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520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性优良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包括容器(10)和倒出口(12),倒出口(12)具有倒出口本体(20)、收容在倒出口本体的筒内的开封体(50)、使开封体移动的起动体(80)、以及覆盖倒出口本体的与收容部相邻的内开口部的密封薄膜(14),开封体(50)被设计成无法从倒出口本体(20)拔出且可向密封薄膜(14)侧移动的形式,其中央形成有倒出贯通孔(56),密封薄膜(14)的一部分被开封体(50)撕裂时,容器(10)的收容部(200)和倒出口本体(20)的外开口部(28)通过倒出贯通孔(56)和外部连通,进而可以向外部倒出收容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例如在由积层薄膜等形成且收容氢水的袋子上安装有倒出口的带有倒出口的袋子。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收容并密封氢水,且氢不易从容器中流出的带有倒出口的袋子。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技术中,为了注入氢水,常使用由积层薄膜形成的各种袋子,公知的有袋子上安装有倒出口的产品。该带有倒出口的袋子,已知有如下方法制造:首先叠合薄膜,熔接三边的周缘部,借此形成一边为开口部的袋子,之后向该开口部内插入倒出口,之后从位于该开口部的两侧的薄膜的外侧熔接薄膜和薄膜、薄膜和倒出口。该由薄膜构成的带有倒出口的袋子可以收纳氢水、饮料、果汁、汤、果冻这些食品等的液体内容物,且使用者可以从倒出口取出内容物。基本的袋子构成材料是,通过粘接剂、增粘剂、热接性树脂等组成的粘接层,将基础层、由有气体阻挡性及遮光性的薄膜层构成的中间层以及密封层依次积层而成。作为倒出口的材质广泛使用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4-315067号公报专利文件2:日本特开2007-161254号公报但是,通常使用的由聚乙烯树脂制成的倒出口具有收容氢水后氢容易从容器中漏出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优秀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具备收容氢水的收容部的容器;开封体,其具有刃部和滑动轴部/被动轴部、刃部和轴部上贯穿地设有倒出贯通孔;倒出口本体,其具备安装在所述容器上的安装部、和作为插入开封体的部位的筒部;以及密封薄膜,其覆盖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的内开口部,该内开口部与所述收容部相邻,其中,所述容器的收容部具有铝区域,所述密封薄膜具有铝区域,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及筒部贯穿地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从安装部的底面起贯通至筒部的上表面,所述开封体形成为,可自由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筒部的贯通孔内的所述刃部,与形成于安装部的贯通孔处的台阶部相接触或与贯通孔配合,使所述开封体不向所述筒部侧移动,所述倒出口本体的与收容部相邻的底面,为了切实地固接密封薄膜,沿贯通孔的外缘在突设的凸部上固接密封薄膜,所述密封薄膜具有与倒出口本体的底面大致相同的尺寸,密封与收容部相邻的贯通孔的内开口部,并且切实地固接在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的底面上,且,密封薄膜的铝区域和容器的收容部的内表面的铝区域紧密连接在一起,氢水中的氢气不易从容器以及倒出口本体漏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也可以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其具有:包括用于容纳氢水的收容部的容器、以及与收容部相邻且安装在容器的端缘上的倒出口,其中,所述倒出口具有:倒出口本体,其具备安装在所述容器上的安装部、和作为插入开封体的部位的筒部;收纳在倒出口本体的筒部内的开封体;使开封体移动的起动体;以及覆盖在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的、与所述容器的收容部相邻的内开口部的密封薄膜,所述容器的收容部具有铝区域,所述密封薄膜具有铝区域,所述倒出口本体具有:安装在容器上的安装部、以及突设在安装部的上部的筒部,所述开封体具有撕裂密封薄膜的刃部、和突设在刃部的上部的滑动轴部,所述刃部和连设在刃部的上部的滑动轴部形成为圆柱状及/或柱状,所述刃部和滑动轴部上贯穿地设有倒出贯通孔,所述倒出贯通孔具有与倒出口本体的外开口部相邻的出口、和与容器的收容部相邻的入口,所述滑动轴部可自由滑动地嵌入倒出口本体的筒部的贯通孔内,且通过起动体的推压而向下方移动,在滑动轴部的外表面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作为被动部的翼部,所述滑动轴部的包含了翼部的外径和倒出口本体的筒部的内径大致相同或者稍小,所述起动体的顶部的内面设有垂下方向和垂下部相同且作为作动部的翼部推压部,所述起动体通过旋转而向第1方向移动,从而翼部推压部的端部与突设在开封体的滑动轴部的外面的翼部的面接触,边转动边推压而进行旋转,所述开封体向第2方向前进,通过旋转而向下移动,进而刃部从倒出口本体的底面突出,形成在刃部的下端部的缺口部以画圆的方式旋转,并撕裂固接在倒出口本体的底面的密封薄膜,所述密封薄膜具有与倒出口本体的底面大致相同的尺寸,密封与收容部相邻的贯通孔的内开口部,并且切实地固接在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的底面上,且,密封薄膜的铝区域和容器的收容部的内表面的铝区域紧密连接在一起,氢水中的氢气不易从容器以及倒出口本体漏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其中,所述倒出口具有: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面的底面具有沿着与收容部相邻的内开口部周围突设的条状凸部,所述密封薄膜含有铝,其至少一部分被开封体撕裂而使得所述容器的收容部和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外开口部通过所述开封体的倒出贯通孔与外部连通,且使得容器的收容部内的收容物通过外开口部向外部倒出而形成,与沿着内开口部周围突设的条状凸部固接。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也可以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其中,所述倒出口本体具有:具有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的筒部;被夹持在构成容器的第一容器薄膜的端缘与第二容器薄膜的端缘之间的安装部;以及雄螺纹部,其用于可自由螺动地安装起动体,该起动体使得可自由移动地设置在筒部的贯通孔内的开封体移动,设在所述筒部的容器的收容部侧的安装部具有与开封体的倒出贯通孔连通的入口,所述起动体具有盖子和止动部,通过从所述盖子上分离并取下止动部而形成移动空隙部,所述盖子形成为推压开封体以使开封体向密封薄膜移动,所述开封体具有位于开封体的靠近密封薄膜侧且用于撕裂密封薄膜的刃部,且该刃部上设有倒出贯通孔,所述密封薄膜形成为,以覆盖所述安装部的开口部的方式贴附在所述安装部的靠近容器的收容部的一侧的面上并与容器的收容部紧密连接,且,被开封体撕裂后能够使倒出口本体的贯通孔与容器的收容部连通,所述开封体具有筒状的滑动轴部和用于撕裂密封薄膜的刃部,所述刃部在滑动轴部的端部以凸缘状突出的方式连设于滑动轴部,所述刃部与设在所述倒出口本体的贯通孔周边的台阶部或者配合部相接触,使所述开封体不向筒部侧移动,所述起动体的盖子的内侧突设有用于推压所述开封体的推压部,且盖子的内侧设有雌螺纹部,盖子通过间隔设置在其下端的连接部与止动部相连接,使盖子旋转及/或使所述止动部沿圆周方向旋转,将盖子从所述止动部取下以形成移动空隙部,使盖子向沿倒出口本体的筒部的圆周方向形成的移动空隙部移动以使得推压部推压开封体。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其中,在倒出口本体中,筒部的外周面上设有雄螺纹部,且在雄螺纹部的下方,筒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使起动体停止的起动体停止部,起动体具有可自由螺动地安装在倒出口本体的筒部上的盖子、和可自由拆卸地连接在盖子的下方的止动部,还形成有移动限制部,在取下起动体时形成的移动空隙部的高度范围内,起动体的盖子向下方移动时,移动限制部使其停止在规定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其具有:具备收容氢水的收容部的容器;开封体,其具有刃部和滑动轴部/被动轴部、刃部和轴部上贯穿地设有倒出贯通孔;倒出口本体,其具备安装在所述容器上的安装部、和作为插入开封体的部位的筒部;以及密封薄膜,其覆盖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的内开口部,该内开口部与所述收容部相邻,其中,/n所述容器的收容部具有铝区域,所述密封薄膜具有铝区域,/n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及筒部贯穿地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从安装部的底面起贯通至筒部的上表面,/n所述开封体形成为,可自由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筒部的贯通孔内的所述刃部,与形成于安装部的贯通孔处的台阶部相接触或与贯通孔配合,使所述开封体不向所述筒部侧移动,/n所述倒出口本体的与收容部相邻的底面,为了切实地固接密封薄膜,沿贯通孔的外缘在突设的凸部上固接密封薄膜,/n所述密封薄膜具有与倒出口本体的底面大致相同的尺寸,密封与收容部相邻的贯通孔的内开口部,并且切实地固接在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的底面上,且,密封薄膜的铝区域和容器的收容部的内表面的铝区域紧密连接在一起,氢水中的氢气不易从容器以及倒出口本体漏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08 JP 2015-115552;20160311 JP 2016-0488561.一种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其具有:具备收容氢水的收容部的容器;开封体,其具有刃部和滑动轴部/被动轴部、刃部和轴部上贯穿地设有倒出贯通孔;倒出口本体,其具备安装在所述容器上的安装部、和作为插入开封体的部位的筒部;以及密封薄膜,其覆盖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的内开口部,该内开口部与所述收容部相邻,其中,
所述容器的收容部具有铝区域,所述密封薄膜具有铝区域,
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及筒部贯穿地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从安装部的底面起贯通至筒部的上表面,
所述开封体形成为,可自由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筒部的贯通孔内的所述刃部,与形成于安装部的贯通孔处的台阶部相接触或与贯通孔配合,使所述开封体不向所述筒部侧移动,
所述倒出口本体的与收容部相邻的底面,为了切实地固接密封薄膜,沿贯通孔的外缘在突设的凸部上固接密封薄膜,
所述密封薄膜具有与倒出口本体的底面大致相同的尺寸,密封与收容部相邻的贯通孔的内开口部,并且切实地固接在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的底面上,且,密封薄膜的铝区域和容器的收容部的内表面的铝区域紧密连接在一起,氢水中的氢气不易从容器以及倒出口本体漏出。


2.一种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其具有:包括用于容纳氢水的收容部的容器、以及与收容部相邻且安装在容器的端缘上的倒出口,其中,
所述倒出口具有:
倒出口本体,其具备安装在所述容器上的安装部、和作为插入开封体的部位的筒部;
收纳在倒出口本体的筒部内的开封体;
使开封体移动的起动体;以及
覆盖在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的、与所述容器的收容部相邻的内开口部的密封薄膜,
所述容器的收容部具有铝区域,所述密封薄膜具有铝区域,
所述倒出口本体具有:安装在容器上的安装部、以及突设在安装部的上部的筒部,
所述开封体具有撕裂密封薄膜的刃部、和突设在刃部的上部的滑动轴部,
所述刃部和连设在刃部的上部的滑动轴部形成为圆柱状及/或柱状,
所述刃部和滑动轴部上贯穿地设有倒出贯通孔,
所述倒出贯通孔具有与倒出口本体的外开口部相邻的出口、和与容器的收容部相邻的入口,
所述滑动轴部可自由滑动地嵌入倒出口本体的筒部的贯通孔内,且通过起动体的推压而向下方移动,
在滑动轴部的外表面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作为被动部的翼部,
所述滑动轴部的包含了翼部的外径和倒出口本体的筒部的内径大致相同或者稍小,
所述起动体的顶部的内面设有垂下方向和垂下部相同且作为作动部的翼部推压部,
所述起动体通过旋转而向第1方向移动,从而翼部推压部的端部与突设在开封体的滑动轴部的外面的翼部的面接触,边转动边推压而进行旋转,
所述开封体向第2方向前进,通过旋转而向下移动,进而刃部从倒出口本体的底面突出,形成在刃部的下端部的缺口部以画圆的方式旋转,并撕裂固接在倒出口本体的底面的密封薄膜,
所述密封薄膜具有与倒出口本体的底面大致相同的尺寸,密封与收容部相邻的贯通孔的内开口部,并且切实地固接在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部的底面上,且,密封薄膜的铝区域和容器的收容部的内表面的铝区域紧密连接在一起,氢水中的氢气不易从容器以及倒出口本体漏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其中:
所述倒出口具有:
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安装面的底面具有沿着与收容部相邻的内开口部周围突设的条状凸部,
所述密封薄膜含有铝,其至少一部分被开封体撕裂而使得所述容器的收容部和所述倒出口本体的外开口部通过所述开封体的倒出贯通孔与外部连通,且使得容器的收容部内的收容物通过外开口部向外部倒出而形成,与沿着内开口部周围突设的条状凸部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倒出口的容器,其中,
所述倒出口本体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久保佳则门田孝行
申请(专利权)人:美乐迪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