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护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16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护目镜,包括镜片、镜框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镜片分别与镜框相连接,其中,所述镜片与镜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镜片上设有镜片连接部和鼻梁连接部;在所述镜框上设有镜框连接部、鼻梁贴合部和吸湿通风部,其中,所述镜片连接部和鼻梁连接部分别与镜框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鼻梁贴合部为可拆卸的鼻梁贴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医用护目镜存在的密封性和舒适性等问题,其中,通过镜片与镜框的可拆卸连接设计增强密封性及抗冲击能力;通过吸湿通风部的设计保障密封并使佩戴护目镜后的眼部周围空间保持干燥;而可拆卸的鼻梁贴合部设置则增强了对不同个体的普遍适用性,不因个体差异而出现密封性不充分及佩戴不舒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护目镜
本技术涉及医用防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护目镜。
技术介绍
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医护工作者需要长时间佩戴护目镜,防止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呼吸排放物等直接溅入眼部,以避免眼部受到感染。对医用护目镜的要求主要是满足《DB11-188-2003医用防护镜技术要求》的标准,在该标准中,强调了耐高温、抗冲击及耐腐蚀和耐消毒液等性能要求,如对耐消毒液性能检测,需要将医用护目镜放入浓度为0.3%过氧乙酸溶液中浸泡30分钟。现有技术中,对医用护目镜的改进较多,如设置间接通风孔、过滤病毒滤芯、电动通风除雾装置等,其中,不带病毒过滤滤芯的间接通风类型的护目镜,只能防止液体泼溅,并不能有效防病毒;带病毒过滤滤芯的护目镜则存在滤芯更换困难等问题;对于护目镜内设电动通风、除雾、刮板等装置,则存在使护目镜的重量增加、安全可靠性降低、清洗困难等问题。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时间佩戴护目镜的医护人员,护目镜的重量每增加20g,对使用者的佩戴体验就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很难在重量和电力续航上取得平衡,以保障医护人员佩戴医用护目镜长时间得到有效防护;再者,为使医用护目镜满足《DB11-188-2003医用防护镜技术要求》中的耐腐蚀和耐消毒液等性能,提高安全可靠性,需尽量避免使用电动组件。此外,现有医用护目镜一般均为统一尺码,因医护人员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密封性的问题,尤其是鼻梁处密封难度更大,个体鼻梁高度差别极难协调,由此,很难保证个体佩戴护目镜后均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即使部分个体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的密封性得到实现,却很难使医务工作者均能实现佩戴舒适。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护目镜的密封性及佩戴的舒适度,以减轻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护目镜的负担,并为其工作提供安全可靠保障,有效防止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护目镜,能够有效增强密封效果,并提高佩戴舒适度,使不同医护人员均能得到可靠安全保障,从而有效防止感染。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护目镜,包括镜片、镜框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所述镜片分别与所述镜框相连接,其中,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镜片上设有镜片连接部和鼻梁连接部;在所述镜框上设有镜框连接部、鼻梁贴合部和吸湿通风部,其中,所述镜片连接部和所述鼻梁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镜框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鼻梁贴合部为可拆卸的鼻梁贴合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镜框包括四组镜框侧部,分别为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镜框侧部、第二镜框侧部、第三镜框侧部和第四镜框侧部;其中,所述鼻梁贴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镜框侧部的中部;所述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镜框侧部和/或所述第四镜框侧部上;所述镜框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镜框侧部、第二镜框侧部、第三镜框侧部和第四镜框侧部的内侧环绕设置。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鼻梁贴合部包括鼻梁垫块、鼻梁垫块连接槽和鼻梁垫块连接条,所述鼻梁垫块连接槽和所述鼻梁垫块连接条相连接,所述鼻梁垫块与所述鼻梁垫块连接槽可拆卸连接。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吸湿通风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吸湿通风部和第二吸湿通风部;所述第一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镜框侧部上,所述第二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四镜框侧部上。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在所述镜框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固定带连接口,所述固定带连接口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固定带连接口和第二固定带连接口;所述第一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口的内侧,所述第二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带连接口的内侧。较佳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第一吸湿通风部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吸湿材料存放槽和第一吸湿材料通风槽,所述第一吸湿材料存放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湿材料通风槽的外侧;所述第二吸湿通风部包括相连通的第二吸湿材料存放槽和第二吸湿材料通风槽,所述第二吸湿材料存放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吸湿材料通风槽的外侧。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镜框连接部包括镜框连接头、镜框连接槽、固定销和固定挡;其中,所述镜框连接头有多组,分别沿所述第一镜框侧部和所述第三镜框侧部间隔设置;所述镜框连接槽沿所述第一镜框侧部、第二镜框侧部、第三镜框侧部和第四镜框侧部的内侧环绕设置;所述固定销与所述固定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镜框侧部的中部;所述镜框连接槽与所述镜片的周边相连接;所述镜框连接头与所述镜片连接部相连接,所述镜框连接槽、所述固定销和所述固定挡分别与所述鼻梁连接部相连接。较佳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镜片连接部的数量与所述镜框连接头的数量相同;所述镜片连接部为内部直径大于外口直径的凹槽结构;所述镜框连接头为凸起结构,能够与所述镜片连接部相契合卡扣连接。较佳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镜片的周边包括四组镜片侧边,分别为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镜片侧边、第二镜片侧边、第三镜片侧边和第四镜片侧边,其中,所述鼻梁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镜片侧边的中部;所述镜片连接部有八组,分别为第一镜片连接部、第二镜片连接部、第三镜片连接部、第四镜片连接部、第五镜片连接部、第六镜片连接部、第七镜片连接部、第八镜片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镜片连接部、第二镜片连接部、第三镜片连接部和第四镜片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镜片侧边间隔分布,所述第五镜片连接部、第六镜片连接部、第七镜片连接部和第八镜片连接部沿所述第三镜片侧边间隔分布;所述第一镜片连接部和第五镜片连接部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镜片连接部和第六镜片连接部正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镜片连接部和第七镜片连接部正相对设置,所述第四镜片连接部和第八镜片连接部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镜片连接部和第二镜片连接部位于所述鼻梁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三镜片连接部和第四镜片连接部位于所述鼻梁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镜框连接头有八组,分别为第一镜框连接头、第二镜框连接头、第三镜框连接头、第四镜框连接头、第五镜框连接头、第六镜框连接头、第七镜框连接头和第八镜框连接头,其中,所述第一镜框连接头、第二镜框连接头、第三镜框连接头和第四镜框连接头沿所述第一镜框侧部间隔分布,所述第五镜框连接头、第六镜框连接头、第七镜框连接头和第八镜框连接头沿所述第三镜框侧部间隔分布;所述第一镜框连接头与所述第一镜片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镜框连接头与所述第二镜片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三镜框连接头与所述第三镜片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四镜框连接头与所述第四镜片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五镜框连接头与所述第五镜片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六镜框连接头与所述第六镜片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七镜框连接头与所述第七镜片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八镜框连接头与所述第八镜片连接部对应连接。较佳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护目镜中,所述第一镜片连接部和第二镜片连接部的间隔距离与所述第三镜片连接部和第四镜片连接部的间隔距离相同;所述第五镜片连接部和第六镜片连接部的间隔距离与所述第七镜片连接部和第八镜片连接部的间隔距离相同;所述第一镜框连接头和第二镜框连接头的间隔距离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护目镜,包括镜片、镜框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所述镜片分别与所述镜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镜片上设有镜片连接部和鼻梁连接部;在所述镜框上设有镜框连接部、鼻梁贴合部和吸湿通风部,其中,所述镜片连接部和所述鼻梁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镜框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鼻梁贴合部为可拆卸的鼻梁贴合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护目镜,包括镜片、镜框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所述镜片分别与所述镜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镜片上设有镜片连接部和鼻梁连接部;在所述镜框上设有镜框连接部、鼻梁贴合部和吸湿通风部,其中,所述镜片连接部和所述鼻梁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镜框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鼻梁贴合部为可拆卸的鼻梁贴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包括四组镜框侧部,分别为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镜框侧部、第二镜框侧部、第三镜框侧部和第四镜框侧部;其中,所述鼻梁贴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镜框侧部的中部;所述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镜框侧部和/或所述第四镜框侧部上;所述镜框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镜框侧部、第二镜框侧部、第三镜框侧部和第四镜框侧部的内侧环绕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贴合部包括鼻梁垫块、鼻梁垫块连接槽和鼻梁垫块连接条,所述鼻梁垫块连接槽和所述鼻梁垫块连接条相连接,所述鼻梁垫块与所述鼻梁垫块连接槽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通风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吸湿通风部和第二吸湿通风部;所述第一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镜框侧部上,所述第二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四镜框侧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框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固定带连接口,所述固定带连接口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固定带连接口和第二固定带连接口;所述第一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口的内侧,所述第二吸湿通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带连接口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湿通风部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吸湿材料存放槽和第一吸湿材料通风槽,所述第一吸湿材料存放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吸湿材料通风槽的外侧;所述第二吸湿通风部包括相连通的第二吸湿材料存放槽和第二吸湿材料通风槽,所述第二吸湿材料存放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吸湿材料通风槽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连接部包括镜框连接头、镜框连接槽、固定销和固定挡;其中,
所述镜框连接头有多组,分别沿所述第一镜框侧部和所述第三镜框侧部间隔设置;
所述镜框连接槽沿所述第一镜框侧部、第二镜框侧部、第三镜框侧部和第四镜框侧部的内侧环绕设置;
所述固定销与所述固定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镜框侧部的中部;
所述镜框连接槽与所述镜片的周边相连接;所述镜框连接头与所述镜片连接部相连接,所述镜框连接槽、所述固定销和所述固定挡分别与所述鼻梁连接部相连接。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松季璐朱佳虹张瑾佟超聂旭
申请(专利权)人: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