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27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包括热感应玻璃管柱,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托盘,所述支撑托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流弯片,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的上端设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热罩,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消防装置增加了聚热结构,使得消防装置能够更早的感应到火灾现场的热量,从而提前进行喷淋灭火处理,提升消防保护效果,并且热感应玻璃管柱便于更换,实现装置的重复多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
技术介绍
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建筑、人员密集的场所等地方均要安装消防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可消除灾情及引导人员疏散。并伴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应运而生。目前,许多的这类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的终端依然采用传统的感应喷淋头,不过,这类喷淋头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其热感应灵敏度不高,没有良好的聚热结构,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患于未然效果,提升消防保护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包括热感应玻璃管柱,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托盘,所述支撑托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流弯片,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的上端设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热罩,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通管,且第三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卡套之间相连通,所述底座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柱,且螺纹支撑柱的上表面与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的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引流弯片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引流弯片在支撑托盘的外表面呈均匀环形分布,且引流弯片的形状呈弧形。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托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形状呈L字形。优选的,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的内部填充有膨胀液,且膨胀液为煤油与乙醚的混合液。优选的,所述第三连通管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聚热罩的形状呈锥形。优选的,所述螺纹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拆装柄,且拆装柄的形状呈T字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二连通管、螺纹套和聚热罩,为消防装置增加了聚热结构,使得消防装置能够更早的感应到火灾现场的热量,从而提前进行喷淋灭火处理,提升消防保护效果;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螺纹支撑柱和拆装柄,能够在热感应玻璃管柱破裂后,便于人们对热感应玻璃管柱的更换,实现装置的重复多次使用;综上,本技术的消防装置增加了聚热结构,使得消防装置能够更早的感应到火灾现场的热量,从而提前进行喷淋灭火处理,提升消防保护效果,并且热感应玻璃管柱便于更换,实现装置的重复多次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感应玻璃管柱、2底座、3支撑托盘、4引流弯片、5卡套、6第一连通管、7第二连通管、8螺纹套、9聚热罩、10第三连通管、11螺纹支撑柱、12拆装柄、13连接架、14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包括热感应玻璃管柱1,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下端设有底座2,底座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托盘3,支撑托盘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流弯片4,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上端设有卡套5,卡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6,第一连通管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7,第二连通管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螺纹套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热罩9,第二连通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通管10,且第三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7、第一连通管6、卡套5之间相连通,底座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柱11,且螺纹支撑柱11的上表面与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相接触。其中,引流弯片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引流弯片4在支撑托盘3的外表面呈均匀环形分布,且引流弯片4的形状呈弧形。其中,第一连通管6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3,两个连接架13的下端与支撑托盘3固定连接,连接架13的形状呈L字形。其中,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内部填充有膨胀液,且膨胀液为煤油与乙醚的混合液。其中,第三连通管10的外表面设有螺纹14,聚热罩9的形状呈锥形。实施例二:参照图2-3,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包括热感应玻璃管柱1,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下端设有底座2,底座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托盘3,支撑托盘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流弯片4,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上端设有卡套5,卡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6,第一连通管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7,第二连通管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螺纹套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热罩9,第二连通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通管10,且第三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7、第一连通管6、卡套5之间相连通,底座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柱11,且螺纹支撑柱11的上表面与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相接触。其中,引流弯片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引流弯片4在支撑托盘3的外表面呈均匀环形分布,且引流弯片4的形状呈弧形。其中,第一连通管6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3,两个连接架13的下端与支撑托盘3固定连接,连接架13的形状呈L字形。其中,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内部填充有膨胀液,且膨胀液为煤油与乙醚的混合液。其中,第三连通管10的外表面设有螺纹14,聚热罩9的形状呈锥形。其中,螺纹支撑柱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拆装柄12,且拆装柄12的形状呈T字形。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螺纹套8能够方便对聚热罩9的安装,当现场发生火情时,燃烧产生的热气会逐渐上升,位于聚热罩9下表面位置的上升的热气会被聚热罩9聚拢,从而便于热感应玻璃管柱1更早的感应到热量,高温热气会让热感应玻璃管柱1内部填充的膨胀液升温膨胀,让热感应玻璃管柱1发生破裂,与外部消防水管连接的第三连通管10,会让消防水通过第三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7、第一连通管6、卡套5喷出,并在引流弯片4的引导下,实现对周边区域很好的喷淋灭火处理,从而能够及时的灭火,避免火势扩大,提升消防的保护效果,人们可以通过旋转拆装柄12,将螺纹支撑柱11从底座2内取出,并再次更换热感应玻璃管柱1,实现消防装置的重复多次使用,本技术的消防装置增加了聚热结构,使得消防装置能够更早的感应到火灾现场的热量,从而提前进行喷淋灭火处理,提升消防保护效果,并且热感应玻璃管柱便于更换,实现装置的重复多次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包括热感应玻璃管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下端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托盘(3),所述支撑托盘(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流弯片(4),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上端设有卡套(5),所述卡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6),所述第一连通管(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7),所述第二连通管(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所述螺纹套(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热罩(9),所述第二连通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通管(10),且第三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7)、第一连通管(6)、卡套(5)之间相连通,所述底座(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柱(11),且螺纹支撑柱(11)的上表面与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物联网的消防装置,包括热感应玻璃管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下端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托盘(3),所述支撑托盘(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引流弯片(4),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上端设有卡套(5),所述卡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6),所述第一连通管(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7),所述第二连通管(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所述螺纹套(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聚热罩(9),所述第二连通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通管(10),且第三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7)、第一连通管(6)、卡套(5)之间相连通,所述底座(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柱(11),且螺纹支撑柱(11)的上表面与所述热感应玻璃管柱(1)的相接触。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