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11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包括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和按压件,在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的内侧弧面上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按压件,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扭夹结构闭合固定,按压件包括弧形压板和弹簧,弧形压板通过弹簧与相应一侧的夹紧件连接。该止血装置的结构简单,利用扭夹结构进行开闭的形式使得操作更加便捷,适于单人工况下使用;以半包覆式按压的结构实现动脉止血过程,可避免肢体远端因长时间完全断开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造成肢体坏死等恶劣后果,保证伤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避免完全阻断远端肢体血液供应的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当遭遇各种意外伤害时,如果人体四肢发生动脉破裂出血的情况,由于动脉压较高,出血速度快,止血过程如不够及时有效,很快即会危及生命,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但是现有的动脉止血带在使用时需要在肢体的四周连续无缝隙强力加压,形成肢体远端完全断开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的效果。因此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是有限制的,一旦连续时间太长(中国学术界限制45分钟,美国法律限定2小时)就会带来远端肢体坏死的风险,严重的甚至需要截肢。为此,在人力条件具备时,常采用间接按压法止血,但是,在人力条件不具备时,比如只有伤员本人在现场,或者他人无法及时提供帮助且外援驰援时间较久时,拥有一款能够模拟间接按压止血的止血装置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结构简单,扭夹结构实现闭合的形式使得操作过程更加地简单方便,以特有的半包覆按压结构实现动脉止血,可避免全包裹挤压止血带来的风险。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包括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和按压件,在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的内侧弧面上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按压件,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扭夹结构闭合固定,按压件包括弧形压板和弹簧,弧形压板通过弹簧与相应一侧的夹紧件连接。进一步地,在弹簧外侧设有伸缩管,伸缩管一端与相应一侧的夹紧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压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弹簧的外径大小与伸缩管的内径大小相适应。进一步地,所述扭夹结构包括可匹配夹紧的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第一夹体设在第一夹紧件的端部、第二夹体设在第二夹紧件的端部。进一步地,在弧形压板外部包覆橡胶垫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公开的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的结构简单,利用扭夹结构进行开闭的形式使得操作更加便捷,可一人快速完成整体操作,无需依赖外部帮助,适于单人工况下使用;相比于现有的止血带结构而言,本装置代替全包裹式挤压止血方式,以半包覆式按压的结构实现动脉止血过程,避免肢体远端因长时间完全断开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造成肢体坏死等恶劣后果,保证伤者的健康;装置整体为纯机械式的结构,制备成本低廉,部件不易损毁,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夹紧件,2-第二夹紧件,3-按压件,4-扭夹结构,5-大腿;31-弧形压板,32-弹簧,33-伸缩管;41-第一夹体,42-第二夹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全包围贴覆式挤压止血带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因肢体远端长期处于完全断开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的状态,易造成肢体坏死的不良后果,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包括第一夹紧件1、第二夹紧件2和按压件3,在第一夹紧件1和第二夹紧件2的内侧弧面上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按压件3,第一夹紧件1和第二夹紧件2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扭夹结构4闭合固定,按压件3包括弧形压板31和弹簧32,弧形压板31通过弹簧32与相应一侧的夹紧件连接。为了防止弹簧32变形过程中发生偏离于其轴向方向的倾斜,在弹簧32外侧设有伸缩管33,伸缩管33一端与相应一侧的夹紧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压板31固定连接。弹簧32的外径大小与伸缩管33的内径大小相适应,此设计可保证弹簧32仅沿其轴向方向进行伸缩变形,不会发生径向偏移以影响按压效果。所述扭夹结构4包括可匹配夹紧的第一夹体41和第二夹体42,第一夹体41设在第一夹紧件1的端部、第二夹体42设在第二夹紧件2的端部。为了避免弧形压板31与人体表面紧压接触过程中误伤人体皮肤,在弧形压板31外部包覆橡胶垫层。当人体四肢意外受创,需在肢体近心端绑缚止血带以压迫血管、阻断血行进行止血时,首先将该止血装置张开置于大腿5上(具体位置为膝上4横指的位置)或大臂上三分之一位置处(需要说明一点,为了方便解释说明,此处以同一附图内容展示的装置结构对该装置在大腿或大臂处的使用方法进行统一说明,而针对人体大腿和大臂的口径大小相差较大的问题,为提高适用性,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设计适用于大臂尺寸的止血装置和适于大腿尺寸的止血装置,这些都可后续调节,本申请主要对装置结构组成进行阐述),将其中一个夹紧件上的弧形压板31内侧位置对准大腿上的股动脉经过处或大臂上1/3肱动脉经过处,接着利用扭夹结构4将另一夹紧件与该夹紧件夹紧固定,此时弹簧32处于压缩状态,两个被压缩的弧形压板31相互配合,在弹簧3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大腿或大臂动脉受到按压作用进而实现止血操作。由于工作状态下的止血装置只有弧形压板31上的部分位置是与大腿或大臂外周直接接触的,大腿或大臂的其余部分并不直接受到压迫,使得该止血装置整体以半包覆式按压的方式实现动脉止血,不会完全阻断四肢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止血带而言,即使较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造成肢体坏死的问题。需要取下该止血装置时,只需扭开扭夹结构即可,整体操作特别简单,实用性强,适于单人工况下使用,纯机械式的结构使得装置成本得到显著降低,结构损毁率也明显下降,装置耐用性提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紧件(1)、第二夹紧件(2)和按压件(3),在第一夹紧件(1)和第二夹紧件(2)的内侧弧面上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按压件(3),第一夹紧件(1)和第二夹紧件(2)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扭夹结构(4)闭合固定,按压件(3)包括弧形压板(31)和弹簧(32),弧形压板(31)通过弹簧(32)与相应一侧的夹紧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紧件(1)、第二夹紧件(2)和按压件(3),在第一夹紧件(1)和第二夹紧件(2)的内侧弧面上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按压件(3),第一夹紧件(1)和第二夹紧件(2)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扭夹结构(4)闭合固定,按压件(3)包括弧形压板(31)和弹簧(32),弧形压板(31)通过弹簧(32)与相应一侧的夹紧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包覆式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弹簧(32)外侧设有伸缩管(33),伸缩管(33)一端与相应一侧的夹紧件固定连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昱欣何钢贾昌志赵京华柳迪文田为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