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口罩生产用上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72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口罩生产用上带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出线装置,所述出线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动伸缩杆,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开设有限位口和夹持槽,所述限位口的上方设置有切线刀,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平衡杆,所述第一平衡杆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一;通过设置的第三气动伸缩杆可拉动口罩至旋转盘的上方进行上带,能够避免使用耗能较大的转送机构造成能源的浪费,且结构简单节能,通过设置的旋转盘,在口罩的一侧上带完毕后能够通过旋转旋转盘将口罩旋转至另一侧,方便对口罩的另一侧进行上带,避免了重新进行输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口罩生产用上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生产
,具体是一种节能型口罩生产用上带装置。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材料做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一次性口罩因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一次性口罩,一般采用透气性较好的无纺布作为口罩片,再焊上橡筋耳带制成。现有的一次性口罩上带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故障点比较多,部件发生故障时容易影响生产效率;且操作过程中电源的消耗较大,尤其在使用传送装置传送以及按压上带过程中对电力消耗较大,不利于节约成本,且现有的口罩上带装置往往一次只能进行一侧的上带,另一侧需要重新输入进行加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口罩生产用上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口罩生产用上带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出线装置,所述出线装置包括第一气动伸缩杆,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开设有限位口和夹持槽,所述限位口的上方设置有切线刀,所述切线刀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平衡杆,所述第一平衡杆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一,两个所述第一电机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转动杆相向或相反转动,两个所述转动杆离开或进入所述夹持槽内,所述夹持槽内设有压力开关,所述转杆进入所述夹持槽内时,所述压力开关动作;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二,两个所述夹持机构二连线的延长线靠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的固定端设有夹持口罩带的夹持机构三,所述外壳的顶板内部嵌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盒,所述旋转盘位于第一气动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运动的焊接机构;两个所述第一电机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转动杆相向运动离开夹持槽并把两个夹持机构一夹持的口罩带的端部送到焊接机构的正下方时,两个所述转动杆相对侧上的正电极一和负电极一相导通,所述焊接机构向下运动并把所述口罩带的两个端部焊接在所述旋转盘上方口罩的同一侧;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旋转盘转动以带动口罩换向后,所述转盘上的正电极二和所述外壳的上台面内嵌的负电极二相导通,所述焊接机构再次向下运动,把由两个夹持机构一再次夹持并送到焊接机构的正下方的口罩带的端部焊接在口罩另一侧上;所述转盘上的正电极二和所述外壳的上台面内嵌的负电极二相导通后,所述焊接机构先运动到最下方再运动到最上方后,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由伸长极限位置运动到收缩极限位置,所述外壳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气动伸缩杆,所述第三气动伸缩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拉杆,所述转动拉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锥,所述连接锥的下方设置有防滑按压杆,所述第三气动伸缩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转动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拉杆通过转杆与第三气动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气动伸缩杆,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外壳上的滑槽上下滑动连接的校正板,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与气泵连通,所述气泵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校正板的下方的第二气动伸缩杆套接有电磁线圈,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向上运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并磁化所述校正板,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向下运动,所述电磁线圈断电,所述校正板磁性消失。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机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转动杆相反运动并进入夹持槽内,所述压力开关动作,两个所述夹持机构一与两个所述夹持机构二在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出线装置位于所述外壳顶部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位于所述出线装置内部的一侧,所述出线装置和所述操作箱呈相反方向设置,所述操作箱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分布在所述操作箱的底部四角。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伸长到极限位置,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通过所述转动拉杆和所述连接锥把所述防滑按压杆带到需要上带的口罩上方,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带动其上方的所述校正板向上运动穿过所述外壳并运动到最上方,同时所述第三电机工作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皮带、第二转轴及转杆带动所述转动拉杆转动,转动运动的所述转动拉杆通过所述防滑按压杆把口罩带到所述旋转盘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收缩到极限位置,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通过所述转动拉杆和所述连接锥把所述防滑按压杆带到双侧上带后的口罩上方,同时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带动其上方的所述校正板向下运动穿过所述外壳并运动到最下方,同时所述第三电机工作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皮带、第二转轴及转杆带动所述转动拉杆转动,转动运动的所述转动拉杆通过所述防滑按压杆把口罩带到收集口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平衡杆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与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气动伸缩杆、出线装置、第一电动推杆、夹持机构、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气泵、第三电机、操作箱、焊接机构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焊接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平衡杆,所述第二平衡杆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焊接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平衡杆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顶部的另一侧开设有所述收集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第二气动伸缩杆,当第二气动伸缩杆伸长到极限位置,能通过转动拉杆和连接锥把防滑按压杆带到需要上带的口罩上方,同时第三电机工作并通过第一转轴和皮带、第二转轴及转杆带动转动拉杆转动,转动运动的转动拉杆通过防滑按压杆把口罩带到旋转盘上方;其次,第二气动伸缩杆收缩到极限位置,第二气动伸缩杆通过转动拉杆和连接锥把防滑按压杆带到双侧上带后的口罩上方,同时第三电机工作并通过第一转轴和皮带、第二转轴及转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校正板,在第三气动伸缩杆结合第三电机、皮带、转动拉杆、等部件,一方面在第二气动伸杆带动转动拉杆转动,转动运动的转动拉杆通过防滑按压杆把口罩带到收集口内。第二气动伸缩杆的多功能性能够避免使用耗能较大的转送机构造成能源的浪费,且结构简单节能。缩杆伸长极限位置时把口罩抓取到旋转盘上方时,口罩由于惯性的运动撞击在校正板上,防止发生倾斜;另外,校正板的下方的第二气动伸缩杆套接有电磁线圈,第二气动伸缩杆向上运动,电磁线圈通电并磁化校正板,第二气动伸缩杆向下运动,电磁线圈断电,校正板磁性消失。电磁线圈通电并磁化校正板,使校正板具有磁性,能对口罩内部鼻梁条进行吸引,进一步对口罩进行吸引校正,保证口罩在旋转盘上的位置,为焊接口罩带做好准备,能有效提高口罩的焊接质量,减少材料浪费。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把口罩带上线装置、焊接机构、口罩换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口罩生产用上带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出线装置(3),所述出线装置(3)包括第一气动伸缩杆(2),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2)的活动端开设有限位口(8)和夹持槽(15),所述限位口(8)的上方设置有切线刀(7),所述切线刀(7)通过第一电动推杆(6)与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2)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平衡杆(12),所述第一平衡杆(12)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电机(13)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一(901),两个所述第一电机(13)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转动杆(14)相向或相反转动,两个所述转动杆(14)离开或进入所述夹持槽(15)内,所述夹持槽(15)内设有压力开关,所述转杆(14)进入所述夹持槽(15)内时,所述压力开关动作;/n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2)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二(902),两个所述夹持机构二(902)连线的延长线靠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2)的固定端设有夹持口罩带(16)的夹持机构三(903),所述外壳(1)的顶板内部嵌设有旋转盘(17),所述旋转盘(17)与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8)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盒(19),所述旋转盘(17)位于第一气动伸缩杆(2)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运动的焊接机构(35);/n两个所述第一电机(13)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转动杆(14)相向运动离开夹持槽(15)并把两个夹持机构一(901)夹持的口罩带(16)的端部送到焊接机构(35)的正下方时,两个所述转动杆(14)相对侧上的正电极一和负电极一相导通,所述焊接机构(35)向下运动并把所述口罩带(16)的两个端部焊接在所述旋转盘(17)上方口罩的同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8)带动所述旋转盘(17)转动以带动口罩换向后,所述转盘(17)上的正电极二和所述外壳(1)的上台面内嵌的负电极二相导通,所述焊接机构(35)再次向下运动,把由两个夹持机构一(901)再次夹持并送到焊接机构(35)的正下方的口罩带(16)的端部焊接在口罩另一侧上;所述转盘(17)上的正电极二和所述外壳(1)的上台面内嵌的负电极二相导通后,所述焊接机构(35)先运动到最下方再运动到最上方后,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20)由伸长极限位置运动到收缩极限位置,/n所述外壳(1)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操作箱(32),所述操作箱(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气动伸缩杆(30),所述第三气动伸缩杆(3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拉杆(22),所述转动拉杆(2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锥(23),所述连接锥(23)的下方设置有防滑按压杆(24),所述第三气动伸缩杆(30)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电机(25),所述第三电机(25)的输出端转动与第一转轴(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6)的表面设置有皮带(27),所述皮带(27)的另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9),所述第二转轴(29)与转杆(2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拉杆(22)通过转杆(28)与第三气动伸缩杆(30)转动连接;/n所述外壳(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气动伸缩杆(20),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2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外壳(1)上的滑槽上下滑动连接的校正板(10),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20)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20)与气泵(21)连通,所述气泵(21)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n所述校正板(10)的下方的第二气动伸缩杆(20)套接有电磁线圈(5),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20)向上运动,所述电磁线圈(5)通电并磁化所述校正板(10),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20)向下运动,所述电磁线圈(5)断电,所述校正板(10)磁性消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口罩生产用上带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出线装置(3),所述出线装置(3)包括第一气动伸缩杆(2),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2)的活动端开设有限位口(8)和夹持槽(15),所述限位口(8)的上方设置有切线刀(7),所述切线刀(7)通过第一电动推杆(6)与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2)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平衡杆(12),所述第一平衡杆(12)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电机(13)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一(901),两个所述第一电机(13)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转动杆(14)相向或相反转动,两个所述转动杆(14)离开或进入所述夹持槽(15)内,所述夹持槽(15)内设有压力开关,所述转杆(14)进入所述夹持槽(15)内时,所述压力开关动作;
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2)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二(902),两个所述夹持机构二(902)连线的延长线靠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2)的固定端设有夹持口罩带(16)的夹持机构三(903),所述外壳(1)的顶板内部嵌设有旋转盘(17),所述旋转盘(17)与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8)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盒(19),所述旋转盘(17)位于第一气动伸缩杆(2)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运动的焊接机构(35);
两个所述第一电机(13)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转动杆(14)相向运动离开夹持槽(15)并把两个夹持机构一(901)夹持的口罩带(16)的端部送到焊接机构(35)的正下方时,两个所述转动杆(14)相对侧上的正电极一和负电极一相导通,所述焊接机构(35)向下运动并把所述口罩带(16)的两个端部焊接在所述旋转盘(17)上方口罩的同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8)带动所述旋转盘(17)转动以带动口罩换向后,所述转盘(17)上的正电极二和所述外壳(1)的上台面内嵌的负电极二相导通,所述焊接机构(35)再次向下运动,把由两个夹持机构一(901)再次夹持并送到焊接机构(35)的正下方的口罩带(16)的端部焊接在口罩另一侧上;所述转盘(17)上的正电极二和所述外壳(1)的上台面内嵌的负电极二相导通后,所述焊接机构(35)先运动到最下方再运动到最上方后,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20)由伸长极限位置运动到收缩极限位置,
所述外壳(1)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操作箱(32),所述操作箱(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气动伸缩杆(30),所述第三气动伸缩杆(3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拉杆(22),所述转动拉杆(2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锥(23),所述连接锥(23)的下方设置有防滑按压杆(24),所述第三气动伸缩杆(30)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电机(25),所述第三电机(25)的输出端转动与第一转轴(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6)的表面设置有皮带(27),所述皮带(27)的另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9),所述第二转轴(29)与转杆(2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拉杆(22)通过转杆(28)与第三气动伸缩杆(30)转动连接;
所述外壳(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气动伸缩杆(20),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2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外壳(1)上的滑槽上下滑动连接的校正板(10),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20)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20)与气泵(21)连通,所述气泵(21)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
所述校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亚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