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00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所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施工安全可靠、经济科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电建设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火电建设锅炉安装中,受热面常常采用尽可能扩大地面组合的方法,以减少高空作业工作量,但管排组件吊装时,尤其在扳立过程中,管排处于最不利的受力状态,如果吊装方法或吊点选择不当,管排极易发生塑性变形或折断现象,造成严重后果,直接影响锅炉安装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在现场施工中管排吊装方法及吊点的确定往往采用经验型的试算或试吊的方法,而为保证吊装安全往往加强过度,浪费大量材料、机械和人力资源,普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非合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能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所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当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一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一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可选的,当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二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二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二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可选的,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三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三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三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可选的,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四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四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四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可选的,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五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五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五最大安全距离;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五最大安全距离;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五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五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可选的,在所述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基于所述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吊装强度校核;若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满足吊装强度校核要求,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的步骤。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所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吊装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中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中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管排参数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基于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可以科学、合理的选择出锅炉受热面管排的最佳吊装模式以及吊点位置。使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施工安全可靠、经济科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所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n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n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n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所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
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
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
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一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一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二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二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二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三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三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三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四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文革蒋志武徐丽杰王士伟韩学鹏王晓强孙卫东魏国莲赵国忱江珊王佳卉杨春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