、水管(8)、连接管(9)、喷头(10)和生物膜(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外壳(2)和密封板(5),所述机体(1)外侧设置有循环外壳(2),所述循环外壳(2)左端面右下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内侧设置有单片机(4),所述外壳(2)顶端面设置有密封板(5),所述外壳(2)后端内侧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底端面与喷头(10)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9)后端面与布水管(6)进行插接,所述布水管(6)底端外侧与水泵(7)进行插接,所述水泵(7)底端面与水管(8)进行插接,所述外壳(2)内部底端设置有生物膜(11),所述循环外壳(2)由壳体(21)、第一挡板(22)、连接块(23)、第二挡板(24)、进气管(25)和排气管(26)组成,所述壳体(21)内部左上侧通过连接块(23)与第一挡板(2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壳体(21)中下侧通过连接块(23)与第二挡板(2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壳体(21)外侧右端与进气管(25)进行插接,所述壳体(21)外侧左上端与排气管(26)进行插接,所述壳体(21)后端面内侧通孔与连接管(9)进行插接,所述密封板(5)由盖板(51)、密封硅胶(52)、固定胶(53)、防水海绵(54)、橡胶板(55)和封条(56)组成,所述盖板(51)底端内侧凹槽与密封硅胶(52)进行插接,所述盖板(51)底端面右侧通过固定胶(53)与防水海绵(54)进行粘接,所述防水海绵(54)右端面与橡胶板(55)进行胶接,所述橡胶板(55)顶端面与封条(56)进行胶接,所述密封硅胶(52)底端面与壳体(21)进行插接,所述盖板(51)底端外侧与壳体(21)底端外侧进行插接,所述控制面板(3)和水泵(7)均与单片机(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机体(1)、控制面板(3)、单片机(4)、布水管(6)、水泵(7)、水管(8)、连接管(9)、喷头(10)和生物膜(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外壳(2)和密封板(5),所述机体(1)外侧设置有循环外壳(2),所述循环外壳(2)左端面右下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内侧设置有单片机(4),所述外壳(2)顶端面设置有密封板(5),所述外壳(2)后端内侧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底端面与喷头(10)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9)后端面与布水管(6)进行插接,所述布水管(6)底端外侧与水泵(7)进行插接,所述水泵(7)底端面与水管(8)进行插接,所述外壳(2)内部底端设置有生物膜(11),所述循环外壳(2)由壳体(21)、第一挡板(22)、连接块(23)、第二挡板(24)、进气管(25)和排气管(26)组成,所述壳体(21)内部左上侧通过连接块(23)与第一挡板(2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壳体(21)中下侧通过连接块(23)与第二挡板(2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壳体(21)外侧右端与进气管(25)进行插接,所述壳体(21)外侧左上端与排气管(26)进行插接,所述壳体(21)后端面内侧通孔与连接管(9)进行插接,所述密封板(5)由盖板(51)、密封硅胶(52)、固定胶(53)、防水海绵(54)、橡胶板(55)和封条(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吴俊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