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立超专利>正文

一种残损陶瓷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885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残损陶瓷破碎装置,有效解决陶瓷碎片不易破碎、易损伤器械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多个支撑杆,支撑杆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外壳体,外壳体上端内侧壁上有撞击块,外壳体的中心插装有筒体,筒体的上部有沉孔,沉孔的底部有多个通槽;沉孔内有上下移动的推盘,外壳体的下方固定有驱动箱,驱动箱能使推盘和外壳体行程增大;支撑杆的上方固定有加料斗,加料斗的下端置于外壳体的内部,外壳体的左下方设有排料通道;加料斗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推杆,电磁推杆的端部设有球状的堵头;箱体上安装有按压开关,凸起块转动后能推动按压开关,使电磁推杆收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陶瓷的充分破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残损陶瓷破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残损陶瓷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制品具有不透水、抗腐蚀、耐高温,硬度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由于陶瓷制品脆性较大,在进行生产时,会由于各种意外造成陶瓷制品的损坏,从而影响加工和售卖,只能作为工业垃圾进行填埋处理,且处理成本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由于陶瓷的特性,可以长久存在而不被风化。因此对于废旧陶瓷的回收利用便具有了极高的价值,现阶段,陶瓷回收一般都是先将陶瓷进行破碎,而后在使用球磨机研磨,最终按一定的比例加入新料重新进行烧制。陶瓷的质地较硬,使用传统的旋转叶片无法破碎,很容易造成叶片的损伤,而使用挤压时破碎,一方面不能够大量挤压,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水平的陶瓷片,效果有限。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更为简单方便且成本低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残损陶瓷破碎装置,可有效解决陶瓷碎片不易破碎、易损伤器械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多个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外壳体,外壳体的中部向中间凹陷形成沙漏状;外壳体的上端内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撞击块,外壳体的中心插装有能转动的筒体,筒体的上部设有沉孔,沉孔的内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竖直的棱边;沉孔的底部圆周开设有多个贯穿侧壁的通槽;沉孔的内部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推盘,推盘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贯穿筒体的第一推杆,外壳体的下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推杆;所述的外壳体的下方固定有驱动箱,驱动箱的内部安装有能左右往复移动的支杆,支杆左右移动能推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动同步反向上下移动;支杆由左右两段构成,两段支杆上均铰接有一个连杆,两个连杆的自由端铰接在一起;驱动箱的内部安装有能前后移动的挤压板,挤压板的后侧安装有水平放置且间歇转动的圆盘,圆盘上设有凸起块,凸起块转动至推动挤压板向前移动后,两个连杆使左段的支杆向左移动,继而使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行程增大;所述的支撑杆的上方固定有加料斗,加料斗的下端置于外壳体的内部,外壳体的左下方设有排料通道;加料斗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推杆,电磁推杆的端部设有球状的堵头;箱体上安装有按压开关,凸起块转动后能推动按压开关,使电磁推杆收缩。本专利技术效果如下:1、可以实现自动化的间歇加料和间歇排料;2、通过可以将陶瓷碎片放置于筒体内进行加速;3、适用于各种形状、厚度、大小的陶瓷碎片;4、可以实现一次加料,连续破碎两到多次,在进行排出;5、节省动力,只需要一个电机即可实现全部功能;6、破碎较为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筒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2中A-A剖面图。图5为图4中B-B剖面图。图6为外壳体与筒体配合的状态图Ⅰ。图7为外壳体与筒体配合的状态图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7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多个竖直的支撑杆1,支撑杆1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外壳体2,外壳体2的中部向中间凹陷形成沙漏状;外壳体2的上端内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撞击块3,外壳体2的中心插装有能转动的筒体4,筒体4的上部设有沉孔5,沉孔5的内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竖直的棱边6;沉孔5的底部圆周开设有多个贯穿侧壁的通槽7;沉孔5的内部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推盘8,推盘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贯穿筒体4的第一推杆9,外壳体2的下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推杆10;所述的外壳体2的下方固定有驱动箱11,驱动箱11的内部安装有能左右往复移动的支杆12,支杆12左右移动能推动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动10同步反向上下移动;支杆12由左右两段构成,两段支杆12上均铰接有一个连杆13,两个连杆13的自由端铰接在一起;驱动箱11的内部安装有能前后移动的挤压板14,挤压板14的后侧安装有水平放置且间歇转动的圆盘15,圆盘15上设有凸起块16,凸起块16转动至推动挤压板14向前移动后,两个连杆13使左段的支杆12向左移动,继而使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杆10的行程增大;所述的支撑杆1的上方固定有加料斗17,加料斗17的下端置于外壳体2的内部,外壳体2的左下方设有排料通道18;加料斗17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推杆19,电磁推杆19的端部设有球状的堵头20;箱体22上安装有按压开关21,凸起块16转动后能推动按压开关21,使电磁推杆19收缩。为了实现筒体4的转动,多个所述的支撑杆1上固定有箱体22,箱体22内安装有主动轴23,主动轴23被电机驱动进行转动,筒体4的下端置于箱体22的内部,筒体4和箱体22之间经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安装,位于箱体22内的筒体4上套装有齿圈24,主动轴23上安装由于齿圈24啮合的第一齿轮25。为了使支杆12左右移动能推动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动10同步反向上下移动,所述的箱体22的左侧安装有前后方向的转轴26,转轴26上套装有第二齿轮27,转轴26上安装有横杆28、转轴26、第二齿轮27和横杆28均固定在一起;横杆28的左右两端设有凹槽29,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杆10上均安装有前后方向的拨杆30,两个拨杆30分别置于横杆28两端的凹槽29内;支杆12的左端上侧面安装有与第二齿轮27啮合的齿条。为了方便外壳体2的安装和沿支撑杆1上下移动,所述的外壳体2的外侧固定有多个套筒31,套筒31套装在支撑杆1上。为了实现支杆12的左右往复移动,所述的支杆12的右侧有竖轴32,竖轴32上安装有偏心轮33,偏心轮33的外缘面与支杆12的左端接触;竖轴32和主动轴23之间经减速齿轮组实现联动。为了实现圆盘15的间歇转动,所述的驱动箱11的右侧安装有槽轮机构34,槽轮机构34中的主动轮与主动轴23联动,槽轮机构34中的被动轮与圆盘15联动;槽轮机构34中的主动轮转动四圈,被动轮转动一圈。为了更好的实现挤压板14的前后移动,所述的驱动箱11内安装有多个前后方向的导杆35,挤压板14能沿导杆35前后移动。为了更好的撞击,每个所述的撞击块3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尖状凸起。为了实现加料,所述的加料斗17下端固定有加料管,外壳体2的上端设有开口,加料管置于开口内,堵头20向下移动后能封堵加料管。为了更加稳定的转动,所述的筒体4的下部设有填充物,外壳体2重于筒体4。为了实现按压开关21通电后,电磁推杆19收缩,所述的电磁推杆19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能沿外壳上下移动的芯杆,芯杆的上端固定有磁性材质,芯杆上套装有能使芯杆向下复位的弹簧,外壳的顶部固定有电磁铁,推动按压开关21电磁铁通电。为了避免外壳体过度下降,所述的支撑杆上安装有限制套筒向下移动的限位块。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首先将需要破碎的陶瓷片或者陶瓷块加入到加料斗17的内部;此时电磁铁并未通电,因此此时堵头20会封堵加料斗17的加料管,使物料暂时不能进入到外壳体2的内部,只有当电磁推杆19通电后,堵头20上升,物料才会进入到外壳体2和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残损陶瓷破碎装置,包括多个竖直的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外壳体(2),外壳体(2)的中部向中间凹陷形成沙漏状;外壳体(2)的上端内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撞击块(3),外壳体(2)的中心插装有能转动的筒体(4),筒体(4)的上部设有沉孔(5),沉孔(5)的内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竖直的棱边(6);沉孔(5)的底部圆周开设有多个贯穿侧壁的通槽(7);沉孔(5)的内部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推盘(8),推盘(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贯穿筒体(4)的第一推杆(9),外壳体(2)的下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推杆(10);/n所述的外壳体(2)的下方固定有驱动箱(11),驱动箱(11)的内部安装有能左右往复移动的支杆(12),支杆(12)左右移动能推动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动(10)同步反向上下移动;支杆(12)由左右两段构成,两段支杆(12)上均铰接有一个连杆(13),两个连杆(13)的自由端铰接在一起;驱动箱(11)的内部安装有能前后移动的挤压板(14),挤压板(14)的后侧安装有水平放置且间歇转动的圆盘(15),圆盘(15)上设有凸起块(16),凸起块(16)转动至推动挤压板(14)向前移动后,两个连杆(13)使左段的支杆(12)向左移动,继而使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杆(10)的行程增大;/n所述的支撑杆(1)的上方固定有加料斗(17),加料斗(17)的下端置于外壳体(2)的内部,外壳体(2)的左下方设有排料通道(18);加料斗(17)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推杆(19),电磁推杆(19)的端部设有球状的堵头(20);箱体(22)上安装有按压开关(21),凸起块(16)转动后能推动按压开关(21),使电磁推杆(19)收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损陶瓷破碎装置,包括多个竖直的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上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外壳体(2),外壳体(2)的中部向中间凹陷形成沙漏状;外壳体(2)的上端内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撞击块(3),外壳体(2)的中心插装有能转动的筒体(4),筒体(4)的上部设有沉孔(5),沉孔(5)的内壁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竖直的棱边(6);沉孔(5)的底部圆周开设有多个贯穿侧壁的通槽(7);沉孔(5)的内部安装有能上下移动的推盘(8),推盘(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贯穿筒体(4)的第一推杆(9),外壳体(2)的下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推杆(10);
所述的外壳体(2)的下方固定有驱动箱(11),驱动箱(11)的内部安装有能左右往复移动的支杆(12),支杆(12)左右移动能推动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动(10)同步反向上下移动;支杆(12)由左右两段构成,两段支杆(12)上均铰接有一个连杆(13),两个连杆(13)的自由端铰接在一起;驱动箱(11)的内部安装有能前后移动的挤压板(14),挤压板(14)的后侧安装有水平放置且间歇转动的圆盘(15),圆盘(15)上设有凸起块(16),凸起块(16)转动至推动挤压板(14)向前移动后,两个连杆(13)使左段的支杆(12)向左移动,继而使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杆(10)的行程增大;
所述的支撑杆(1)的上方固定有加料斗(17),加料斗(17)的下端置于外壳体(2)的内部,外壳体(2)的左下方设有排料通道(18);加料斗(17)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推杆(19),电磁推杆(19)的端部设有球状的堵头(20);箱体(22)上安装有按压开关(21),凸起块(16)转动后能推动按压开关(21),使电磁推杆(19)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损陶瓷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支撑杆(1)上固定有箱体(22),箱体(22)内安装有主动轴(23),主动轴(23)被电机驱动进行转动,筒体(4)的下端置于箱体(22)的内部,筒体(4)和箱体(22)之间经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安装,位于箱体(22)内的筒体(4)上套装有齿圈(24),主动轴(23)上安装由于齿圈(24)啮合的第一齿轮(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损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刘立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