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74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2
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有展示板,展示板上安装环形传动装置,环形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环形滑轨上安装电动滑块,电动滑块连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有盒体,盒体的左右有第一滑块,盒体前后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连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连接伸缩杆,伸缩杆右侧设有第一竖板,第一竖板连接活动板,活动板与第二连杆之间设有第三连杆,展示板连接等腰梯形板,等腰梯形板右侧安装拨杆。本装置用户不需移动即可将绘画作品全部悬挂,盒体内的绘画作品可以固定展开,便于观众观看,固定讲解时也可防止遮挡观众视线,且需要更换作品进行讲解时只需控制电动滑块逆时针移动即可将绘画作品自动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画作悬挂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在美术教学以及美术比赛时,都需要对绘画作品进行展览展示,例如学生之间举行的绘画比赛,老师看完之后需要将其展示给大家作为参考,同时讲解该作品的优缺点,有助于学生绘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绘画作品悬挂时,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一般将绘画作品竖向排布,但是对绘画作品进行竖向排布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扶梯等工具对绘画作品进行悬挂,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同时劳动强度较大,且绘画作品一般为画纸或者绘画用卡片,需要将其进行充分的展开展示便于学生的观看,因此要用到画框,老师对作品讲解完后又需要将绘画作品从画框内取下发给每一位学生,工作强度大,耗时长,且当老师需要对绘画作品进行讲解时,老师需要频繁走动从而移动至每一幅画作面前对其进行讲解,且容易对部分学生的视线造成遮挡,不利于讲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包括数个第一支架,所有第一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同一块展示板,展示板的前侧壁固定安装环形传动装置,环形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环形滑轨上等距均匀配合安装数个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前侧均设有上端开口的盒体,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盒体的后侧壁之间轴承连接,盒体的前侧板均由透明材料制成,盒体的底部均开设第一通孔,盒体的左右侧壁均沿前后方向开设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均配合安装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对应第一滑槽的一侧均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同一盒体上的两个滑块共同连接同一块U型挡板,U型挡板能够将对应的第一通孔挡住,U型挡板的横板顶面与对应盒体的底面接触配合,盒体的后侧壁均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左侧壁沿前后方向均开设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均配合安装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的前侧壁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第二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前端伸入盒体内后固定连接压紧块,第二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尖端朝后的圆锥体,第二连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活动杆朝右的伸缩杆,伸缩杆的活动杆右侧设有第一竖板,伸缩杆的活动杆右端与第一竖板固定连接,第一竖板的前端伸入对应盒体后通过安装支架转动连接竖向的滚筒,滚筒的最前端与对应压紧块的前侧面平齐,第一竖板的后侧壁中部铰接连接活动板且其铰接轴上套装扭簧,活动板的后侧面位于圆锥体后侧顶点的后侧,活动板与对应第二连杆之间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后端面位于第二连杆后侧顶点的前侧,同一U型挡板的两块竖板通过同一个连接支架与第三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第一竖杆,第二通孔的上侧壁对应第一竖杆沿前后方向开设第三滑槽,第一竖杆与对应第三滑槽插接配合且第一竖杆可在第三滑槽内前后滑动,第一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第二通孔的上侧壁对应第二竖杆开设有L型滑槽,第二竖杆与L型滑槽插接配合且能够在L型滑槽内移动,L型滑槽沿左右方向开设的槽体部分靠近对应盒体的前侧壁,展示板的前侧壁靠近下端处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朝向前侧的等腰梯形板,等腰梯形板的前端小、后端大,等腰梯形板的斜面能够与圆锥体的外侧面相配合使用,等腰梯形板的右侧对应活动板固定安装拨杆,拨杆能够推动活动板。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所述的盒体的后侧壁靠近下端处均固定安装配重块。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所述的第一竖板的右侧均固定连接磁质金属块,第二通孔的右侧壁对应磁质金属块均固定安装磁铁。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所述的第一支架的底部均安装有可卡紧的万向轮组件。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其中一个所述的第一支架对应等腰梯形板固定安装上端开口的收集箱,收集箱位于等腰梯形板的下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用户将绘画作品放置于拨杆右侧的盒体内,绘画作品位于压紧块的前侧,由于下侧的该盒体处于较低位置,用户不需要借助工具即可对绘画作品进行放置,接着控制电动滑块沿着环形滑轨顺时针移动,该盒体随着电动滑块顺时针移动时圆锥体率先与等腰梯形板相接触,在两者斜面的配合作用下,圆锥体、第二连杆、压紧块均向前侧运动,第二连杆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一竖板向前侧运动,第二弹簧被压缩,压紧块将绘画作品压住,同时第一竖杆运动至第三滑槽的最前侧、第二竖杆运动至L型滑槽的最前侧,此时等腰梯形板的前侧面与圆锥体的尖端接触,拨杆抵住活动板,活动板与第一竖板相对于拨杆向右侧移动,此时第二竖杆带动滚筒在L型滑槽内向右移动,当第二竖杆位于L型滑槽沿左右方向开设的槽体部分内时,压紧块被限位从而将绘画作品压紧,滚筒向右侧运动的过程中将绘画作品压平,使得绘画作品紧贴盒体的前侧壁,当第一竖板被第二通孔的右侧壁挡住后,盒体继续向左移动,拨杆推动活动板绕其铰接处旋转且扭簧被扭转,盒体能够继续向左移动,直至盒体越过等腰梯形板后,扭簧带动活动板复位,然后用户在下一个盒体内放入绘画作品,如此重复,直至所有盒体内放入绘画作品且绘画作品被压紧,通过本装置用户不需移动即可将绘画作品全部悬挂,且盒体在自身的重量下保持平衡使得盒体的开口始终朝上,当需要将绘画作品从盒体内取出时,控制电动滑块带动盒体沿着环形滑轨逆时针转动,等腰梯形板率先抵住活动板,活动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杆相对于等腰梯形板向左运动,直至第二竖杆位于L型滑槽的最左端,第二弹簧带动压紧块与第二竖杆向后侧运动复位,压紧块解除对绘画作品的限制,随着盒体继续向右移动,活动板绕其铰接处旋转,活动板将第三连杆与连接支架向前侧推动从而使得U型挡板向前侧运动解除对第一通孔的遮挡,第一弹簧被压缩,绘画作品从盒体内掉出,便于用户将其收集,当盒体向右运动越过等腰梯形板后,第一弹簧带动U型挡板复位将第一通孔重新封闭;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电动滑块沿着环形滑轨顺时针移动,使得用户将绘画作品置于盒体内后,电动滑块可以带着盒体向上运动从而实现绘画作品的竖向排布,且用户不需要移动位置即可将所有绘画作品进行悬挂,减少了登高悬挂的危险性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每当盒体经过等腰梯形板时,盒体内的绘画作品会被固定展开,便于观众观看,且用户可以选择左右两侧其中一个盒体处作为固定讲解位置,防止遮挡观众视线,且需要更换作品进行讲解时不需要用户移动,且在需要将绘画作品取下时,只需控制电动滑块逆时针移动即可将绘画作品自动取出,极大的节约了不必要时间的花费,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去除盒体后的主视图;图3是盒体与等腰梯形板配合使用状态时的俯视放大图;图4是盒体6的后视放大图;图5是图4的A向局部视图的放大图;图6是图1的Ⅰ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第一支架(1),所有第一支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同一块展示板(2),展示板(2)的前侧壁固定安装环形传动装置,环形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3),环形滑轨(3)上等距均匀配合安装数个电动滑块(4),电动滑块(4)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的前侧均设有上端开口的盒体(6),第一连杆(5)与对应的盒体(6)的后侧壁之间轴承连接,盒体(6)的前侧板均由透明材料制成,盒体(6)的底部均开设第一通孔(7),盒体(6)的左右侧壁均沿前后方向开设第一滑槽(8),第一滑槽(8)内均配合安装第一滑块(9),第一滑块(9)与对应第一滑槽(8)的一侧均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同一盒体(6)上的两个滑块(9)共同连接同一块U型挡板(10),U型挡板(10)能够将对应的第一通孔(7)挡住,U型挡板(10)的横板顶面与对应盒体(6)的底面接触配合,盒体(6)的后侧壁均开设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的左侧壁沿前后方向均开设第二滑槽(13),第二滑槽(13)内均配合安装第二滑块(14),第二滑块(14)与第二滑槽(13)的前侧壁通过第二弹簧(15)固定连接,第二滑块(14)的右端固定连接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杆(16),第二连杆(16)的前端伸入盒体(6)内后固定连接压紧块(17),第二连杆(16)的后端固定连接尖端朝后的圆锥体(18),第二连杆(16)的右侧固定连接活动杆朝右的伸缩杆(19),伸缩杆(19)的活动杆右侧设有第一竖板(20),伸缩杆(19)的活动杆右端与第一竖板(20)固定连接,第一竖板(20)的前端伸入对应盒体(6)后通过安装支架转动连接竖向的滚筒(21),滚筒(21)的最前端与对应压紧块(17)的前侧面平齐,第一竖板(20)的后侧壁中部铰接连接活动板(22)且其铰接轴上套装扭簧,活动板(22)的后侧面位于圆锥体(18)后侧顶点的后侧,活动板(22)与对应第二连杆(16)之间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三连杆(23),第三连杆(23)的后端面位于第二连杆(16)后侧顶点的前侧,同一U型挡板(10)的两块竖板通过同一个连接支架(24)与第三连杆(2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第一竖杆(25),第二通孔(11)的上侧壁对应第一竖杆(25)沿前后方向开设第三滑槽(26),第一竖杆(25)与对应第三滑槽(26)插接配合且第一竖杆(25)可在第三滑槽(26)内前后滑动,第一竖板(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27),第二通孔(11)的上侧壁对应第二竖杆(27)开设有L型滑槽(28),第二竖杆(27)与L型滑槽(28)插接配合且能够在L型滑槽内移动,L型滑槽(28)沿左右方向开设的槽体部分靠近对应盒体(6)的前侧壁,展示板(2)的前侧壁靠近下端处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朝向前侧的等腰梯形板(32),等腰梯形板(32)的前端小、后端大,等腰梯形板(32)的斜面能够与圆锥体(18)的外侧面相配合使用,等腰梯形板(32)的右侧对应活动板(22)固定安装拨杆(33),拨杆(33)能够推动活动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绘画作品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第一支架(1),所有第一支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同一块展示板(2),展示板(2)的前侧壁固定安装环形传动装置,环形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3),环形滑轨(3)上等距均匀配合安装数个电动滑块(4),电动滑块(4)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的前侧均设有上端开口的盒体(6),第一连杆(5)与对应的盒体(6)的后侧壁之间轴承连接,盒体(6)的前侧板均由透明材料制成,盒体(6)的底部均开设第一通孔(7),盒体(6)的左右侧壁均沿前后方向开设第一滑槽(8),第一滑槽(8)内均配合安装第一滑块(9),第一滑块(9)与对应第一滑槽(8)的一侧均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同一盒体(6)上的两个滑块(9)共同连接同一块U型挡板(10),U型挡板(10)能够将对应的第一通孔(7)挡住,U型挡板(10)的横板顶面与对应盒体(6)的底面接触配合,盒体(6)的后侧壁均开设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的左侧壁沿前后方向均开设第二滑槽(13),第二滑槽(13)内均配合安装第二滑块(14),第二滑块(14)与第二滑槽(13)的前侧壁通过第二弹簧(15)固定连接,第二滑块(14)的右端固定连接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杆(16),第二连杆(16)的前端伸入盒体(6)内后固定连接压紧块(17),第二连杆(16)的后端固定连接尖端朝后的圆锥体(18),第二连杆(16)的右侧固定连接活动杆朝右的伸缩杆(19),伸缩杆(19)的活动杆右侧设有第一竖板(20),伸缩杆(19)的活动杆右端与第一竖板(20)固定连接,第一竖板(20)的前端伸入对应盒体(6)后通过安装支架转动连接竖向的滚筒(21),滚筒(21)的最前端与对应压紧块(17)的前侧面平齐,第一竖板(20)的后侧壁中部铰接连接活动板(22)且其铰接轴上套装扭簧,活动板(22)的后侧面位于圆锥体(18)后侧顶点的后侧,活动板(22)与对应第二连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明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