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牛至精油在防治植物源病菌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684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在防治由玉米叶点霉、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菌、苹果炭疽病菌、尖刀镰孢菌、燕麦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尖孢炭疽菌、茄腐镰刀菌、细极链格孢菌、柑橘溃疡病菌和马铃薯黑胫病菌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具有广泛的杀菌活性,尤其是对立枯丝核菌表现出优异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天然源杀菌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牛至精油在防治植物源病菌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牛至精油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其在防治由玉米叶点霉、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菌、苹果炭疽病菌、尖刀镰孢菌、燕麦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尖孢炭疽菌、茄腐镰刀菌、细极链格孢菌、柑橘溃疡病菌和马铃薯黑胫病菌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植物病害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植物的品质和产量。化学药剂一直是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有效手段,但长期使用化学试剂不仅会产生化学残留,造成土壤污染,还会引起植物抗药性,甚至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开发低毒有效的生物农药成了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牛至精油(oreganoessentialoil)是从唇形科(Labiatae)牛至属(Origanum)牛至(OrignumvulgareL.)全草中提取得到的挥发油。牛至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牛至精油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菌和抗氧化等。研究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所得的牛至精油对DPPH·和ABTS+均具有清除能力,对ABTS+的清除能力远强于对DPPH·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1.41μg/mL和0.0103μg/mL。在杀菌领域,牛至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等均有显著的体外抑菌效果。文献报道,牛至精油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的MIC=0.0781μL/mL,对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citreum)的MIC为1.25μL/mL。牛至精油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575μg/mL,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的MIC为1648μg/mL。此外,牛至精油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i)也有较好的抑菌活性,MIC和MBC均为0.4mg/mL。但牛至精油在防治植物病原菌引起的农业病害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以牛至精油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杀菌活性筛选评价,发现牛至精油对玉米叶点霉、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菌、苹果炭疽病菌、尖刀镰孢菌、燕麦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尖孢炭疽菌、茄腐镰刀菌、细极链格孢菌、柑橘溃疡病菌和马铃薯黑胫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表现出优异的抑制作用。同时,牛至精油毒性较低,可作为纯天然植物源杀菌剂进行后续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植物病害提供天然源杀菌剂。牛至精油在防治由玉米叶点霉、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菌、苹果炭疽病菌、尖刀镰孢菌、燕麦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尖孢炭疽菌、茄腐镰刀菌、细极链格孢菌、柑橘溃疡病菌和马铃薯黑胫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法:一种防治由玉米叶点霉、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菌、苹果炭疽病菌、尖刀镰孢菌、燕麦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尖孢炭疽菌、茄腐镰刀菌、细极链格孢菌、柑橘溃疡病菌和马铃薯黑胫病菌引起的病害的药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剂量的牛至精油。牛至精油作为新型农业杀菌剂,具有以下优势:1)杀菌谱广。本专利技术的牛至精油对玉米叶点霉、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蔓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杀菌活性高。特别是对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病害,在浓度为25μg/mL时,抑制率仍可达到50.12%,可作为新的天然源杀菌剂进行生物合理性设计与开发。3)牛至精油是天然有效成分。其作为杀菌剂具有低毒、低残留、环境相容、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牛至精油是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所得。取40g样品粉末置于l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00mL蒸馏水,加入沸石,连接挥发油提取器,加热,保持微沸(控制电热套电压l00V左右),蒸馏6h,至挥发油的量不再增加,用重蒸乙醚多次萃取挥发油。取上层油相置于具塞试管中,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转入浓缩瓶中,常压蒸馏浓缩至无乙醚气味,得挥发油液,备用。实施例2:植物病原真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及结果本实验中所用的植物病原真菌为实验室4℃保存的菌种,采用菌丝生长法,实验室所有植物病原真菌除黄曲霉外采用的培养基均为马铃薯琼脂葡萄糖培养基(简称PDA)。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自然pH。PDA培养基配制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200g切成小块,加水煮烂(煮沸20-30分钟,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四层纱布过滤于烧杯中补足水至1000mL,根据实验需要加15-20g琼脂,加入20g葡萄糖,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分装于三角瓶中,121℃灭菌20分钟,冷却后备用。实验方法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1、先将植物病原菌在PDA平板上25℃培养3~6天活化。2、将PDA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45-50℃,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牛至精油制成带药平板。3、以无菌操作手续,用打孔器在培养3~6天的各菌株菌丝边缘(生长状况尽量一致)打取圆形菌饼(直径5mm),再用接菌针挑至含药平板中央,然后将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25℃)中培养。4、待空白对照组长满后观察测定菌丝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得直径并处理数据,计算抑制率。5、抑制率(%)=(对照菌丝直径-处理菌丝直径)/(对照菌丝直径-菌饼直径)×1006、每个处理重复3次。7、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测定结果见表1。表1牛至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注:试验中每个处理设三次重复,表中数据为三次重复的平均值。实施例3:植物病源细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及结果本实验中所用的植物病原细菌为实验室-80℃保存菌种,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MIC值。实验室所用植物病原细菌均采用营养肉汤培养基(简称MH)。MH培养基配方:MH肉汤粉末21g,蒸馏水1000mL,自然pH。MH培养基配制配方:称取21gMH肉汤粉末于1000mL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分装于三角瓶中,121℃灭菌20分钟,冷却后备用。1)采用二倍稀释法。1、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MH肉汤培养基100μL。2、在A/B/C三排的第一孔加配好的药液100μL,然后对药物进行二倍稀释。即,第一孔中加入药液后用移液枪充分吹打(至少吹打三次以上)使药物与培养基充分混匀,然后吸取100μL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涉及牛至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是牛至精油的新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牛至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是牛至精油的新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至精油在防治由玉米叶点霉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至精油在防治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至精油在防治由油菜菌核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至精油在防治由番茄灰霉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至精油在防治由小麦赤霉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至精油在防治由西瓜蔓枯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至精油在防治由棉花枯萎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至精油在防治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至精油在防治由辣椒疫霉菌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前吴天琳张智军贺颖慧杜莎莎赵文斌李虎马醌原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