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529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骨料和胶凝材料混合,在8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2min,随后加入90%的水,在将缓凝剂加入,在600‑800r/min的转速下,继续搅拌1‑2min,加入减水剂和剩余的水,在500‑6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搅拌3‑5min,随后加入微钢纤维,持续搅拌5min后,出料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混凝土基料内加入了微钢纤维,并对微钢纤维的掺入尺寸进行控制,可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综合对施工便捷考虑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改善其高脆性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通过将按照规定的配比而计量的砂石、沙、水泥、混合水等投入到混合器中,并经规定时间混合的方式制造,在像这样制造的混凝土中,根据不同的目的,添加了各种混合剂,比如减水剂可在确保流动性的同时,减少混合水;分离减少剂可减少泌水的量,在打算控制混凝土的凝结硬化的时间的场合,添加延迟凝结硬化的缓凝剂和促进硬化的促进剂,混凝土必须是在制造后,在规定时间内浇筑,但是如果能调整凝结和硬化时间,则在时间上的制约变少,混凝土的制造、处置的自由度变大。而混凝土的高脆性是其难以避免的缺点,若混凝土脆性太大,在其凝固后,收到动载荷易开裂、粉碎等情况,对建筑的整体强度起到较大的威胁,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改善其高脆性的缺点,使其能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所述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的重量比例如下:450-850、1410-1810、1620-2020、20-60。优选地: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所述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的重量比例如下:550-750、1515-1710、1720-1920、30-50。优选地: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所述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的重量比例如下:650、1610、1820、40。优选地: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硅灰,其质量比为400-600:50-150:30-70。优选地:所述外加剂包括缓凝剂、减水剂和水剂,其质量比为600-800:850-1050。优选地:所述骨料包括粗骨料、机制砂和细砂,其质量比为900-1200:220-420:140-340。优选地:所述微钢纤维,其尺寸为:长度6mm,直径0.16mm,弹性模量190-210GPa,极限抗拉强度2000MPa,表面属性为平直、镀铜。优选地:所述微钢纤维,其尺寸为:长度13mm,直径0.16mm,弹性模量190-210GPa,极限抗拉强度2000MPa,表面属性为平直、镀铜。优选地:所述微钢纤维,其尺寸为:长度13mm,直径0.20mm,弹性模量190-210GPa,极限抗拉强度2000MPa,表面属性为平直、镀铜。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将骨料和胶凝材料混合,在8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2min;S2:随后加入90%的水,在将缓凝剂加入,在600-800r/min的转速下,继续搅拌1-2min;S3:加入减水剂和剩余的水,在500-6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搅拌3-5min;S4:随后加入微钢纤维,持续搅拌5min后,出料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混凝土基料内加入了微钢纤维,并对微钢纤维的掺入尺寸进行控制,可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综合对施工便捷考虑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改善其高脆性缺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和外加剂,所述胶凝材料、骨料和外加剂的重量比例如下:450-850、1410-1810、1620-2020。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硅灰,其质量比为400-600:50-150:30-70。所述骨料包括粗骨料、机制砂和细砂,其质量比为900-1200:220-420:140-340。所述外加剂包括缓凝剂、减水剂和水剂,其质量比为600-800:850-1050。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将骨料和胶凝材料混合,在8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2min;S2:随后加入90%的水,在将缓凝剂加入,在600-800r/min的转速下,继续搅拌1-2min;S3:加入减水剂和剩余的水,在500-6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搅拌3-5min;S4:出料即可。实施例2: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所述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的重量比例如下:450-850、1410-1810、1620-2020、20-60。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硅灰,其质量比为400-600:50-150:30-70。所述骨料包括粗骨料、机制砂和细砂,其质量比为900-1200:220-420:140-340。所述外加剂包括缓凝剂、减水剂和水剂,其质量比为600-800:850-1050。所述微钢纤维,其尺寸为:长度6mm,直径0.16mm,弹性模量190-210GPa,极限抗拉强度2000MPa,表面属性为平直、镀铜。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将骨料和胶凝材料混合,在8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2min;S2:随后加入90%的水,在将缓凝剂加入,在600-800r/min的转速下,继续搅拌1-2min;S3:加入减水剂和剩余的水,在500-6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搅拌3-5min;S4:随后加入微钢纤维,持续搅拌5min后,出料即可。实施例3: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所述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的重量比例如下:550-750、1515-1710、1720-1920、30-50。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硅灰,其质量比为400-600:50-150:30-70。所述骨料包括粗骨料、机制砂和细砂,其质量比为900-1200:220-420:140-340。所述外加剂包括缓凝剂、减水剂和水剂,其质量比为600-800:850-1050。所述微钢纤维,其尺寸为:长度6mm,直径0.16mm,弹性模量190-210GPa,极限抗拉强度2000MPa,表面属性为平直、镀铜。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将骨料和胶凝材料混合,在800-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2min;S2:随后加入90%的水,在将缓凝剂加入,在600-800r/min的转速下,继续搅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所述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的重量比例如下:450-850、1410-1810、1620-2020、2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所述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的重量比例如下:450-850、1410-1810、1620-2020、2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所述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的重量比例如下:550-750、1515-1710、1720-1920、3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所述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微钢纤维的重量比例如下:650、1610、1820、4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硅灰,其质量比为400-600:50-150:30-70。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包括缓凝剂、减水剂和水剂,其质量比为600-800:850-1050。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高韧性耐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包括粗骨料、机制砂和细砂,其质量比为900-1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珂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腾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