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98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像素。各像素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一第二子像素与一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彼此相连,且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的面积实质上相等。第一子像素具有一第一光刻胶。第二子像素具有一第二光刻胶。另外,第三子像素具有一光刻胶区与一无光刻胶区,其中第三子像素具有一位于光刻胶区上的第三光刻胶。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可以获得有效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光电技术与半导体制造技术成熟化,带动平面显示器(FlatPanel Display)的蓬勃发展,其中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因具有低电压操作、无辐射线散射、重量轻以及体积小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而成为显示器产品的主流。液晶显示器主要由一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Panel)及一背光模块(Black Light Module)所构成。通过背光模块所提供的面光源(通常使用白光源),在经过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后,可以进行灰阶的显示。至于液晶显示器的色彩表现上,通常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使用彩色滤光层来使背光模块的光线加以混色,达到色彩呈现。举例而言,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为例,每一像素所对应的彩色滤光层(Color Filter)通常是由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光刻胶(Colorresist)所构成,且各光刻胶的尺寸以及排列间距皆小于人眼可辨识的尺寸范围,因此人眼所看见的液晶显示器可以呈现不同色光(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混合而成的彩色显示。然而,光线经过彩色滤光层的各光刻胶后,将使得光线的穿透度下降,导致液晶显示器亮度不足的问题。为了改善亮度不足的问题,已有多种公知技术相继被提出,其中一种方法是改变与各个像素对应的光刻胶组成,例如在上述像素所对应的光刻胶组成中,额外增加一无光刻胶区,使每一组像素所对应的彩色滤光层由红色、绿色、蓝色光刻胶以及无光刻胶区所组成。如此,当光线(例如白光)通过此像素后,将呈现不同的色光(红光、绿光、蓝光以及白光),利用白光在色彩表现上可视为同时增加红光、绿光以及蓝光三色成份,以达到亮度增加的效果。图1A绘示公知一种像素所对应的光刻胶排列示意图。请参考图1A,各像素所对应的彩色滤光层包括红色光刻胶R、绿色光刻胶G、蓝色光刻胶B以及无光刻胶区W。其中,红色光刻胶R、绿色光刻胶G、蓝色光刻胶B以及无光刻胶区W的面积相同,且在列方向上对齐排列。承上述,各像素中的无光刻胶区W可有效地增加各像素的光穿透率。然而,各像素中的无光刻胶区W会使像素尺寸增加,进而导致液晶显示器的分辨率下降。图1B绘示公知另一种像素所对应的彩色滤光层的光刻胶排列示意图。请参考图1B,各像素所对应的彩色滤光层包括棋盘格状排列的红色光刻胶R、绿色光刻胶G、蓝色光刻胶B以及无光刻胶区W。在此像素中,无光刻胶区W同样可以有效地增加各像素的光穿透率,但是,无光刻胶区W通常会导致色彩失衡。因此,使用者需要通过调整各像素中各光刻胶的面积来微调液晶显示器的整体色彩表现。举例而言,在像素尺寸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图1B中的无光刻胶区W的面积变小时,其邻近的绿色光刻胶G或蓝色光刻胶B的面积必须变大,因此,在此种光刻胶的布局中,由于各像素无法单独调整其中一种光刻胶的面积,故限制了整体液晶显示器色彩调整的灵活度,容易导致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色彩无法最佳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较佳显示质量的液晶显示面板。为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此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像素,其中各像素包括一具有第一光刻胶的第一子像素、一具有第二光刻胶的第二子像素,以及一第三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具有一光刻胶区与一无光刻胶区,而第三子像素具有一位于光刻胶区上的第三光刻胶。另外,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彼此相连,且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的面积实质上相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像素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在列方向上彼此对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像素中的第一光刻胶、第二光刻胶与第三光刻胶互异,且第一光刻胶、第二光刻胶与第三光刻胶包括红色光刻胶、绿色光刻胶与蓝色光刻胶。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三光刻胶为蓝色光刻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第三子像素中的光刻胶区的面积与无光刻胶区的面积实质上相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像素中的第一子像素或第二子像素其中之一更包括一第二无光刻胶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彩色滤光基板、一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以及一液晶层。其中,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具有多个对应于第、第二与第三子像素的像素单元以及多条信号线,且各像素单元与对应的信号线电性连接。液晶层配置于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对应于各第三子像素中的各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有源元件、一第一像素电极、一第二有源元件以及一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极对应于光刻胶区配置,其中第一像素电极通过第一有源元件与对应的信号线电性连接。第二有源元件与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第二像素电极对应于无光刻胶区配置,其中第二像素电极通过第二有源元件与对应的信号线电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信号线包括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分别与不同的数据线电性连接。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像素中无光刻胶区的配置来提升液晶显示器整体的亮度,而且不会影响到原有的分辨率。此外,本专利技术也可单独调整无光刻胶区在各个第三子像素中的面积比例,以在提高液晶显示面板亮度的同时,使显示色彩质量的最佳化。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绘示公知一种像素所对应的光刻胶排列示意图;图1B绘示公知另一种像素所对应的光刻胶排列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3绘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光刻胶组合的像素示意图;图4绘示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光刻胶组合的像素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 200液晶显示面板210像素220第一子像素230第二子像素240第三子像素250彩色滤光基板260有源元件阵列基板270液晶层280像素单元282第一电极284第二电极286第一有源元件288第二有源元件S扫描线D、D1、D2数据线R红色光刻胶G绿色光刻胶B蓝色光刻胶W无光刻胶区C1第一光刻胶C2第二光刻胶C3第三光刻胶Ac光刻胶区An无光刻胶区An’第二无光刻胶区具体实施方式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图。请参考图2,液晶显示面板200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像素210,其中各像素210包括一具有第一光刻胶C1的第一子像素220、一具有第二光刻胶C2的第二子像素230,以及一第三子像素240。第三子像素240具有一光刻胶区Ac与一无光刻胶区An,而第三子像素240具有一位于光刻胶区Ac上的第三光刻胶C3。另外,第一子像素220、第二子像素230以及第三子像素240彼此相连,且第一子像素220、第二子像素230以及第三子像素240的面积实质上相等。如图2所示,各像素210中的第一子像素220、第二子像素230以及第三子像素240在列方向上彼此对齐。当然,设计者可依不同的显示需求来安排像素210中各子像素的布局方式,举例而言,各像素中的第一子像素220、第二子像素230以及第三子像素240也可以是呈蜂巢状排列或是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行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像素,各该像素包括:一第一子像素,具有一第一光刻胶;一第二子像素,具有一第二光刻胶;以及一第三子像素,具有一光刻胶区与一无光刻胶区,该第三子像素具有一第三光刻胶,位于该光 刻胶区上,其中该第一子像素、该第二子像素以及该第三子像素彼此相连,且该第一子像素、该第二子像素以及该第三子像素的面积实质上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淑仪李忠隆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