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681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罐的顶部中央开设有进料口,发酵罐的一侧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发酵罐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搅拌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发酵罐的内侧左端固定有竖直的隔板,搅拌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发酵罐的内侧于搅拌轴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拌料辊,拌料辊的外壁交错固定有拌料桨叶,拌料辊一端贯穿隔板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隔板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增大搅拌范围,提高基质的翻堆效果,使发酵罐内部的氧气含量升高,提高基质内的供氧效果,利于基质的发酵,防止出现积液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松茸培养
,特别涉及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松蕈、合菌、台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口蘑科,是松栎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松茸好生于养份不多而且比较干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于赤松、偃松、铁杉、日本铁杉的根部,松茸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松茸富含蛋白质,有18种氨基酸,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49种活性营养物质、5种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类物质等稀有元素。人工二次发酵培养基质时,一般采用自然发酵法使菌菇培养基质达到原料腐熟,杀灭病菌虫害的目的,但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为调控基质堆内的氧气状况,需要适时对基质堆进行翻堆处理,因生产技术落后,在翻堆时仍采用人工进行翻堆,导致翻堆效率低,同时,人工劳动强度大;进一步地,堆肥中由于重力作用,渗滤液乱流污染堆肥场地,且常出现顶部物料干化,底部物料积水严重的现象,湿度梯度效应明显,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延长了发酵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顶部中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发酵罐的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发酵罐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所述发酵罐的内侧左端固定有竖直的隔板,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发酵罐的内侧于所述搅拌轴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拌料辊,所述拌料辊的外壁交错固定有若干个拌料桨叶,所述拌料辊的一端贯穿所述隔板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发酵罐的内侧底部固定有倾斜的导流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一侧连接有排液管,所述发酵罐的下方设有储液箱,所述排液管的底部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储液箱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有水泵,所述输送管端部连接有送液管,所述送液管的端部贯穿所述发酵罐一侧壁上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内侧顶部,所述送液管的底部均匀固定有喷嘴,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发酵罐的内侧底部。优选的,所述排液口内侧固定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截止阀。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四角与所述发酵罐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2°-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启动电机,电机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进一步通过螺旋搅拌叶对基质进行搅拌,同时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进一步带动拌料辊和拌料桨叶对基质进一步进行搅拌,从而增大了搅拌范围,使得基质的翻堆效果更好,同时启动水泵和鼓风机,鼓风机通过通风管向发酵罐内通入空气,从而使发酵罐内部的氧气含量升高,从而使得基质内供氧效果更好,利于基质的有效发酵,通过设置导流板、排液口和过滤网,能够有效地将沉积在发酵罐内侧底部的积液引导出来,进而将其排至储液箱内,防止出现积液现象,整个松茸基质发酵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的隔板的侧视图。图中:1、发酵罐;2、进料口;3、电机;4、第一皮带轮;5、搅拌轴;6、第二皮带轮;7、螺旋搅拌叶;8、隔板;9、主动齿轮;10、拌料辊;11、拌料桨叶;12、从动齿轮;13、导流板;14、排液口;15、排液管;16、储液箱;17、输送管;18、送液管;19、喷嘴;20、鼓风机;21、通风管;22、过滤网;23、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发酵罐1的一侧固定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4,所述发酵罐1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6,所述第二皮带轮6与所述第一皮带轮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7,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左端固定有竖直的隔板8,所述搅拌轴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隔板8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9,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于所述搅拌轴5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拌料辊10,所述拌料辊10的外壁交错固定有若干个拌料桨叶11,所述拌料辊10的一端贯穿所述隔板8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与所述主动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底部固定有倾斜的导流板13,所述隔板8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14,所述排液口14的一侧连接有排液管15,所述发酵罐1的下方设有储液箱16,所述排液管15的底部与所述储液箱16相连通,所述储液箱16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17,所述输送管17上设有水泵23,所述输送管17端部连接有送液管18,所述送液管18的端部贯穿所述发酵罐1一侧壁上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内侧顶部,所述送液管18的底部均匀固定有喷嘴19,所述储液箱16的顶部设有鼓风机20,所述鼓风机20的输出端连接有通风管21,所述通风管21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底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排液口14内侧固定有过滤网22,能够有效过滤掉基质,防止基质泄露。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排液管15上设有截止阀,能够对排液管进行控制,防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进料口2的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储液箱16的顶部四角与所述发酵罐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导流板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2°-35°,能够有效地将沉积在发酵罐1内侧底部的积液引导出来,进而将其排至储液箱16内。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启动电机3,电机3通过第一皮带轮4、第二皮带轮6和皮带带动搅拌轴5转动,搅拌轴5进一步通过螺旋搅拌叶7对基质进行搅拌,同时通过主动齿轮9与从动齿轮12啮合连接进一步带动拌料辊10和拌料桨叶11对基质进一步进行搅拌,从而增大了搅拌范围,使得基质的翻堆效果更好,同时启动水泵23和鼓风机20,鼓风机20通过通风管21向发酵罐1内通入空气,从而使发酵罐1内部的氧气含量升高,从而使得基质内供氧效果更好,利于基质的有效发酵,通过设置导流板13、排液口14和过滤网22,能够有效地将沉积在发酵罐1内侧底部的积液引导出来,进而将其排至储液箱16内,防止出现积液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发酵罐(1)的一侧固定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4),所述发酵罐(1)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6),所述第二皮带轮(6)与所述第一皮带轮(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7),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左端固定有竖直的隔板(8),所述搅拌轴(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隔板(8)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9),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于所述搅拌轴(5)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拌料辊(10),所述拌料辊(10)的外壁交错固定有若干个拌料桨叶(11),所述拌料辊(10)的一端贯穿所述隔板(8)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与所述主动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底部固定有倾斜的导流板(13),所述隔板(8)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14),所述排液口(14)的一侧连接有排液管(15),所述发酵罐(1)的下方设有储液箱(16),所述排液管(15)的底部与所述储液箱(16)相连通,所述储液箱(16)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17),所述输送管(17)上设有水泵(23),所述输送管(17)端部连接有送液管(18),所述送液管(18)的端部贯穿所述发酵罐(1)一侧壁上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内侧顶部,所述送液管(18)的底部均匀固定有喷嘴(19),所述储液箱(16)的顶部设有鼓风机(20),所述鼓风机(20)的输出端连接有通风管(21),所述通风管(21)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茸基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发酵罐(1)的一侧固定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4),所述发酵罐(1)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6),所述第二皮带轮(6)与所述第一皮带轮(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7),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左端固定有竖直的隔板(8),所述搅拌轴(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隔板(8)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9),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于所述搅拌轴(5)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拌料辊(10),所述拌料辊(10)的外壁交错固定有若干个拌料桨叶(11),所述拌料辊(10)的一端贯穿所述隔板(8)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与所述主动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底部固定有倾斜的导流板(13),所述隔板(8)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14),所述排液口(14)的一侧连接有排液管(15),所述发酵罐(1)的下方设有储液箱(16),所述排液管(15)的底部与所述储液箱(16)相连通,所述储液箱(16)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久恩
申请(专利权)人:香格里拉市山里情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