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72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涉及建筑工程安全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帽壳、帽檐,帽壳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帽檐,帽檐的顶端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帽壳的内部上设置有内衬,帽壳通过顶盘与网状隔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帽檐、蓄水槽、出水口、海绵软垫,在使用时通过进水口可向蓄水槽补充一定量的掺杂风油精或者十滴水的清水,并混合后的液体将通过出水口直接被海绵软垫所吸附并滞留在其上,而海绵软垫上的混合液可起到充分的提神醒脑工作,解决了现阶段中的建筑工程用的安全帽,若长时间戴着则会产生闷热感,而在烈日下工作时安全帽不透气会加重闷热感,严重的话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中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安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而在从事建筑建设时需要用到的最为常见的安全设备之一就是安全帽,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安全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及附件等组成。而现阶段中的建筑工程用的安全帽,其在使用时,若长时间戴着则会产生闷热感,而在烈日下工作时安全帽不透气会加重闷热感,严重的话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中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通过帽檐、蓄水槽、出水口、海绵软垫,在使用时通过进水口可向帽檐上的蓄水槽补充一定量的清水,而清水中可掺杂一定的风油精或者十滴水,并混合后的液体将通过出水口直接被海绵软垫所吸附并滞留在其上,而与风油精或十滴水与水混合的混合液可起到充分的提神醒脑工作,并长久有,解决了现阶段中的建筑工程用的安全帽,其在使用时,若长时间戴着则会产生闷热感,而在烈日下工作时安全帽不透气会加重闷热感,严重的话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中暑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包括帽壳、帽檐,所述帽壳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帽檐,帽檐的顶端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帽壳的内部上设置有内衬,所述帽壳的顶端内壁中心处设置有顶盘,帽壳通过顶盘与网状隔层固定连接,网状隔层与内衬之间设置有衔接条,所述衔接条的外壁上套接有固定带。进一步地,所述帽檐的顶端内部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通过帽檐的侧壁上的进水口与帽壳的外侧环境连通,进水口上塞有橡胶塞。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槽的底部的帽檐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镶嵌有细孔网,所述蓄水槽通过帽檐的内壁上的出水口与帽壳的内侧的环境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细孔网的外侧、帽檐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罩,外罩与细孔网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海绵软垫,所述外罩呈弧形网孔状结构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帽壳与帽檐为一体式结构,帽檐为弧形盘状结构设置,帽壳呈碗状结构设置,所述内衬的外侧壁与帽壳的内侧壁粘接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呈框型结构设置,出水口共开设有六个,所述出水口之间关于帽壳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结构设置在帽檐的底部侧壁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帽檐、蓄水槽、出水口、海绵软垫,在使用时通过进水口可向帽檐上的蓄水槽补充一定量的清水,而清水中可掺杂一定的风油精或者十滴水,并混合后的液体将通过出水口直接被海绵软垫所吸附并滞留在其上,而与风油精或十滴水与水混合的混合液可起到充分的提神醒脑工作,并长久有,进而解决了现阶段中的建筑工程用的安全帽,其在使用时,若长时间戴着则会产生闷热感,而在烈日下工作时安全帽不透气会加重闷热感,严重的话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中暑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帽檐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的底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帽壳;2、帽檐;201、蓄水槽;202、出水口;203、细孔网;204、海绵软垫;205、外罩;3、进水口;4、内衬;5、衔接条;6、网状隔层;601、固定带;7、顶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包括帽壳1、帽檐2,帽壳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帽檐2,帽檐2的顶端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3,帽壳1的内部上设置有内衬4,帽壳1的顶端内壁中心处设置有顶盘7,帽壳1通过顶盘7与网状隔层6固定连接,网状隔层6与内衬4之间设置有衔接条5,衔接条5的外壁上套接有固定带601。其中如图1-2所示,帽檐2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201,蓄水槽201的高度只有帽檐2的高度的一半,岂可蓄水槽201的底部的帽檐2的外壁上开设有出水口202,出水口202上镶嵌有细孔网203,细孔网203的外壁上附着有海绵软垫204,而海绵软垫204的外侧的帽檐2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罩205,进而通过外罩205可对海绵软垫204进行固定作用,避免其发生脱落现象,而外罩205通过塑料暗扣与帽檐2的内壁固定连接,进而也便捷了海绵软垫204的替换工作进行。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属于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包括帽壳(1)、帽檐(2),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帽檐(2),帽檐(2)的顶端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3),所述帽壳(1)的内部上设置有内衬(4),所述帽壳(1)的顶端内壁中心处设置有顶盘(7),帽壳(1)通过顶盘(7)与网状隔层(6)固定连接,网状隔层(6)与内衬(4)之间设置有衔接条(5),所述衔接条(5)的外壁上套接有固定带(6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包括帽壳(1)、帽檐(2),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帽檐(2),帽檐(2)的顶端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3),所述帽壳(1)的内部上设置有内衬(4),所述帽壳(1)的顶端内壁中心处设置有顶盘(7),帽壳(1)通过顶盘(7)与网状隔层(6)固定连接,网状隔层(6)与内衬(4)之间设置有衔接条(5),所述衔接条(5)的外壁上套接有固定带(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檐(2)的顶端内部设置有蓄水槽(201),蓄水槽(201)通过帽檐(2)的侧壁上的进水口(3)与帽壳(1)的外侧环境连通,进水口(3)上塞有橡胶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用防晕厥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201)的底部的帽檐(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202),出水口(202)上镶嵌有细孔网(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哲王利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德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