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68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包括组合式培养盒体、底部承台和顶部盖帽,通过所述组合式培养盒体叠加排列组成整体阵列构架,底部承台设置在整体阵列构架的最下方,所述顶部盖帽设置在整体阵列构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多组组合式培养盒体配合底部承台和顶部盖帽这样一种组合式设计构成的一套整体构架,通过组合式培养盒体上方的装配槽和底部插块相互适配的结构,可以达到逐层叠加的方式进行装配,通过组合式培养盒体底部腔室中横向穿插输水管的结构设计,可以组成整体阵列构架的同时不影响输水浇灌,可以根据大棚内部实地空间进行自由组合,大棚内的空间利用率高,装配成本较小,普及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
本技术涉及菌类产品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
技术介绍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地巴西、秘鲁。它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生活在高温、多湿、通风的环境中,姬松茸主要分解利用农作物秸秆,如稻草、麦秸、玉米秆、棉籽皮等和木屑作为碳源进行生长,其有抗癌、增强身体免疫力效果,所以近些年人工栽培姬松茸的现象慢慢出现;人工栽培姬松茸菌种一般都是在大棚中采用遍地式或者盒式进行栽培,现有技术公开了(专利名:一种组合式蘑菇培养装置,申请号:201720898219.7),该蘑菇培养装置虽然采用了一些列的有助于蘑菇菌种生长的部件,但是结构较为简单,无法实现大棚内姬松茸培养盒的自由组合,不便于根据大棚内部实地空间进行自由拆装,且成本较大,普及率低,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该姬松茸的培养盒采用的是多组组合式培养盒体配合底部承台和顶部盖帽这样一种组合式设计构成的一套整体构架,通过组合式培养盒体上方的装配槽和底部插块相互适配的结构,可以达到逐层叠加的方式进行装配,通过组合式培养盒体底部腔室中横向穿插输水管的结构设计,可以组成整体阵列构架的同时不影响输水浇灌,可以根据大棚内部实地空间进行自由组合,大棚内的空间利用率高,装配成本较小,普及率更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包括组合式培养盒体、底部承台和顶部盖帽,通过所述组合式培养盒体叠加排列组成整体阵列构架,底部承台设置在整体阵列构架的最下方,所述顶部盖帽设置在整体阵列构架的上方;所述组合式培养盒体是由盒体本体、支撑柱和上框架组合构成,所述盒体上方的四角处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方连接有上框架,所述上框架上方设置有装配槽;所述盒体本体底部的四个侧边上设置有装配槽相互适配的插块,所述盒体本体的下方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中横向贯穿的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下方均匀的设置有雾化喷头,同一层的多组所述输水管通过二通接头连通,并且由外部的水泵进行整体输送灌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部承台呈棱台结构,所述底部棱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组合式培养盒体底部面积相互适配的盒体阵列构架装配槽,盒体阵列构架装配槽内设置有与装配槽结构相同的底部限位槽。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部承台为铝合金承台,铝合金承台的好处在于重量较重,可以保证姬松茸的培养盒整体阵列构架的稳定性。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部盖帽的下方结构与组合式培养盒体底部结构相同且设置有输水管,且所述顶部盖帽的厚度小于盒体本体的厚度,通过顶部盖帽厚度的控制,尽可能的保证姬松茸的培养盒整体阵列构架在培养大棚内的高度要求。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盒体本体的上方四角处设置有插孔,所述盒体本体通过插孔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上框架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通过螺纹孔与上框架螺纹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盒体本体和上框架均呈长方形结构,且所述盒体本体和上框架的四个棱角均在同一垂直线上,这样的设置便于使多组叠加的组合式培养盒体整体性更强,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姬松茸的培养盒采用的是多组组合式培养盒体配合底部承台和顶部盖帽这样一种组合式设计构成的一套整体构架,通过组合式培养盒体上方的装配槽和底部插块相互适配的结构,可以达到逐层叠加的方式进行装配,通过组合式培养盒体底部腔室中横向穿插输水管的结构设计,可以组成整体阵列构架的同时不影响输水浇灌,可以根据大棚内部实地空间进行自由组合,大棚内的空间利用率高,装配成本较小,普及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姬松茸的培养盒整体阵列构架立体图。图2是组合式培养盒体立体图。图3是组合式培养盒底部示意图。图4是底部承台装配示意图。其中:1-组合式培养盒体,2-底部承台,3-顶部盖帽,4-盒体本体,5-支撑柱,6-上框架,7-装配槽,8-插块,9-腔室,10-输水管,11-雾化喷头,12-二通接头,13-盒体阵列构架装配槽,14-底部限位槽,15-插孔,16-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包括组合式培养盒体1、底部承台2和顶部盖帽3,通过所述组合式培养盒体1叠加排列组成整体阵列构架,底部承台2设置在整体阵列构架的最下方,所述顶部盖帽3设置在整体阵列构架的上方;所述组合式培养盒体1是由盒体本体4、支撑柱5和上框架6组合构成,所述盒体1上方的四角处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上方连接有上框架6,所述上框架6上方设置有装配槽7;所述盒体本体4底部的四个侧边上设置有装配槽7相互适配的插块8,所述盒体本体4的下方设置有腔室9,所述腔室9中横向贯穿的设置有输水管10,所述输水管10的下方均匀的设置有雾化喷头11,同一层的多组所述输水管10通过二通接头12连通,并且由外部的水泵进行整体输送灌水。所述底部承台2呈棱台结构,所述底部棱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组合式培养盒体1底部面积相互适配的盒体阵列构架装配槽13,盒体阵列构架装配槽12内设置有与装配槽7结构相同的底部限位槽14。所述底部承台2为铝合金承台,铝合金承台的好处在于重量较重,可以保证姬松茸的培养盒整体阵列构架的稳定性。所述顶部盖帽3的下方结构与组合式培养盒体1底部结构相同且设置有输水管10,且所述顶部盖帽3的厚度小于盒体本体4的厚度,通过顶部盖帽3厚度的控制,尽可能的保证姬松茸的培养盒整体阵列构架在培养大棚内的高度要求。所述盒体本体4的上方四角处设置有插孔15,所述盒体本体4通过插孔15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柱5,所述上框架6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螺纹孔16,所述支撑柱5的上端通过螺纹孔16与上框架6螺纹连接。所述盒体本体4和上框架6均呈长方形结构,且所述盒体本体4和上框架6的四个棱角均在同一垂直线上,这样的设置便于使多组叠加的组合式培养盒体1整体性更强,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该姬松茸的培养盒采用的是多组组合式培养盒体1配合底部承台2和顶部盖帽3这样一种组合式设计构成的一套整体构架,通过组合式培养盒体1上方的装配槽7和底部插块8相互适配的结构,可以达到逐层叠加的方式进行装配,通过组合式培养盒体1底部腔室9中横向穿插输水管10的结构设计,可以组成整体阵列构架的同时不影响输水浇灌,可以根据大棚内部实地空间进行自由组合,大棚内的空间利用率高,装配成本较小,普及率更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式培养盒体(1)、底部承台(2)和顶部盖帽(3),通过所述组合式培养盒体(1)叠加排列组成整体阵列构架,底部承台(2)设置在整体阵列构架的最下方,所述顶部盖帽(3)设置在整体阵列构架的上方;/n所述组合式培养盒体(1)是由盒体本体(4)、支撑柱(5)和上框架(6)组合构成,所述盒体(1)上方的四角处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上方连接有上框架(6),所述上框架(6)上方设置有装配槽(7);/n所述盒体本体(4)底部的四个侧边上设置有装配槽(7)相互适配的插块(8),所述盒体本体(4)的下方设置有腔室(9),所述腔室(9)中横向贯穿的设置有输水管(10),所述输水管(10)的下方均匀的设置有雾化喷头(11),同一层的多组所述输水管(10)通过二通接头(12)连通,并且由外部的水泵进行整体输送灌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式培养盒体(1)、底部承台(2)和顶部盖帽(3),通过所述组合式培养盒体(1)叠加排列组成整体阵列构架,底部承台(2)设置在整体阵列构架的最下方,所述顶部盖帽(3)设置在整体阵列构架的上方;
所述组合式培养盒体(1)是由盒体本体(4)、支撑柱(5)和上框架(6)组合构成,所述盒体(1)上方的四角处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上方连接有上框架(6),所述上框架(6)上方设置有装配槽(7);
所述盒体本体(4)底部的四个侧边上设置有装配槽(7)相互适配的插块(8),所述盒体本体(4)的下方设置有腔室(9),所述腔室(9)中横向贯穿的设置有输水管(10),所述输水管(10)的下方均匀的设置有雾化喷头(11),同一层的多组所述输水管(10)通过二通接头(12)连通,并且由外部的水泵进行整体输送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姬松茸的培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台(2)呈棱台结构,所述底部承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组合式培养盒体(1)底部面积相互适配的盒体阵列构架装配槽(13),盒体阵列构架装配槽(13)内设置有与装配槽(7)结构相同的底部限位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泽斌张颜赟魏阳珠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康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