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其制备,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79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其制备方法以及抗肿瘤转移的作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中含17种奎尼酸类化合物和14种懈皮素类化合物。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可有效地抑制肿瘤肺转移,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治疗预防肿瘤转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其制备,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的方法,涉及由该方法制备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以转移为特征。肿瘤细胞浸润,迁移及增殖在人类肿瘤发展并向恶性转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浸润,迁移及增殖起重要作用。肿瘤转移严重影响患者对健康和生活的期待。恶性肿瘤生长时,通常出现转移。有些患者在恶性肿瘤的早期就出现了微转移。这种状况使得常规的治疗方法不再有效。在恶性肿瘤相关的死亡病例中90%以上患者的死因是肿瘤转移。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也死于转移。对于恶性肿瘤来说,肺癌是最具侵略性的人类癌症之一。例如通常只有10%-15%的肺癌晚期患者能存活5年。而在过去的30年里这种困难局面仍无显著改善。在很多临床病例中,肺癌在被诊断之前已经转移到周围组织。肿瘤转移,尤其是肿瘤向肺转移是肿瘤患者最大的死亡风险。在首次确诊的结肠癌患者中,出现肝转移的比例大约25%。在结肠癌患者晚期出现肝转移的比例为40-50%。那些肝转移患者若不治疗,那么平均存活率会降低到6-12个月,5年存活率为9%。乳腺癌患者发生柔脑膜转移的比例为12-35%。在众多转移途径中,淋巴管是最普遍的路径。发生率超过60%。至今,仍然没有抗肿瘤转移的药物用于临床。这样一来,开发无毒副作用的预防肿瘤转移的药物便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可是一直取得没有实质性进展。榆树叶夏秋采摘,晒干或新鲜食用。例如将鲜嫩的榆树叶摘下洗干净切碎以后可以和面粉和在一起做榆树叶饼和做饺子馅。榆树刚发芽的嫩叶用开水汆水凉拌是很不错的一道菜。民间认为榆树叶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多梦等症状。民间还认为干燥的榆树叶三至五钱研成碎末,用白酒调成膏状,直接外敷在受伤部位能止痛和止血。这种膏对骨折也有不错的疗效,能止痛及加快骨骼再生。民间进一步认为榆树叶能利水消肿,缓解小便不利和身体浮肿。专利技术人长期从事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的化学成分及治疗作用研究。专利技术人对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的化学组分进行质谱分析,发现了31种未见报道的组分,主要包括桂皮酰奎尼酸和多取代懈皮素。虽然报道过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单一组分的生物活性,但是全组分联合的生物活性并不知情。通过反复研究专利技术人发现,这31种组分联合可预防肿瘤转移。与所有榆树叶的已知专利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可预防肿瘤转移的专利技术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根据这些认识,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实验证明,由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四方面的技术手段。第一方面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了一种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分析所述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的质谱总离子流图谱及对应的质谱峰的31种组分认定这种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含17种奎尼酸类化合物和14种懈皮素类化合物,所述17种奎尼酸类化合物为3-O-[E-2,6-二甲氧-3-(4-羧基正丁羰氧)-4-(2-羧基乙羰氧)-5-(2-羟基乙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3,6-三(羧基正丙烯酰氧)-4-(羟乙基正丙烯酰氧)-5-(5-羟基正戊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羟基乙酰氧-3,4,5-三(羧基乙酰氧)-6-羟甲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羟基乙酰氧-3,5-二羟甲基乙酰氧-4,6-二羟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羧基乙酰氧-3,5-二(羟甲基乙酰氧)-4-羧甲基正丙烯酰氧-6-羟基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羟基-3,5-二(4-羧基-1,3-丁二烯羰氧)-4-羧甲基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羧乙基乙酰氧)-3,4-二羟基-5-羧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羧乙酰氧-3,5-二(羟甲基乙酰氧)-4-羧甲基正丙烯酰氧-6-甲氧基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4-羧基-1-丁烯羰氧)-3,5-二(3-羟基正丙羰氧)-4-羟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羧甲基乙酰氧-3,5-二(羟基正丙酰氧)-4-(3-羧基-1-丙烯羰氧)-6-甲氧基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3-羟基正丙羰氧)-3,5-二(羧基正丙烯酰氧)-4-羟基正丙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羧基正丙酰氧)-3-羧基正丙羰氧-4-羟基正丙酰氧-5-羟基正戊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2,6-二(1-羟基-1-丙烯羰氧)-3-(6-羟基-1-正己烯羰氧)-4-(7-羟基正庚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羧基正丙烯酰氧)-4-甲氧-5-(5-羟基-1-正戊烯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甲氧-3,5-二(羟基正丙烯酰氧)-4-(3-羟基-1-丙烯羰氧)-6-(4-羟基正丁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3-羟基正丙羰氧)-3-(4-羟基-1-正丁烯羰氧)-4-(4-羟基正丁羰氧)桂皮酰]奎尼酸和3-O-[E-2,6-二(6-羟基正己羰氧)-4-甲酰氧-5-(6-羟基-1-正己烯羰氧)桂皮酰]奎尼酸;所述14种懈皮素类化合物为3-O-葡萄糖苷-5,7-二甲基-2’-甲氧-3’,4’-二(3-羟基正丙酰氧)-5’,6’-二(3-羟基正丙酰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5,7-二甲基-2’-羟基-4’-(3-羟基正丙羰氧)-6’-(3-羧基正丙羰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5,7-二甲基-2’-(5-羟基-1,3-戊二烯羰氧)-4’-(3-羟基-1-正丙烯羰氧)-5’-(3-羟基正丙烯酰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5,7-二甲基-2’,3’-二羟基-4’-(5-羟基正戊酰氧)-5’-(4-羟基正丁酰氧)-6’-羟甲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2,6-二甲基-2’-(4-羟基-1-正丁烯羰氧)-4’-(3-羟基-1-正丙烯羰氧)-5’-(5-羟基-1-正戊烯羰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5,7-二甲基-2’-(4-羟基-1-正丁烯羰氧)-4’-(3-羟基正丙烯酰氧)-5’-(4-羟基正丁羰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5,7-二甲基-2’,6’-二羟基-3’-(4-羟基-1,3-丁二烯羰氧)-4’-(5-羟基-1,3-戊二烯羰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2’-甲氧基-3’,6’-二(4-羟基正丁酰氧)-3’-羟正丙烯酰氧-4’-(3-羟基正丙酰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2’-羟基-3’,5’-二甲酰氧-4’-羟基正丙酰氧-6’-(3-羟基-1-正丙烯羰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2’-羟基-4’-(3-羟基正丙羰氧)-5’-羟基正丙酰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2’-甲氧基-4’-(6-羟基-1,3-正己二烯羰氧)-5’-(4-羧基-1,3-正丁二烯羰氧)-6’-(5-羧基-1,3-正戊二烯羰氧)懈皮素,3-O-葡萄糖苷-5,7-二甲基-2’-甲氧-4’-(6-羟基正己羰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其特征在于它含17种奎尼酸类化合物,所述17种奎尼酸类化合物为3-O-[E-2,6-二甲氧-3-(4-羧基正丁羰氧)-4-(2-羧基乙羰氧)-5-(2-羟基乙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3,6-三(羧基正丙烯酰氧)-4-(羟乙基正丙烯酰氧)-5-(5-羟基正戊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羟基乙酰氧-3,4,5-三(羧基乙酰氧)-6-羟甲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羟基乙酰氧-3,5-二羟甲基乙酰氧-4,6-二羟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羧基乙酰氧-3,5-二(羟甲基乙酰氧)-4-羧甲基正丙烯酰氧-6-羟基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羟基-3,5-二(4-羧基-1,3-丁二烯羰氧)-4-羧甲基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羧乙基乙酰氧)-3,4-二羟基-5-羧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羧乙酰氧-3,5-二(羟甲基乙酰氧)-4-羧甲基正丙烯酰氧-6-甲氧基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4-羧基-1-丁烯羰氧)-3,5-二(3-羟基正丙羰氧)-4-羟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羧甲基乙酰氧-3,5-二(羟基正丙酰氧)-4-(3-羧基-1-丙烯羰氧)-6-甲氧基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3-羟基正丙羰氧)-3,5-二(羧基正丙烯酰氧)-4-羟基正丙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羧基正丙酰氧)-3-羧基正丙羰氧-4-羟基正丙酰氧-5-羟基正戊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2,6-二(1-羟基-1-丙烯羰氧)-3-(6-羟基-1-正己烯羰氧)-4-(7-羟基正庚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羧基正丙烯酰氧)-4-甲氧-5-(5-羟基-1-正戊烯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甲氧-3,5-二(羟基正丙烯酰氧)-4-(3-羟基-1-丙烯羰氧)-6-(4-羟基正丁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3-羟基正丙羰氧)-3-(4-羟基-1-正丁烯羰氧)-4-(4-羟基正丁羰氧)桂皮酰]奎尼酸和3-O-[E-2,6-二(6-羟基正己羰氧)-4-甲酰氧-5-(6-羟基-1-正己烯羰氧)桂皮酰]奎尼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其特征在于它含17种奎尼酸类化合物,所述17种奎尼酸类化合物为3-O-[E-2,6-二甲氧-3-(4-羧基正丁羰氧)-4-(2-羧基乙羰氧)-5-(2-羟基乙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3,6-三(羧基正丙烯酰氧)-4-(羟乙基正丙烯酰氧)-5-(5-羟基正戊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羟基乙酰氧-3,4,5-三(羧基乙酰氧)-6-羟甲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羟基乙酰氧-3,5-二羟甲基乙酰氧-4,6-二羟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羧基乙酰氧-3,5-二(羟甲基乙酰氧)-4-羧甲基正丙烯酰氧-6-羟基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羟基-3,5-二(4-羧基-1,3-丁二烯羰氧)-4-羧甲基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羧乙基乙酰氧)-3,4-二羟基-5-羧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羧乙酰氧-3,5-二(羟甲基乙酰氧)-4-羧甲基正丙烯酰氧-6-甲氧基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4-羧基-1-丁烯羰氧)-3,5-二(3-羟基正丙羰氧)-4-羟基正丙烯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羧甲基乙酰氧-3,5-二(羟基正丙酰氧)-4-(3-羧基-1-丙烯羰氧)-6-甲氧基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3-羟基正丙羰氧)-3,5-二(羧基正丙烯酰氧)-4-羟基正丙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羧基正丙酰氧)-3-羧基正丙羰氧-4-羟基正丙酰氧-5-羟基正戊酰氧桂皮酰]奎尼酸,3-O-[2,6-二(1-羟基-1-丙烯羰氧)-3-(6-羟基-1-正己烯羰氧)-4-(7-羟基正庚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羧基正丙烯酰氧)-4-甲氧-5-(5-羟基-1-正戊烯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甲氧-3,5-二(羟基正丙烯酰氧)-4-(3-羟基-1-丙烯羰氧)-6-(4-羟基正丁羰氧)桂皮酰]奎尼酸,3-O-[E-2,6-二(3-羟基正丙羰氧)-3-(4-羟基-1-正丁烯羰氧)-4-(4-羟基正丁羰氧)桂皮酰]奎尼酸和3-O-[E-2,6-二(6-羟基正己羰氧)-4-甲酰氧-5-(6-羟基-1-正己烯羰氧)桂皮酰]奎尼酸。


2.权利要求1的一种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14种懈皮素类化合物,所述14种懈皮素类化合物为3-O-葡萄糖苷-5,7-二甲基-2’-甲氧-3’,4’-二(3-羟基正丙酰氧)-5’,6’-二(3-羟基正丙酰氧)懈皮素,3-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师奇赵明黄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润泰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