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6194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价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的方法,从寄主的干枯枝条占比、寄生强度和叶片替代占比三方面来综合反映和评价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评价方法客观,为桑寄生植物对寄主危害程度的评价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寄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桑寄生植物是一类寄生在木本植物枝干上的营半寄生生活的被子植物,属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有叶片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无独立的根系,需要从寄主植物上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大多数桑寄生植物的寄主植物种类范围很广,能够寄生在多种寄主植物种类上,部分桑寄生植物仅寄生在单属或单种寄主植物上。桑寄生植物强烈的蒸腾作用会导致寄主植物气孔早闭或震荡关闭,造成寄主植物光合速率下降,强烈的蒸腾作用会使得寄主植物产生干旱胁迫。受桑寄生植物危害的树木,一般表现为落叶早,次年长叶迟,被寄生处具有膨大的结合部,木质部纹理紊乱,出现裂缝或空心,严重时枝条枯死或全株枯死。如何界定和判断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程度,目前尚无一种客观和准确的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于寄主树木的生长季进行调查,记录被桑寄生植物所寄生的寄主树木的种名,并进行下一步S2;S2.判断寄主的存活状况,若寄主死亡,则记录为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IV级,Ⅳ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最为严重,已导致寄主死亡;若寄主未死亡,则进行下一步S3;S3.对长有桑寄生植物的寄主树木测算干枯枝条占比A、寄生强度B和叶片替代占比C,并进行赋值;S4.将上述三个评分指标加权相加,得到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的总评分,用字母D表示,D=0.3×A+0.2×B+0.5×C;S5.根据D的取值将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除造成寄主死亡外)划分为三个等级:当D=1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Ⅰ级;当1<D≤2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Ⅱ级;当2<D≤3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Ⅲ级;其中,Ⅰ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较为轻微,Ⅱ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为严重;Ⅲ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为极其严重。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A为因寄生而形成干枯枝条的材积占寄主全部枝条材积的百分比,当0≤A<10%时,A赋值为1;当10%≤A<50%时,A赋值为2;当50%≤A≤100%时,赋值为3。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B为单株寄主上着生桑寄生植物的个体数量,当B<10时,B赋值为1;当10≤B<30时,B赋值为2;当B≥30时,B赋值为3。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C为桑寄生植物叶片体积占寄主叶片总体积的百分比,当0≤C<15%时,C赋值为1;当15%≤C<50%时,C赋值为2;当50%≤C≤100%时,C赋值为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综合寄主的干枯枝条占比、寄生强度和叶片替代占比来反映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程度,进而判定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等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评价客观,为评价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程度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评价对象成都市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内的常见园林树木及其被寄生的桑寄生植物。2.评价方法一种评价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内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于2020年9月进行调查,记录被桑寄生植物所寄生的寄主树木的种名,共调查了18个树种共131株个体,并进行下一步S2;S2.发现一株长有9株毛叶钝果寄生的刺槐和1株长有5株毛叶钝果寄生的荷花玉兰死亡,判定毛叶钝果寄生对这2株寄主的危害等级为IV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极其严重,已导致寄主死亡;对于未死亡的129株寄主植株,则进行下一步S3;S3.测算干枯枝条占比、寄生强度和叶片替代占比;其中,所述干枯枝条占比为因寄生而形成干枯枝条的材积占寄主全部枝条材积的百分比,用字母A表示,当0≤A<10%时,A赋值为1;当10%≤A<50%时,A赋值为2;当50%≤A≤100%时,赋值为3;所述寄生强度为单株寄主上着生桑寄生植物的个体数量,用字母B表示,当B<10时,B赋值为1;当10≤B<30时,B赋值为2;当B≥30时,B赋值为3;所述叶片替代占比为桑寄生植物叶片体积占寄主叶片总体积的百分比,用字母C表示,当0≤C<15%时,C赋值为1;当15%≤C<50%时,C赋值为2;当50%≤C≤100%时,C赋值为3;S4.将上述三个评分指标加权相加,得到桑寄生对其寄主危害的总评分,用字母D表示,D=0.3×A+0.2×B+0.5×C;S5.根据D的取值将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除造成寄主死亡外)划分为三个等级:当D=1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Ⅰ级;当1<D≤2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Ⅱ级;当2<D≤3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Ⅲ级;其中,Ⅰ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较为轻微,Ⅱ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为严重;Ⅲ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为极其严重。比如,以某株紫叶李为例,其植株上干枯枝条占比A为3%,寄生强度B为8株,叶片替代占比C为25%,分别赋值A=1,B=1,C=2,则得到桑寄生对其寄主危害的总评分D=0.3×A+0.2×B+0.5×C=0.3×1+0.2×1+0.5×2=1.5,即桑寄生植物对其危害为Ⅱ级。另如,以某株刺槐为例,其植株上干枯枝条占比A为80%,寄生强度B为13株,叶片替代占比C为25%,分别赋值A=3,B=2,C=2,则得到桑寄生对其寄主危害的总评分D=0.3×A+0.2×B+0.5×C=0.3×3+0.2×2+0.5×2=2.3,即桑寄生植物对其危害为Ⅲ级。3.评价结果通过上述方法,以常见桑寄生植物毛叶钝果寄生为例,对其寄主——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18个树种共129株树木,按以上危害等级评价方法进行了寄生危害程度的评价分析,结果见表1桑寄生植物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常见园林树木的危害等级。表1.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部分桑寄生植物寄主受危害程度的等级评价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S1. 于寄主树木的生长季进行调查,记录被桑寄生植物所寄生的寄主树木的种名,并进行下一步S2;/nS2. 判断寄主的存活状况,若寄主死亡,则记录为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IV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最为严重,已导致寄主死亡;若寄主未死亡,则进行下一步S3;/nS3. 对长有桑寄生植物的寄主树木测算干枯枝条占比A、寄生强度B和叶片替代占比C,并进行赋值;/nS4. 将上述三个评分指标加权相加,得到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的总评分,用字母D表示,D = 0.2 × A + 0.2 × B + 0.6 × C;/nS5. 根据D的取值将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划分为三个等级:/n当D = 1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Ⅰ级;/n当1 < D ≤ 2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Ⅱ级;/n当2 < D ≤ 3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Ⅲ级;/n其中,Ⅰ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较为轻微,Ⅱ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为严重;Ⅲ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为极其严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于寄主树木的生长季进行调查,记录被桑寄生植物所寄生的寄主树木的种名,并进行下一步S2;
S2.判断寄主的存活状况,若寄主死亡,则记录为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IV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程度最为严重,已导致寄主死亡;若寄主未死亡,则进行下一步S3;
S3.对长有桑寄生植物的寄主树木测算干枯枝条占比A、寄生强度B和叶片替代占比C,并进行赋值;
S4.将上述三个评分指标加权相加,得到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危害的总评分,用字母D表示,D=0.2×A+0.2×B+0.6×C;
S5.根据D的取值将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划分为三个等级:
当D=1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Ⅰ级;
当1<D≤2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Ⅱ级;
当2<D≤3时,桑寄生植物对寄主的危害等级为Ⅲ级;
其中,Ⅰ级表明桑寄生植物对其寄主的危害较为轻微,Ⅱ级表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宁尹涛马瑞李桾溢薛盼盼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